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耿天玉:采得百花成蜜后,身正为师树榜样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杨瑞瑶

追寻红色足迹,探寻红色基因,安徽师范大学“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实践团队于7月16日实地走访师大优秀校友耿天玉,听她讲述作为一名教师和党员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且将热血付青春,朝气蓬勃展亮色

记者了解到耿天玉是在2007年金秋时节初入师大,十余年走过,她仍不忘初心始终坚守在教育岗位。作为一名党员,她始终坚持用行动践行入党承诺;作为一名教师,她始终用热情坚守为师初心。“我是零七年九月份入学的,当时师大新校区刚建,给我的印象还是崭新的。而且从高中进入到大学还是充满期待,总觉得大学生活应该是非常幸福和丰富多彩的。”像所有初入校园的青年学子一样,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与期待,耿天玉步入了安徽师范大学的求学殿堂,开启了她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

在师大的学习工作,毫无疑问在耿天玉的大学生活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文艺部的一员,双迎晚会、毕业晚会、话剧表演……都有她的身影,一场晚会文艺部成员通常都要承担三、四个节目的表演,表演间隙不停地奔波化妆换衣服,从舞蹈排练到话剧剧本创作排练,她都亲力亲为,借着舞蹈室玻璃的反光排舞训练,耿天玉在一次次晚会中不断地成长。责任感、自信心和工作能力都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锻炼出来的。“我现在都时常回去,每一场文院的晚会能去我都会尽量去,在欣赏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借鉴。”师大带给耿天玉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是专业素质的训练还是个人修养的培养,都是在师大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绽放出花朵。

与此同时,安徽师大也让耿天玉与党结缘。在父母和班级团支书的影响下,耿天玉对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抱有极大的热情和渴望。在经过了组织的重重考验后,耿天玉在2011年成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这对她今后在工作上的指引作用是强大的。

身正为师树榜样,不忘初心献教育

一切都是为了教育,离开学校十余载,耿天玉对教育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从小学教师到高中教师,各种不同的尝试她都在努力做一件事情—教书育人。耿天玉告诉记者“我最后选择了小学老师,是因为我觉得在我交给他们知识的时候我还能把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他们,这是我觉得老师最重要的作用和最让我骄傲的地方。”任职班主任六年,这六年期间耿天玉几乎没有请过病假,即使是病假顶多就是半天、一天。只要能讲话,只要能走路,她就要上班。因为心里面有责任感在,这正是耿天玉作为教师最珍贵的品质。

作为一名党员,耿天玉也在用最平凡的方式诠释着党员的榜样力量。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各中小学首次尝试了全体学生在家隔离网络教学—“停学不停课”。作为教师,耿天玉也积极地投入到网络授课大军当中,积极备课认真教学。而当学校准备开学复课之际,作为党员,耿天玉也早早就从老家回到芜湖进行准备。她是最早一批回到学校进行书籍准备的教师。3000个学生,3000套书,耿天玉作为优先加班的党员从未抱怨过,她说这一切都是应该的,如果你身为党员你都不去做,那么还有谁去做呢?正是这普普通通的一件事,却保证了3000名学生的正常开学。

谈及到青年学子,耿天玉对师大学子和青年团员有着殷切期望和嘱托。她寄语青年学子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多读书,因为这是你今后的资本、你的底蕴;一定要学会处世—要学会谦逊;要有爱国情怀—对祖国的热爱是每个人都应有的家国情怀,我们不仅要有小爱还要有大爱。同时她也寄语青年学子“天道酬勤,水滴石穿,你的每一份努力都有回报,享受大学生活的每一天吧!”

“即使没有鲜花的舞台,或者是没有掌声的独白,但紧握粉笔的手,总能让每一种颜色盛开。”参与采访的洪璇、喻越同学深有体悟,她们告诉记者:“在平凡中坚守,在坚守中不凡,这是今天耿天玉学姐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的。”总有一种品质让我们热泪盈眶,总有一种美丽让我们终生难忘,往往真正让我们感动的正是无数普通人平凡中蕴藏的伟大力量,这也正是安徽师范大学“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实践团队寻访的初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41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关注老年安全,共筑幸福晚年

2025年1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队员走进二十里店镇潘家社区,开展了一场以“关注老年安全,共筑幸福晚年”为主题的爱心活动。本次实践活动旨在传承尊老美…… 于华敏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宣讲消防知识,筑牢安全意识

消防安全是社区平安建设的基石,通过普及消防知识可以有效预防火灾事故,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1月18日至20日,曲阜师范大学“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深入万城国际社区,开展为期三天…… 王乐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梦想起航,携手共进

