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初心使命,勇担时代重任。2021年7月13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员寻访社会实践团队队员前往合肥,采访了如今正在安徽师范大学读博的2009级校友唐振。展开了一场温情的对话。
在采访之初,唐振回忆起自己刚刚进入大学时的场景,那时的他惊叹于校园之大,带着憧憬迈入了大学的生活。在大学期间,唐振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2011年的暑假,他跟随文学院五四爱心学校实践团队,赴王家坝进行支教。也正是这次支教对唐振此后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王家坝这个地方,安徽人都知道,有‘舍小家齐大家’的精神,那时候也是带着这种学习的心态去的。”唐振这样表示。彼时的他第一次站在讲台上,以教师的身份去帮助王家坝的孩子们。第一次的角色转变让他意识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差别。这种责任感对后来的他来说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当时的王家坝,因为洪汛,农田被淹没了,那里居民当时生活得非常贫困,那里孩子的学习状况、学习环境也是非常恶劣的。教室空间狭小,一个教室里挤着几十个学生,但连一架电风扇都没有。当时唐振所在的团队通过对学生家庭的走访,给贫困家庭捐献物资,希望可以为当地的孩子提供帮助。唐振向记者说道,自己就是从农村考上来的孩子,知道这些孩子的不易,因此更想帮助他们。
“这是与时代在进步的规律是相对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去承担义务,去改变这个现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唐振真诚地对记者说。共产党的初心是为人民服务。入党后,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唐振觉得这就是年轻人应该承担的使命。这样的感悟也使他在面临人生抉择的时候始终不忘自己的初心。
唐振在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经历了人生中的重大事件。这一年里他换了3份工作,同时进行的还有考研。在这看似慌乱的25岁里却藏着生机。他一开始在一个学校工作,后来觉得自己在这个单位里学不到东西了,于是就换到另一个比较大的学校,但是在那边他又发现事情和他想象的并不一样,他在另一个地方学到的东西也不多。在多方权衡之下,他想起来当初教授古代文学的潘文正老师对他说过的一句话“要读研否则太可惜。”最终,当时失望的唐振选择了考研,在等待通知的时候,他害怕自己过年之后就没事做了,于是又去找了一份工作。最终他收到了复试的通知。25岁那年,在多次的辗转之下,唐振知道了自己想要得到什么。
“那年我25岁,如果人的平均寿命是75岁的话,那么25岁的时候我就活到人生的三分之一了。在三分之一的时候应该做出人生中比较重大的决定了,在那一年的时候我经历了很多,但是我做出的选择都是我自己想做出的选择。”唐振如是说道,“我希望告诉学弟学妹们的一句话就是:你在做什么事情之前,在做任何决定之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想做什么,一定要听从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声音,坚持自己的初心。”唐振表示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为人民服务,学生的初心就应该是好好读书,教师的初心就是希望自己桃李满天下,要教出好学生。牢牢的记住自己的初心,这应该是每一个人,不光是党员包括每一个人最应该去做的事。唐振一直以来始终坚持自己的初心,最终到达了自己想要去往的地方。
在谈及共青团员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时,唐振表示首先团员它是共产党员的一个预备军,每一个团员他应该具有向共产党员迈进的决心和勇气。如果说共产党人应该冲锋在前,那么共青团员的应该是紧随其后。并且共青团员还有更独到的一个优势,共青团员更年轻,他们的想法可能更新潮。但同时共青团员也要时时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能走得更远。
最后唐振将胡适先生语寄师大学弟学妹的那句“学问要不疑处有疑 做人要有疑处不疑”送给了学弟学妹们。两行短信中深藏着唐振学长对母校的深情,初心不改,征途漫漫。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41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