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阐述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鲜明主题。
回望筚路蓝缕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又是第一个百年目标成功实现之年。自年初以来,习总书记便在全党号召开展了四史教育活动。我们新时代大学生,身处于这个风起云涌,激扬澎湃的时代,必须响应总书记号召,以史为鉴,在历史中求真知,在学习中悟道理。我们作为“‘觉醒者’——新民主主义革命党史研学队”暑期社会实践团,将会回到我们的家乡,展开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研学,探寻红色记忆,感受历史熏陶。
一、青岛·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回顾历史,是为了奔赴更好的未来。在这次百年党庆社会实践中,青岛的邵睿同学参加了百年党庆——纪念五四运动暨青岛五四马拉松活动。
“站在马拉松起点,我们就已经热泪盈眶,这就是参与的魅力,这就是群体的力量。”
5月4日上午7时30分,“海尔·2021青岛马拉松”在五四广场鸣枪开跑。这场阔别许久的奔跑之旅如约而至,所有的目光再次聚焦这座青春之岛、时尚之城。“海尔·2021青岛马拉松”是2021年“奔跑中国”马拉松系列活动的赛事之一,是中国马拉松金牌赛事。本届赛事共设有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迷你马拉松三个比赛项目,共有来自各地的25000名中外选手报名参加。
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新的征程开启,青岛跨越百年五四,承载着更深刻的历史意义。
一百年风雨兼程,一百年奋斗不息,青岛用体育这特有的方式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将体育赛事与爱国爱党相结合,颇具深意。
同时,五四是青年的节日,城市马拉松是年轻的时尚运动,青岛马拉松选择在五四青年节这个特殊的日子举办,寓意满满。
“马拉松不仅仅是一项赛事,” 青岛市体育局局长车景华表示,“参与者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对整个城市活力的体现;马拉松可以带动国内外游客、马拉松爱好者到青岛来,了解青岛、参与建设青岛,对城市知名度提升显而易见;同时,这也是对城市综合治理能力的考验。”
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奔跑于青春之岛的黄金海岸线,用脚步丈量这条最美马拉松赛道,感受青岛的开放、现代、活力、时尚。马拉松赛是一个充分展现。
城市灿烂文化,最生动形象的舞台。
“风华正茂的我们,面对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江山,谁敢不珍惜?面对鲜血染红的国旗,谁敢不敬仰?是的,很多时候我们感觉很难,感觉快要坚持不下去了,但是我们依然选择负重前行!”邵睿同学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同时,她也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
“五四的火炬,唤起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二、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上海的傅皇同学首先来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中共一大会址房屋建于1920年秋,建成后不久,李汉俊及其兄李书城租用望志路106号、108
号为寓所,将两幢房屋的内墙打通,成为一家,人称“李公馆”。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共一大便在此召开。包括李汉俊在内的来自7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平均年龄仅28岁的13名有识之士,与两位共产国际代表,怀揣着救国救民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憧憬,从全国各地赶来,会聚在李汉俊和哥哥李书城租住的家中一楼客厅里。就在这个18平方米的房间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开幕,并在此后的几天里又举行了5次会议。
习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曾3次到这里。他久久凝视,叮嘱一定要把会址保护好、利用好。习总书记动情地说:“称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这个比喻很形象,我看这里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接下来傅皇同学参观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这座纪念馆就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修建的。经过600多个日日夜夜的精心建设,中共一大会址得到全面修缮的同时,保留原有石库门建筑风格的新馆顺利落成。一大会址与新建展馆隔街相望、交相辉映,共同组成中共一大纪念馆。新馆设有“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展览,包括序厅、“前仆后继、救亡图存”、“民众觉醒、主义抉择”、“早期组织、星火初燃”、“开天东方”、“砥砺前行、光辉历程”和尾厅7个板块。
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红色,是上海靓丽的底色。从党的一大、二大,团的一大,党的四大,这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标定着中国革命的伟大起点,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梦想,传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
