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非遗文化,共助乡村振兴——“非遗探查小队”威海分队探访纪实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叶邦俊

为深入学习非遗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7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非遗探查小队”威海分队前往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威海市威高民俗文化村“磨爱麦”工坊进行探访学习。

参观非遗中心,品味千年文化

7月27日上午,小队成员前往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参观访问,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及其文化扶贫和乡村振兴状况。

井然有序的文化馆的展厅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向小队成员诉说着时代的故事。小队成员见到了多种与当地文化有关的工艺品,包括海草房,威海古建筑,造船工艺等;还有多种当地特色吃食,如海参晾晒工艺、海鲜鲅鱼饺子等。当问及游客的参观感受时,一位老人回答说:“来参观文化馆参观,看到像海草房这样的建筑,就像回到了小时候一样。这里的建筑都是一比一还原,真实性很强,也感谢有机会在现在还能看到这样的景象。”的确,这些非遗技艺和文化承载着我们的情怀和记忆,能唤起我们的回忆,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保护传承这些非遗技艺,让更多的人领略非遗文化之美。

小队成员采访了古家具修复传承人。关于非遗传承与保护,传承人说:“像古家具修复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以通过居委会,引导老人和热爱木艺的人浸入到文化氛围里;居委会提供场地,传承人定期辅导,传播文化。而且可以进行商品化,带来经济效益。”通过各种各样的普及方式来吸引更多人了解非遗,让非遗传承望见了不一样的未来。

走进非遗工坊,传承非遗薪火

7月27日下午,实践队员前往威海市威高民俗文化村“磨爱麦”工坊,拜访“吉昌花饽饽”传承人孙海燕,了解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传承的新出路和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小队成员跟随孙海燕女士走进“磨爱麦”工坊。一进门就被扑面而来的古典气息迷住,不大的房间里排放着几面屏风,窗沿上雕刻着各种图案。房间的桌面上摆放着造型各异的“花饽饽”,活灵活现、五彩缤纷。很难相信这些如同雕塑般的艺术品竟都是由面粉制成。据孙海燕介绍,花饽饽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属于食品类,但上升到一定高度即为面塑艺术,既可作为食品,也可作为工艺品。传统馒头制作工艺经过一代代的手艺人创新,通过与时俱进的方式,可以制作传世的作品,就算10年甚至20年,也可以保存,在保留祖辈手艺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为花饽饽的未来点亮了一盏明灯。

“站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顺应时代的潮流变化,花饽饽也不断创新、传承、发展,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花饽饽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更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巨大助力。在问及“吉昌花饽饽”是怎样助力乡村振兴,孙海燕这样回答:“首先是鼓励下岗职工再创业。其次由于部分家庭主妇外出工作受限,可由此创业,获得经济收入,发挥社会价值。再就是现在农民收入不算高,农民在农闲时可以做花饽饽来增加收入。”花饽饽的学习周期较短,简单易上手,同时制作的时间也相对较短,这便有利于充分利用空余时间来获得一份收入。“吉昌花饽饽”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学习制作“吉昌花饽饽”,至今,“吉昌花饽饽”已经拥有数以千计的学员,不仅仅解决了这些人的生计问题,也助力了乡村振兴,更是传承了这门技艺。

采访的最后,孙海燕嘱咐实践队员道:“吉昌花饽饽至今已传承到第五代,有了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但是下一代显得异常艰难。现在的年轻人想安定下来做手艺很难,太浮躁了,网红的影响太大。我希望你们能够去宣传吉昌花饽饽,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传承吉昌花饽饽。“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确实是对非遗的关注越来越少。如何更好传承非遗,如何阻止非遗文化的遗失,已经成为所有人不得不面对的命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磨灭的文化记忆,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源泉和稳定剂。将非遗的传承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确实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既能够保护非遗,也能够实现国家政策。但是如今非遗的传承仍然面临很大的困难,我们应该深刻学习非遗传递给我们的文化内核,牢固精神根基,让非遗真正融入现代生活,才能避免城乡记忆消失。只有让非遗真正成为百姓生产生活的一部分,非遗才能有新的归宿,新的生命力、新的魅力,并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48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悟红色精神伟力,铸时代信仰丰碑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悟红色精神伟力,铸时代信仰丰碑(通讯员:庄妍)红色精神,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记忆;革命文化,凝聚着民族的奋进力量。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是中国…… 庄妍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寻迹日照红色记忆 传承时代奋斗精神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寻迹日照红色记忆传承时代奋斗精神(通讯员:井洁萱)在科技日新月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下,人们的目光常常被新鲜事物所吸引,那些承载着往昔峥嵘岁月的红…… 井洁萱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暑假社会实践】探寻乌鲁木齐红色印记,传承边疆奋斗精神

