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耿天玉:采得百花成蜜后,身正为师树榜样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杨瑞瑶

追寻红色足迹,探寻红色基因,安徽师范大学“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实践团队于7月16日实地走访师大优秀校友耿天玉,听她讲述作为一名教师和党员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且将热血付青春,朝气蓬勃展亮色

记者了解到耿天玉是在2007年金秋时节初入师大,十余年走过,她仍不忘初心始终坚守在教育岗位。作为一名党员,她始终坚持用行动践行入党承诺;作为一名教师,她始终用热情坚守为师初心。“我是零七年九月份入学的,当时师大新校区刚建,给我的印象还是崭新的。而且从高中进入到大学还是充满期待,总觉得大学生活应该是非常幸福和丰富多彩的。”像所有初入校园的青年学子一样,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与期待,耿天玉步入了安徽师范大学的求学殿堂,开启了她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

在师大的学习工作,毫无疑问在耿天玉的大学生活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文艺部的一员,双迎晚会、毕业晚会、话剧表演……都有她的身影,一场晚会文艺部成员通常都要承担三、四个节目的表演,表演间隙不停地奔波化妆换衣服,从舞蹈排练到话剧剧本创作排练,她都亲力亲为,借着舞蹈室玻璃的反光排舞训练,耿天玉在一次次晚会中不断地成长。责任感、自信心和工作能力都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锻炼出来的。“我现在都时常回去,每一场文院的晚会能去我都会尽量去,在欣赏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借鉴。”师大带给耿天玉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是专业素质的训练还是个人修养的培养,都是在师大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绽放出花朵。

与此同时,安徽师大也让耿天玉与党结缘。在父母和班级团支书的影响下,耿天玉对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抱有极大的热情和渴望。在经过了组织的重重考验后,耿天玉在2011年成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这对她今后在工作上的指引作用是强大的。

身正为师树榜样,不忘初心献教育

一切都是为了教育,离开学校十余载,耿天玉对教育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从小学教师到高中教师,各种不同的尝试她都在努力做一件事情—教书育人。耿天玉告诉记者“我最后选择了小学老师,是因为我觉得在我交给他们知识的时候我还能把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他们,这是我觉得老师最重要的作用和最让我骄傲的地方。”任职班主任六年,这六年期间耿天玉几乎没有请过病假,即使是病假顶多就是半天、一天。只要能讲话,只要能走路,她就要上班。因为心里面有责任感在,这正是耿天玉作为教师最珍贵的品质。

作为一名党员,耿天玉也在用最平凡的方式诠释着党员的榜样力量。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各中小学首次尝试了全体学生在家隔离网络教学—“停学不停课”。作为教师,耿天玉也积极地投入到网络授课大军当中,积极备课认真教学。而当学校准备开学复课之际,作为党员,耿天玉也早早就从老家回到芜湖进行准备。她是最早一批回到学校进行书籍准备的教师。3000个学生,3000套书,耿天玉作为优先加班的党员从未抱怨过,她说这一切都是应该的,如果你身为党员你都不去做,那么还有谁去做呢?正是这普普通通的一件事,却保证了3000名学生的正常开学。

谈及到青年学子,耿天玉对师大学子和青年团员有着殷切期望和嘱托。她寄语青年学子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多读书,因为这是你今后的资本、你的底蕴;一定要学会处世—要学会谦逊;要有爱国情怀—对祖国的热爱是每个人都应有的家国情怀,我们不仅要有小爱还要有大爱。同时她也寄语青年学子“天道酬勤,水滴石穿,你的每一份努力都有回报,享受大学生活的每一天吧!”