上海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是这座城市永恒的荣光。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始终映照着这座红色之城、光荣之城。中国共产党成立所孕育的伟大精神始终,引领着上海勇闯新路、勇攀高峰。我们党的伟大奋斗在这座城市得到了生动展现、有力印证。
三、武汉·国民大革命
“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与中国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共产党帮助下,主持召开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随后,创办黄埔军校,组建革命军队。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8月,组织国民革命军。
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打倒帝国主义
、打倒军阀,占领长江、黄河流域,统一全中国。2月,中共中央特别会议确定从各方面准备北伐。3月,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通过两广统一案,实现广西与广东统一。6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临时全体会议通过迅速出师北伐案。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大革命风暴
迅速席卷全国。其中,尤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所辖叶挺独立团最著,第四、第七军联手击溃吴佩孚主力,随即挥师武汉。10月,武汉三镇克复。革命由珠江流域推进
到长江中下游,极大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势力,随即,国民政府迁往武汉,革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与此同时,毛主席在武汉倡办了武昌农讲所。
武汉的吴会琪同学参观了武昌农讲所旧址纪念馆,武汉农讲所是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校舍为张之洞创办的北路小学堂,是武汉市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学宫式建筑。武昌农讲所以训练能领导农村革命人材为培养目标,领导机构是常务委员会。农讲所的领导机构是常务委员会。邓演达、毛泽东、陈克文担任常务委员。毛泽东实际主持工作。农讲所1926年底开始筹备。1927年3月7日正式上课,4月4日举行开学典礼,学生来自全国17个省,共800余人。
主持农讲所全面工作的毛泽东怀着对中国农民运动的极大热忱,同邓演达、瞿秋白、澎湃、李立三、恽代英等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共同努力,指导来自全国17个省区的学生学习革命理论和农运常识,进行军事训练,参加社会斗争,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农运骨干。
1927年6月18日,农讲所举行毕业典礼。大多数学生被委任为农民协会特派员,深入开展农民运动。
大革命失败后,奔赴全国山乡水泽的农讲所师生,怀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汇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洪流,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中坚力量,他们犹如被埋藏的火种,燎原于神州大地。如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湘赣边秋收暴动、黄麻起义以及参与创建湘鄂西等革命根据地的斗争,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而毛主席筹办主持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及其前后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思考,也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奠定了初始之基。
大江东去、不舍昼夜;星移斗转,天地翻覆。1927年毛主席主办的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这里走出去的农讲所师生,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主办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革命实践活动,谱写了中国革命史、农民运动史、教育史上的光辉篇章,是他革命生涯中闪光的一页,也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红色资源和精神财富。
四、南阳·长征
“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大革命的失败暴露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而‘左’倾冒险主义是后来红军反“围剿”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中国共产党这些不成熟的地方,都在长征中得到克服。长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不可翻过的一页。”
闫方兵同学利用暑假走访了很多家乡南阳的红色革命遗迹,其中就包括在土地革命和长征时期,红二十七军独树镇纪念馆。