【管理学院暑假社会实践】探寻乌鲁木齐红色印记,传承边疆奋斗精神(通讯员:井洁萱)赤旌承风实践队队员怀揣着对红色文化的敬仰,前往新疆乌鲁木齐,开启了一场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 井洁萱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暑假社会实践】探寻日照市方志馆:实践中的历史传承与时代感悟

【管理学院暑假社会实践】探寻日照市方志馆:实践中的历史传承与时代感悟(通讯员:张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家乡文化探索的热忱,…… 张蓓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红色脉络,汲取奋进力量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红色脉络,汲取奋进力量(通讯员:程慧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为深入了解红色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成效,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赤旌承风”…… 程慧妍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走进日照方志馆,续写红色新华章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走进日照方志馆,续写红色新华章(通讯员:管昕)在探寻红色革命文化的征程中,1月16日和17日,赤旌承风实践队走进了日照市图书馆与日照市方志馆,展开了一场意义…… 管昕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走进西安事变馆,传承先辈爱国魂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走进西安事变馆,传承先辈爱国魂(通讯员:管昕)“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2025年1月19日这一天赤旌承风实践队队员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与探寻之心…… 管昕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踏访日照红迹,传承不朽精神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踏访日照红迹,传承不朽精神(通讯员:展悦芸)在追寻红色精神的征程中,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赤旌承风实践队”的成员们于1月16日及17日走进了日照市图书馆和日…… 展悦芸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悟红色精神伟力,铸时代信仰丰碑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悟红色精神伟力,铸时代信仰丰碑(通讯员:庄妍)红色精神,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记忆;革命文化,凝聚…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寻迹日照红色记忆 传承时代奋斗精神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寻迹日照红色记忆传承时代奋斗精神(通讯员:井洁萱)在科技日新月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下,人…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最新发布

请祖国放心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师生组成“青春向党、强国有我”环资学子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团,在重庆市忠县磨子乡和石柱中益乡,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们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环境工程、食品工程、…
走非遗之路,品文化传承之味
我们走过了辉煌的历史,历经了沉默的夜,我们睁开双眸,面前是滚滚的波涛,不知将我们送向何方。——题记太阳,初升于东山之上,正如我们的国家,以强健而有力的步伐向着更高更远的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在这…
山东学子三下乡:走进人民政府,了解相关政策
李彦纳“圆梦·红色育人”暑期社会实践感想
忽觉盛夏,已入初秋。“圆梦·红色育人”社会实践,这个暑假一抹靓丽的色彩。无论是在社会实践能力还是思想水平上,这都是我前所未有的体验,在这次社会实践钟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份调研报告也不只是社会实践…
脱贫攻坚战的新生活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为历经八年的脱贫攻坚任务交上了令人感动而幸福的答卷。2021年7月14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千秋禁”2021年“三下乡,返家乡”调研小组前往已从135个贫困村正式摘…
陈丽莎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7月17号我们出发啦,我人生的首个支教实践拉开了序幕。我曾经只在电视与报纸上看到过支教事迹,当时崇拜不已,没想到如今我成为了我一直敬佩的角色。本次社会实践,我以技术部人员的身份参与其中,主要负责视…
熏陶红色文化,传承红色记忆
红色传承,本身便是对于国家优秀精神的传承与学习,这对于群众而言,是一次近距离接触历史的机会,更是一次培养自身对于奉献国家精神的机会。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我们首先做的便是提高自身对于红色文化的传承…
传承红色文化,从自身做起
弘扬红色文化,传播爱国精神。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们团队利用暑期之余,先后于枣庄市薛城区、济宁市微山县、济宁市泗水县三地进行实践调研。在此期间,团队分工明确,计划合理有序,随着工作的进行,我们…
青春向党 筑梦乡村
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合川小分队组成“千秋禁”志愿小队,于7月29日前往合川区十字路社区,开展了以“青春心向党,筑梦乡村行”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全体队员响应党推动…
“圆梦·红色育人”暑期社会实践拜访老党员活动感悟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迎来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一次次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的历史进程!从一个学习者的角度来说,对我感触最深的是听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