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重返激昂岁月,追忆红色初心——南京师范大学学子赴南京、扬州、盐城三市寻访抗美援朝老战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王芸妮

【南京师范大学2021年9月9日讯】(通讯员:王芸妮)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充分肯定了老一辈革命家为维护国际正义、保卫新生共和国的不朽功勋,以及党中央当年作出志愿军出国作战这一重大决策的深远意义。2020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四史”教育,抗美援朝战争作为新中国史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是四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溯源红色—抗美援朝口述史整理与研究”实践团队的17名成员在前期盐城访谈的基础上,回顾文献资料,走访南京、扬州,共计33位老战士参与访谈。团队成员以实地访谈、制作人物档案等方式,重塑历史拼图,传承红色基因。

溯源:组织进行访谈工作

7月初,团队成员对已有的访谈提纲进行改进补充,并联系老战士进行访谈。访谈主要从老战士从军前的经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经历以及回国转业后的生活三个方面入手,与抗美援朝老战士进行深入交流。

2021年7月1日上午,团队成员来到南京市秦淮区健康新村,慰问拜访钱柱国老人。钱老今年92岁,南京人,20岁当兵参加了抗美援朝,从汤山炮兵部队到边境集训后进入朝鲜腹地(1951年6月1日入朝)。钱老作为炮兵,其主要任务是保卫目标,以游击战的方式来攻击敌人。在访谈时,钱老说道,“打第一仗的时候,因为缺少经验,所以有点害怕。但是经过第一仗后,也就不担心死不死的问题了。我们在战场上歼机抗敌,能活着最好,但为此牺牲也是件光荣事。”回顾战争经历,钱老知无不言,对战争的残酷体会颇深,提醒我们即使在和平年代仍要勿忘国防,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2021年7月1日中午,团队成员又来到浦口区山顶街道的刘学仁老人家中。刘老于1950年9月15日参军入伍,1952年8月1日从沈阳第八航空学校毕业,随后加入抗美援朝战役,在辽宁野战机场108部队担任航空仪表员。刘老在部队中主要负责战前战后的飞机仪表情况,保证飞机能随时进入战斗状态。由于当时缺乏技术人才,刘老一人负责4架飞机的检查工作。虽然条件艰苦,但每当前线传来捷报,他都会感到兴奋自豪。

2021年7月13日,团队前往扬州市朱独清老人家采访。朱老1953年入朝,正值青年的他响应国家的号召,作为补充军队在朝鲜驻守,直到1957年回国。在朝鲜的日子里,朱老一方面进行艰苦的训练,巩固边防,一方面帮助朝鲜重建家园。朱老今年90岁,许多往事已记不清楚,但你当我们问到他部队番号的时候他仍能清晰地说出:原来的老部队是21军,改了番号后是61师110团。

传承:文字图片资料整合

本次暑期实践后期因受疫情影响,转为线上文字图片资料的整理。8月,团队9人参与录音稿文字稿的转化任务中,11人参与老战士个人档案的整理编写。团队共收集的口述访谈相关照片与视频材料容量共计800G,收集与整理口述访谈逐字稿12万余字。根据以上资料的整理,成员们后期对老战士的人物经历进行梳理,从中挑选完整度高的老兵故事,对其进行编写,最终写成老战士人物传记6篇。

暑期实践已进入尾声,但“溯源红色—抗美援朝口述史整理与研究”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不会就此止步,我们将继续走访抗美援朝老战士,并制作音频宣传资料、创新宣传党史教育、庚续红色精神血脉。

南京师范大学溯源红色初心调研团 责任编辑:鲍林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44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在香榧苗圃中学习

为探究崂山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并发掘其特色香榧产业的示范作用,2020年7月5日,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玲珑街道的…… 沈晓帆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访崂山文化,感淳朴乡风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 钱思源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探小山村村貌之变

为响应乡村振兴发展和精品村建设等新的时代热点,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按计划,于2020年7月5日,兴致勃勃地走进崂山村,打算对它的“村…… 郦千喜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希望的山村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七月,浙江农林大学“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开展暑期调研实践。车子在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纵目望去,两旁齐列的桃……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小山村蝶变的背后,是这样一群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从崂山蝶变中探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发挥专业优势助乡村振兴,浙农林学子在实践中成长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山村的蝶变,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早期村里开始的特色香榧产业,这些年发展形势……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邵院学子三下乡:财会知识进课堂 携手共筑乡村建设
邵院学子三下乡:财会知识进课堂携手共筑乡村建设为帮助孩子们拓展学习领域,提高素质能力,共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邵阳学院“携手红色党史,共绘趣味童梦”志愿支教实践团于7月16日前往邵阳市北塔区陈家桥镇…
邵院学子三下乡:百年征程,百年光辉
邵院学子三下乡:百年征程,百年光辉为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树立党的光辉形象,感受百年征程,传承百年光辉,邵阳学院“携手红色党史,共绘趣味童梦”志愿支教实践团于7月12日前往邵阳市北塔区陈家桥镇望城坡村…
当代大学生成长困惑与对策研究之(一) ——2021生科专升本学业规划指导讲座
为帮助专升本新生科学制定学业规划,进一步提升生科专升本人才培养质量。9月9日下午,我院焦德杰教授以“选择与挑战,志气与骨气”为主题为2021生科专升本学生开展一次“”面对面”的学业规划指导讲座,全体202…
邵院学子三下乡:携手共赴支教之路
邵院学子三下乡:携手共赴支教之路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教育事业,邵阳学院“携手红色党史,共绘趣味童梦”志愿支教实践团于7月12日上午8时前往邵阳市北塔区陈家桥镇望城坡村开展支教服务志愿活动。…
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磨炼自我
许多在校学生自发参与抗击疫情的队伍,组成优秀的志愿者团体,参加防疫工作,为疫情防控奉献出“青春的力量”,这也提高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明确了我们肩上的历史使命,培养了我们的爱国精神,从中我们也…
特色产业创新发展,推动美丽乡村振兴:安徽财经大学本科生“三下乡”主题社会实践
2021年7月22日,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大哉大蒜团队成员严宏宇等人乘车来到了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正子村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把解决好“三农”…
知源社会实践团队红色文化宣传活动
【实践风采】财经学院知源社会实践团队赴阆中市红军烈士纪念园习近平主席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
远客相过说帝都,黄金如玉米如珠
玉米小知识玉米是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苞谷、苞米棒子、玉蜀黍、珍珠米等。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它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广泛分布于美国、中国、巴西和其他国家。玉米与传统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
小麦覆陇黄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中国是世界较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现在播种面积占我国农作物面积的27%左…
雨过山村六月凉,田田流水稻花香
水稻·缘起《稻田》唐代韦庄择日埋根浅水中,逢源八面沐春风。今秋圆个黄金梦,留下芳名稻草兄。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久。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稻。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