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修武——以汉服之力,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作者:陈琪

英雄逐鹿,志士往来,帝王游幸,名流聚居,厚土生花,绞胎源地,五千年历史,三千年修武。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的宏伟战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走上历史舞台。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包涵最小的单元村一级,还有乡镇一级、县城一级,县域级在乡村振兴战略结构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千年古县,修武县风光灵秀,历史悠久,文脉深厚,为深入了解修武县悠久的文化底蕴,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章华锦传实践团队于2021年7月7日前往修武进行社会实践。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章华锦传成员参观了修武县博物馆。在修武博物馆张贴的大事记前,讲解员向我们介绍了在修武县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存在的众多历史名人,其中据不完全统计,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有近300人,中华始祖、炎黄二帝都曾在此活动;被人们称作英雄人物的大禹,也曾长驻此地治水;被全世界认可的文化名人,世界级文化名人孔子曾在此问礼游学;乐圣朱载育曾在此教学研习。最让讲解员兴奋的便是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和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王维、钱起等人都到修武游山玩水,以及王维在此留下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名句。

团队成员在博物馆中见到了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观学习,为了检验团队成员的“听讲”效果,讲解员向成员发派了讲解任务,以生动的语言教会小朋友修武县出现过的历史名人。话音刚落,令团队成员没想到的是,小朋友背出了王维的诗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并且告诉大家,王维是在修武作出的这首诗,经了解发现修武县一直在普及县域历史,涵盖范围极广,在深厚文化底蕴的支撑下,成为了它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基础。

讲解员介绍,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而修武又被称作“中国瓷器之都”。实践团成员对修武绞胎瓷展开了深入的了解,通过对每一块瓷器的观察,成员发现这些瓷器里外如一,即使是裂开,中间的纹路依然没有改变,与我们常看到的瓷器不太一样,正当成员疑惑不解时,讲解员告诉了成员绞胎瓷的历史渊源。北宋时,绞胎瓷在焦作当阳峪实现了大规模生产,绞胎文化源于孟子那篇“君子本色,表里如一”。为了让成员更深入感受绞胎瓷的魅力,讲解员带成员来到了周围的绞胎瓷专柜,看到了现代制作的绞胎瓷,虽然缺少了些年代感,但是仍然有独一无二的美感,也多了许多色彩。表里如一、内外通透、一瓷一品、更展现出“其色也睟然”的君子气概。经讲解员介绍,每个修武人都将绞胎瓷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

翻滚千年的历史长河淘尽硕石尘埃,留下文化荟萃,文明圣火,千古未绝。华夏有衣,霓裳如梦,襟带天地。汉服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汉民族文化服饰,始于皇帝,备于尧舜,定型于西周,《汉书》曾云:“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不断增强,文化复兴热潮再次兴起,更多的人因为热爱与责任,聚集成为汉服复兴者,在此背景下,汉服产业也蓬勃发展起来。

美是有能量的,更是具有价值的。在对修武县政府进行采访之前,实践团成员了解到,为响应国家号召,发展汉服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古县修武推进美学符号发展,打造中国汉服之都的烙印,使汉服成为修武的县域名片。并且率先提出“中国汉服之都”的称号,以修武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历史性实践。

在对郭书记进行采访中,实践团成员陈琪了解到了修武县提出汉服之都的背景以及初衷,针对Z时代年轻人,打造全国性的汉服小镇;郭书记讲到,要围绕汉服,将县城的文化旅游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文化IP,带动县城老百姓的就业。除此之外,郭书记还向实践团介绍自己与汉服之间的渊源,身体力行,带头买汉服穿汉服,更是让实践团成员感受到郭书记的亲切,以及为修武县人民谋幸福的拳拳之心

在对柴主任进行采访的时候,实践团了解到修武县的重大战略规划,汉服产业政策,目前实施情况;同时,柴主任还向成员讲述目前修武县面临的困境以及创新和突破。有目标,有行动,不止敢想,并且敢做!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修武汉服产业,实践团来到汉服小镇深入调研,感受到小镇古色古香的装修风格,讲解员带领团队来到云想衣裳汉服店,在店铺中陈列着各种样式的汉服,在聊到为什么想开汉服店时,王店长说,她最初是因为喜欢才入坑,随着认识的深入,她想让汉服走向世界。为了让店铺运营更好,她学习化妆造型、色彩搭配,根据每位顾客不同特点为其搭配衣服。因为政府的大力支持,她有了接受培训的机会,她说:“政府的付出和政府人员的付出,我真的也是看到眼里面的,但更多的是政府付出的同时还要靠我们个人商铺来用心经营和管理。”