“即使没有鲜花的舞台,或者是没有掌声的独白,但紧握粉笔的手,总能让每一种颜色盛开。”参与采访的洪璇、喻越同学深有体悟,她们告诉记者:“在平凡中坚守,在坚守中不凡,这是今天耿天玉学姐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的。”总有一种品质让我们热泪盈眶,总有一种美丽让我们终生难忘,往往真正让我们感动的正是无数普通人平凡中蕴藏的伟大力量,这也正是安徽师范大学“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实践团队寻访的初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41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让艺术之花开满校园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4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不断提高学生的中小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激发其对美学艺术的热爱从而增强对中华美学文化、历史的高度欣赏与认同,7月24日上午8时30分,“缘梦”……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走进学生家庭,走入孩子心灵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3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给予孩子更高质量教育与陪伴,7月23日“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壮楚天浩气,树健体新风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1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增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其坚定的意志力及团队合作精神,7月21日上午8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开展“趣味运……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0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古诗词文化,进一步增强孩子们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7月20日下午14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传承手工艺术,放飞指尖梦想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9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不断激发其创造“美”的高度热情,7月19日上午9时“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积极组织并开展了“一起……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文明志愿情,奉献我先行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8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志愿服务精神,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全方位提升中小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水平,7月18日下午15时“缘梦”志愿服务队……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学习实践,劳动创造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总和育人价值。故,为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使其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用脚步丈量崇阳,持赤诚以敬先贤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深入了解崇阳文化发展史,感受当地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及其独特文化魅力,“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在得到当地部门的鼎力支持之下,于7月15日开展了“……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新乡工程学院语韵飞扬,筑梦新程——外国语学院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永福的带领下,我院领导班子一行先后赴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延津县城北学校、新乡县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最新发布

追寻红色足记,筑梦红色记忆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百周年,这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这百年却仍需风雨兼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为了更好的让青年一代了解英雄先烈、学习革命文化、感悟红色精神、更好及更高层次的提升…
西北大学三下乡——石峁台堡犹在 遗产保护何如
建党百年,亦是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文化遗产学院青年师生以“文化中国小分队”的形式走进西安市、榆林市、旬邑县等城乡社区开展社会实践,通过线上调查与线下调研相结合,综合分析文物挖掘、遗址展示、文物…
故事未完,再续琅琊
设计师杨红强曾说:“选择朱家林村进行乡村振兴就是因为看中了她特别“穷”的特色,这里是中国最广大农村的典型代表”。经过近五年的发展,朱家林村焕然一新,村里大多数人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脱掉“…
【暑期社会实践专题】传承红色基因 担当时代责任​——南工程学子深入了解红色遗址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
七月盛夏,故事待续
7月13日,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琅琊调研团”来到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朱家林村开展为期十四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炎热的七月,我们一行十二人告别学校轻松的生活,踏上前往朱家林村的路程。城市的繁华…
【红色寻访】安安徽师大05级校友丁晴:真诚做人,踏实做事
2021年7月16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实践团队采访了05级中文系本科生09级文学院研究生丁晴,现芜湖市横岗中学语文教师兼语文教研组组长。毕业九年,丁晴重返母校,再次拾起过往的记忆碎片…
勇气,勇敢,突破!
实践第二天,我们步行前往实践第一站——村委会,这也是我正式迈开脚的第一步。当其余人大胆走进村委会时,我心想:这么多人都进去是不是不太好,感觉像是逼问,到底要不要进去?最终,我还是选择站在外面,…
初遇,朱家林
为响应学校关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也为给自己一个走出校园、接触社会、了解新时代下农村发展新形式的机会,在经过精心准备之后,山东理工大学“琅琊调研团”于7月13日前往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
党员杨穆龙:九秩传承师大精神,青春接续中文情怀
九秩传承师大精神,青春接续中文情怀。2021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员校友寻访队邀请到了2006级中文专业的杨穆龙学长进行线下采访,听他讲述以青春奉献师大建设、传承中文情怀的动人…
走进现代田园,助力乡村发展
2021年的暑假,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与计算机学院共11名同学自发组成琅琊调研团,到达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朱家林村开展社会实践。我们以朱家林为核心走访了当地的多家企业及农场,并采访村民、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