2025年2月,文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志愿队响应响应曲阜师范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来到湖南省桑植县第一中学开展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向高中生分享大学生活体验、传递学习经验,并…… 冯诗洋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乡村娱乐设施建设,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在这个寒假,“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的大学生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乡村之旅。实践队员于1月25日深入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羊口镇杨庄村,围绕乡村娱乐设施建设展开了为期一天的社会…… 杨民琪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守正创新担使命,赓续文脉谱华章】

为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挖掘老城传统文化资源,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团队赶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开展“守正创新担使命,赓续文脉谱华章”实践…… 王佳一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温暖社区,你我共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组织大学生走进基层,切身实践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和造就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青年人才、推进高校素质…… 王佳一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春节安全心中记,知识宣讲暖人心

随着春节的临近,社区里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然而,在这个欢聚的时刻,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为了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确保大家能够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由曲阜师范大学文学…… 王颖馨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情暖乡村,关爱孤寡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与乡村的差距依然存在,乡村中的孤寡老人作为弱势群体,他们大多缺乏子女的陪伴与照料,生活上的不便与心灵上的孤独成为他们日常的写照。为弘扬中华民族…… 高雨欣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实践进行时 | 情系母校,筑梦工大——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赴安庆二中开展寒假

为搭建高校与高中沟通的桥梁,助力学弟学妹们科学规划职业生涯,2025年1月15日,安徽工业大学返安庆市第二中学爱校荣校志愿宣…

情系果乡,智赋“苹”安——河北工业大学智果团队助力乡村振兴

为助力祖国乡村振兴,贡献青年一代的力量,电气工程学院的鹿明宇同学组织成立了智果科技团队。在牛新环老师和师硕老师的指导…

山东大学商学院学子调研雁绣非遗,探索文化传承与教育融合新路径

2025年1月15日,山西忻州代县的雁绣工作室里,山东大学商学院“元中藏遗”队成员王妍博与雁绣省级非遗传承人高凤兰老师展开了…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

最新发布

追寻红色足记,筑梦红色记忆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百周年,这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这百年却仍需风雨兼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为了更好的让青年一代了解英雄先烈、学习革命文化、感悟红色精神、更好及更高层次的提升…
西北大学三下乡——石峁台堡犹在 遗产保护何如
建党百年,亦是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文化遗产学院青年师生以“文化中国小分队”的形式走进西安市、榆林市、旬邑县等城乡社区开展社会实践,通过线上调查与线下调研相结合,综合分析文物挖掘、遗址展示、文物…
故事未完,再续琅琊
设计师杨红强曾说:“选择朱家林村进行乡村振兴就是因为看中了她特别“穷”的特色,这里是中国最广大农村的典型代表”。经过近五年的发展,朱家林村焕然一新,村里大多数人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脱掉“…
【暑期社会实践专题】传承红色基因 担当时代责任​——南工程学子深入了解红色遗址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
七月盛夏,故事待续
7月13日,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琅琊调研团”来到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朱家林村开展为期十四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炎热的七月,我们一行十二人告别学校轻松的生活,踏上前往朱家林村的路程。城市的繁华…
【红色寻访】安安徽师大05级校友丁晴:真诚做人,踏实做事
2021年7月16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实践团队采访了05级中文系本科生09级文学院研究生丁晴,现芜湖市横岗中学语文教师兼语文教研组组长。毕业九年,丁晴重返母校,再次拾起过往的记忆碎片…
勇气,勇敢,突破!
实践第二天,我们步行前往实践第一站——村委会,这也是我正式迈开脚的第一步。当其余人大胆走进村委会时,我心想:这么多人都进去是不是不太好,感觉像是逼问,到底要不要进去?最终,我还是选择站在外面,…
初遇,朱家林
为响应学校关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也为给自己一个走出校园、接触社会、了解新时代下农村发展新形式的机会,在经过精心准备之后,山东理工大学“琅琊调研团”于7月13日前往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
党员杨穆龙:九秩传承师大精神,青春接续中文情怀
九秩传承师大精神,青春接续中文情怀。2021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员校友寻访队邀请到了2006级中文专业的杨穆龙学长进行线下采访,听他讲述以青春奉献师大建设、传承中文情怀的动人…
走进现代田园,助力乡村发展
2021年的暑假,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与计算机学院共11名同学自发组成琅琊调研团,到达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朱家林村开展社会实践。我们以朱家林为核心走访了当地的多家企业及农场,并采访村民、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