红二十五军的长征,是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一页。独树镇战斗,是红二十五军长征中生死攸关的一战,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将红二十五军围歼于长征途中的阴谋,保存了红军的有生力量。红二十五军先期到达陕北,为迎接党中央和主力红军北上奠定了重要基础。
习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将红二十五军独树镇战斗称为“鏖战独树镇”,与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并列为长征八大著名战役。因此独树镇是此次重走长征路的必经之地。1934年11月26日,红二十五军在独树镇遭国民党围追堵截,经过一昼夜鏖战,转危为安,最终成功完成了向陕北的战略转移,成为第一个到达陕北的队伍。
闫方兵踏着沉重的脚步进入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浮雕,雕刻着红二十五军战士战斗的英姿。浮雕之后,一座形如刺刀的高大纪念碑映入眼帘。纪念碑高耸入云,直刺苍穹,寓意红二十五军不畏强敌,勇于抗击的革命精神。纪念碑下两侧偌大的草地,整齐立着一排又一排在独树镇战役中牺牲的红二十五军将士们的墓碑,庄严而肃穆。看到那些墓碑上刻下的名字,仿佛看到了红二十五军殊死鏖战的曾经,不畏牺牲的战士们浴血奋战,拼尽最后一分力气击倒装备精良的敌人。
这是一场艰险的战斗,战士们用血和肉挡住了敌人的进攻,拖住了敌人持续追击的脚步,才打赢了决定红二十五军能否成功转移的关键一仗。
闫方兵站在碑前,一股崇高的敬意油然而生。革命烈士们虽然长眠于此,但其不屈不挠、舍生忘死的红色精神却永远感染着他,感染着更多的中国青少年们励着他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五、淮南&太原·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九一八事变”后,十四年抗日战争拉开序幕。军国主义日本悍然入侵中国,铁蹄之下,神州大地血流漂橹。
淮南章一凡同学研学的地方,是位于淮南市大通区的大通万人坑遗址。纪念馆始建于1968年,全馆占地面积约31571.24平方米,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展室面积约2400平方米。教育馆现对外开放的展览有教育馆概述、日寇侵占大通期间布局沙盘、矿工生产生活用品用具、矿工上下工流程泥塑、矿工作业场景、日寇残害矿工刑具、大病房概况、三条白骨大坑、秘密水牢等。万人坑形成于1943年春,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疯狂掠夺我国煤炭资源,残害我国矿工的历史铁证。除了教育馆之外,同时还有9处遗址警示后人——侵华日军淮南罪证遗址文物本体包括万人坑、站后碉堡、碉堡水牢、秘密水牢、窑神庙、日军司令部、日军弹药库、日军地堡、日军南宿舍碉堡9处遗址。
在这里,并没有高楼大厦,只是在中心万人坑周围竖起了仿古沧桑的高大木头架,上书“牢记历史,珍惜和平”8个大字。展室分为6个部分,分别是前言,矿山沦陷、人间地狱,残酷掠夺、以人换煤,泥塑造型,滔滔罪行、罄竹难书,大通万人坑简介。各个展室里保留着当年矿工的衣服、挖煤工具、乞讨用品,还有珍贵的历史照片。最令人震撼的是位于地下的三道万人坑——映入视野的是一片片白骨,站在这里便不由得感到一阵阵痛伤。为我们这些无辜被屠杀的人们感到悲伤,同时也痛恨这些侵华日军犯下如此滔天罪行!
馆外有一个石碑,上面刻着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
罪证陈列,历史不会说谎!
皑皑白骨,无辜的受害者沉默地控诉!
日本侵略者为中国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抗日民众团体则为沦陷区的人民带来了希望。
来自太原的王海瑞同学,研学的目的地是八路军驻晋办事处。
八路军办事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些主要城市设立的办事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推动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联络友军,采购与转运军需物资,接待中共过往人员,输送爱国人士参加八路军和新四军,掩护中共地方组织的活动等。
面对强大的日本的攻击,共产党顺应人民的请求和时代的要求。早在1936年,中共中央和红军代表彭雪枫至此于阎锡山进行了多次谈判,最终初步达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同志与阎锡山在这里达成四项基本协议。这里也被称为抗日统一战线的“摇篮”。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设立的唯一公开办事机构,是抗日战争的桥头堡,在抗日战争中起重要作用。正因为在这里不断的沟通,所以就取到了耳熟能详的平型关大捷的胜利,从而为抗战的胜利打下重要的基础。
六、青岛·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摧毁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怖统治,最终将夺取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
蓝晓鑫同学来到了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它始建于1977年,于1981年6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占地面积53.79亩,总建筑面积4050平方米,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同时还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山东省党员教育基地。走进纪念馆的大门,首先看到的是数米高的英雄石雕,从那石雕的刻痕中,仿佛看到了当年曾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与安康英勇奋斗的革命先烈们。石雕两侧的陈列馆陈列的烈士事迹和文物按青岛革命历史时期分为5个部分,其中,蓝晓鑫着重参观了解放战争的相关部分:1949年春,山东全境大部解放,只剩青岛、即墨及海上的长山列岛仍为国民党军所盘踞。
