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5日,为响应党中央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号召,山东大学“明哲湖南益阳非物质文化调研团”来到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学习考察安化县凭借特色黑茶产业脱贫致富的“安化经验”,以安化黑茶的龙头企业——“白沙溪茶厂”作为考察对象,探寻安化黑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调研黑茶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历程及其新型文旅结合的开发模式,探析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合理路径。
湖南益阳市安化县,因茶设县,因黑茶而闻名,素有“茶乡”之 称。然而,由于当地黑茶产业粗放发展,上世纪80年代一度步入低谷,茶园面积锐减,人口极度贫困。2014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超过15.8万人。而如今,安化不仅早早摘下了贫困的帽子,还成为全国闻名的产业脱贫示范地区。特色黑茶产业带动全县经济腾飞,黑茶资源与制作技艺享誉全国。一个小村庄如何将黑茶资源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并且带动了整个社会会的经济发展?这次白沙溪之行,给出了答案。
上午九点,团队到达了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黑茶产业园,实地了解这个享誉全国的安化黑茶龙头企业发展的成功路径。首先,讲解员带领团队成员游览了整个产业园。产业园除了现代化生产车间、毛茶仓库等生产区域,还修建了白沙溪黑茶博物馆、千两茶王景观塔、黑茶人文浮雕、黑茶文化长廊、观澜琥珀居、沿江风光带、上世纪50年代老厂房等十大特色景点,集茶叶生产加工、科研、销售、茶文化传播等为一体,是国内首个按照国家旅游景区标准打造的 “茶旅一体化”黑茶文化产业园。自2016 年成功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被称为“镶嵌在安化东大门的黑茶明珠”,成为安化茶旅的亮丽名片。沿途中,讲解员带领调研团参观并介绍了产业园内的百年古茶树、部分制茶场景、茶文化长廊、白沙溪码头等。让我们深切了解了茶旅文同步发展的发展理念,以茶带旅,以旅助茶。用一条茶旅线路将陶澍文化与中国黑茶标志性品牌白沙溪两张名片连在一起。
除此之外,团队还参观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千两茶的手工制作工艺与过程。走进白沙溪非遗技艺馆,团队成员近距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古典魅力,体验非遗技艺产品制作。脚踩千两茶、手筑茯砖茶、篾捆天尖茶、炒青、揉捻,包砖、学茶技,或是喊几嗓千两茶号子,和一首茶歌,如此高互动性的茶文活动,让非遗技艺重新贴近生活,继续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最后讲解员向团队讲述了白沙溪茶厂的历史与发展历程。白沙溪茶厂是民族抗战特殊历史背景下诞生的老牌企业,是湖南紧压茶的发祥地、全国边销 茶的摇篮、国家最早的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改制以后,白沙溪茶厂乘着改革春风,励精图治,坚持传承发展、开拓创新,连续 12 年成 为全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获得“中国黑茶标志性品牌”“中国驰名商标”“湖南老字号”等荣誉称号,在全国乃至世界茶叶市场具有重大影响力。
在所有的参观项目结束之后,调研团与茶厂副总刘总进行交流采访。刘总与调研团成员讨论了安化脱贫历史,企业发展历史,黑茶传承历史等话题,同时白沙溪作为安化黑茶龙头企业,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突出龙头示范 做好引领服务。如今,刘仲华院士工作站成功落户安化、落户白沙溪,必将为安化黑茶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对白沙溪茶厂进一步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助推安化黑茶 “科技+文化”双引擎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安化县产业脱贫的成功经验并非不可复制。白沙溪茶厂的经验可学可做。安化黑茶的成功模式可追可及。白沙溪茶厂颠覆了众人对茶厂的传统印象,建设白沙溪古茶园和茶码头江景茶室,移栽上百颗百年老茶树,提出“健康茶生活 乐享白沙溪”主题,同时精心打造“谷雨采茶节”“腊八天蓬元帅节”“踏春游园茶礼节”“江景篝火晚会”“千两茶开杠大典”“探秘白沙溪 寻道黑茶源”等茶旅项目,从生产加工、营销体验、科研教育、研学实践、历史溯源、文化娱乐、考察交流、旅游观光等全方位呈现茶旅特色。同时,仅通过土地流转合作入股或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等模式,实现带动茶农就业,带动效益十分明显,让农户们在家门口也能勤劳致富。一个品牌可以带富一个村子,活跃周边经济和农户。一片茶叶可以撑起一个地区乡村振兴的大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非遗传承与创新性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强大助力。山大学子深入实际,走进脱贫一线,探究茶旅文结合发展脱贫路径,把山大人的青春汗水书写进祖国脱贫事业的康庄大道上。
文:刘明璇 张雨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45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