“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穿行于红石绿水之间,听一曲山水交响乐,登临茱萸峰顶,北望太行,南望怀川,感受山峰绵延与一马平川。通过对修武的了解,对当地工作者的采访,实践团认为修武的孩子会成为最幸福的孩子,修武的老人会成为最有安全感的老人,修武的汉服会“穿”向世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40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

养风承志青年继,赓续革命血脉存

养风承志青年继,赓续革命血脉存2024年8月3日,青岛大学暑期“三下乡”沂水寻源队聚集了一群心怀革命的热血青年,前往华东革命…

学门“新”启 “育”见成长

为了加强新生对大学的整体认知,帮助新生实现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的角色转变,明确发展目标,做好生涯规划,9月13日上午,生命…

西财学子保险调研助发展

西南财经大学8月7日电(通讯员李亦哲)贡献青春力量,迎接百年校庆,2024年7月,西南财经大学乡创实践队前往崇州五星村,开展…

五星保险调研助振兴

西南财经大学8月7日电(通讯员李亦哲)贡献青春力量,迎接百年校庆,2024年7月,西南财经大学乡创实践队前往崇州五星村,开展…

山东女子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安全之灯照亮成长,自护之舟扬帆起航

为了呵护小朋友健康成长,普及急救知识技能,筑牢全民反诈根基,响应“建设美好校园,反对校园暴力”倡议。山东女子学院青年…

最新发布

跨山越海,“书”途同归募捐团在山东、四川、黑龙江、河南等多地开展社区募捐
为进一步扩大团队助力藏北那曲市尼玛县儿童阅读系列行动的影响力,增进对于藏北儿童改善阅读资源现状的实际助益,跨山越海,“书”途同归募捐团成员于7月17日在多地开展社区募捐,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宣传…
长沙县一中举行课题汇报展
(通讯员杜茂荣周雅婷唐扆)4月21日下午14:00,在长沙县第一中学生涯发展中心三楼多功能厅迎来了长沙市“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馆校合作·学校德育新途径研究》结题汇报活动。会议由县教培中心王丹主任主…
东南大学: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
浙江嘉兴南湖上一艘小小的红船,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记忆,而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红船虽小,但“红船精神”永恒,它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深切体会革命先烈开天辟地、敢…
“追忆革命峥嵘岁月,学习竹沟革命精神“
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9月8日电(通讯员:侯宗裕)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很荣幸参加了2021年暑假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为深入推进学校统一战线党史学习教育,7月6日,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暑假大学生“三下乡”活…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智嘉科技”赴济南市亚历山大智能科技公司创新创业团队顺利开展实践
近些年医疗机器人的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逐渐扩大自己的市场范围。“无接触+模式”的消毒防疫机器人在医疗行业占主要市场,已成为疫情期间社会生活的标配,这恰巧给了防疫机器人快速发展,扎根立足国内外市…
徐医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 坚定理想信念
中国青年网徐州7月21日电(通讯员穆贞龙)淮海战役精神作为江苏省“四种革命精神”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7月20日,徐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大药精诚”…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党史情况,了解百年伟业
时间是万物的尺度,刻写着中国人民创关夺隘的不平凡征程。为全面了解党的历史,调研农村和城市对于党史的了解程度及差距,8月10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薪火相传调研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共同前往十堰茅箭…
“赓续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暑期主题研学会有感
时间飞逝,一幕幕战火纷飞景象出现在眼前,这里是徐州淮海战役纪念塔,无数英雄的英名被刻在这座塔上。站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脚下,仰望塔身,只感自身渺小,渐渐走近,看见塔身那一个个的英名,心中顿时产…
湖北学子三下乡实践纪实:追寻革命足迹,献礼建党百年
百年流金岁月,前辈热血征程。在建党一百周年的宏大历史背景下,,湖北省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薪火相传调研团”于2021年8月5日来到十堰市茅箭区茅塔乡,通过当地红色文化学习东沟精神、探访革命老兵并根据实践学…
关爱老年人,义诊进社区
中国青年网徐州8月13日电(通讯员乔蕊)为深入贯彻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引领广大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员青年学生投身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专业知识深入社会、服务社会,并利用专业知识开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