作为国民党统治下的大城市,在解放青岛之前,不仅要考虑到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有众多的工厂和商店,要尽量使其避免战火殃害外,同时着重考虑的是驻青岛的美军。所以,对青岛的进攻须考虑周全。经过三天考虑,毛主席亲笔拟写了《同意对青岛进行威胁性攻击》的作战命令。
人民解放军在古岘誓师,在上疃发生惨烈的战斗,他们浴血奋战,突破国民党三道防线,经过一个半月的战斗,最终解放了青岛。
那天,对青岛人民来说,比过节还热闹。青岛人民把万人签名的锦旗献给解放军,当晚8时,刚刚宣告成立的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音……“青岛同胞,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刚接管的改名为青岛市人民广播电台,现在开始播音……今天是6月2日,青岛解放第一天……”发出这一声呼号的,是青岛人民广播电台首任播音员杨洁,也是经典电视剧86版《西游记》的导演。
蓝晓鑫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他们每一个人的事迹都记在展板上,更记在我们的心中。他们牺牲时大多都很年轻,年少有为,但为革命事业,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用生命为我们民族的前行照亮道路。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虽无需像他们一样前赴后继,为国捐躯,但我们应当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完成烈士们的未竟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七、洛阳·新中国成立与向社会主义过渡
“基于旧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党确定实现社会主义必须分两步走,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这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和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党认为解决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在农村和城市开始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已经成为必要并有现实可能,于是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讨论和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4 年中央人民政府将洛阳确定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工业建设城市,国家 156 个重点建设项目中 7 项安排在洛阳,有拖拉机厂、矿山机器厂、滚珠轴承厂、热电厂、铜加工厂等,形成了以涧西区为主的工业基地。
第一拖拉机厂选址洛阳后,吸引了相关企业在此聚集,洛阳自此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由于建设的需要,国家开始安排全国范围内有经验的技术工人支援洛阳进行工业建设。这种由于工业建设迁移来的工业移民使洛阳的人口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带来的技术工人及其家属使洛阳人口总量大规模增加,成为当时仅次于上海、广州、北京、武汉的大城市。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是落户洛阳的几个企业中最大的一个,其职工数量占涧西区 7 个重点落户企业职工总数的 40%左右,同时其职工来源非常广泛,来自全国三十个省区。
而此次研学的最后一站,就是宋昭峰同学来到的洛阳一拖集团和东方红拖拉机博物馆。
一拖由苏联帮助我国设计和建设,有鲜明的苏式建筑风格。终于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洛阳一拖在1955完成了建设,也开始正常地进行设计生产工作,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第一辆军用越野载重汽车在这里诞生。以拖拉机“东方红”为例,1955年开工建设,1959年建成投产,在当时那样艰苦的建设环境和生活条件下,一拖硬是把新中国的第一台拖拉机“东方红”提前一年生产出来,创造出了农机建设史上的佳话。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东方红”拖拉机可谓是家喻户晓,成了国人对那个时代的集体记忆,甚至并被印在1962年版第三套人民币上。而东方红拖拉机也不负众望,曾经耕耘了中国60%以上的耕地,见证了新中国农机工业的发展历史和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中国一拖公司已成为以农业装备、工程机械、动力机械、汽车和零部件制造为主要业务的大型综合性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建厂以来,中国一拖已累计向社会提供了356万余台拖拉机和299万余台动力机械,拥有的“东方红”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如今,一拖所属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交所上市,是一家拥有“A+H”上市平台的农机企业。
一拖,“东方红”拖拉机承载了中国几代人的梦想!是洛阳的一个代表性符号,也是中国工业的符号,更是我国由新民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通讯员:宋昭峰、傅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43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