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感悟党史力量,汲取红色精神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文德胜

在拜读小说《红岩》时,被书中各位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不屈精神和坚定的革命意志所震撼,也被书中许云峰的机智英勇、顾全大局、坚不可摧的英雄气概所征服。而这个骄阳似火的八月,则是让我彻底地失语于“许云峰”的原型罗世文烈士的气概和“红岩精神”的凛然下。

2021年8月10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薪火相传调研团”带着准备了一个多月的前期方案开始了这一次的十堰红色探寻之旅。

当天便在总展览面积仅仅900平方米的罗世文烈士史料陈列馆里上了我永生难忘的一课。在陈列馆里,我回顾了罗世文烈士一生的历程。自幼发奋图强的苦难年少,积极投身爱国革命运动的热血青年,血染松岭坡的悲痛结局,陈列馆的一本本文献,一件件文物,有灵魂一般在我眼前重现了罗世文烈士可歌可泣,轰轰烈烈的一生。是看到他即使面对敌人的诱惑依旧一脚不移的感动,是看到他在面对惨无人寰的酷刑仍坚贞不屈的震撼,是看到他即使身处狱中依旧心怀革命机智应对的佩服。我像是亲眼见证了他的牺牲,一步一步被押上刑场,然后“砰”血洒松林坡,是感同身受的不甘、绝望、担忧,是身临其境的悲愤、不满、惋惜。最让人为之动容的是罗世文烈士遇难前给战友留的嘱咐:“决面对以且困难,高扬我们的旗帜。”罗世文烈士为之奋斗的革命事业是他至高无上的信仰,他用一生来践行了“许党为民万事轻”。

其他许许多多和罗世文烈士有着相同信仰的先烈,那些即使经过岁月洗礼仍旧散发着光芒的、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一步步走向胜利的珍贵文物让我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一阵阵的战栗。在他们凭着坚强的一直和敌人斗智斗勇中沸腾,在他们承受的伤痛和死亡中控诉,对吃着树皮草根,席地而眠,却要用百分之二十的精力来为革命事业奋斗的他们的至高崇敬。那些破旧的物件,镌刻着无数革命先烈的期盼和鲜血。这里的一切放进眼里,内心却澎湃着安静的喧嚣,久久无法释怀,那是一种对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无奈,对革命先烈所遭遇的心酸,对和平岁月来之不易的珍惜。

这小小的900平米里呈放的是以罗世文烈士为代表的众多革命先烈的峥嵘岁月,那里有他们的梦想和信仰,承载这他们心中的党和人民。我因其魄力而佩服,因其勇气而感动,也因其牺牲而泪目。于我而言,这是一个过于奇特的存在,在这片人民安居乐业的土地上,却有一方小天地容纳了过去的战火与残忍。这是现在与过去的交融,它在时时刻刻地提醒着我,现在的岁月静好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心怀对烈士的崇敬和缅怀,对身处和平年代的荣幸。

不忘烈士抛忠骨,民族复兴中国魂。在后面的走访中我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性。当地居民对罗世文烈士的敬重,对红色基因的重视让我深受触动。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新青年一代更应该带着革命先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创新性发扬,不断丰富红色精神的内涵,助力中华民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短短几天的红色之旅,我穿越了近百年历史,回溯到举步维艰的革命年代,见证了罗世文烈士激荡的一生,体会了革命先烈们矢志不渝的信仰,认识了东沟精神等红色文化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对我心灵的触动,也让我对革命历史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以及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为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我愈加尊敬老一辈革命家,我们现今的新生活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当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不断打磨自己,继承革命前辈遗志与品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华民族的历史还在续写,这个七月的震撼将延续到往后的岁月。铭记烈士忠骨魂,传承红色圣火,将“东沟精神”发扬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53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乡村振兴的启明星:山东农民夜校的奋进之路

乡村振兴的启明星:山东农民夜校的奋进之路在山东的无垠沃野之上,农民夜校宛如熠熠生辉的启明星,点亮了乡村教育的漫漫征途。通过对乡村企业职工的深入调研,我深切领悟到农民夜校在这…… 刘思彤 杨子怡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农民夜校换新颜,乡村振兴谱新篇

(通讯员毛云飞)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时代浪潮之下,农民夜校作为培育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关键阵地,其转型升级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为深度洞察新时代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际状况…… 刘思彤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赋能文化,青春共筑未来

在实践活动的开篇,我们的团队齐聚一堂,召开了至关重要的筹备会议。会议室内,气氛热烈而庄重,犹如一场思想的盛宴即将开场。实践队长从理论的深度剖析,到实践的具体规划,为我们细致…… 刘思彤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通讯员张佳怡)“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 刘思彤 张佳怡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启智润乡土,振兴谱新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提出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 刘思彤 王洋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农民夜校转型:破局困境,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山东农民夜校转型:破局困境,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通讯员宋雅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壮阔蓝图中,提升农民素质、革新乡村教育是关键所在。曲阜师范大学兴农先锋实践队积极响应时代号召,…… 刘思彤 宋雅雯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创新,共谱春节新篇

守正创新,共谱春节新篇(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 刘思彤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暖冬社区行,服务绘青春

青年之信念,无“退缩”之念;惟知奋进,惟知担当。社区是城市的基石,是连接每一位居民的情感纽带。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的…

访学港新拓视野,共研物理启新篇

为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和培养学生科研能力,2025年1月15日至22日重庆大学物理学院“领物未来,理行天下”实践团前往香港和新加坡两…

探寻年集寻年味,携手共倡文明过年

近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情燃梦,众志治行”社会实践队成员于2025年1月28日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石马镇,走进镇上…

探邑中历史,溯抗战风华

1月31日下午,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队在寒假期间走进平邑县博物馆,深入探寻历史文化的奥…

擎青春之旗,奔赴家乡建设新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尤其是全面落实习…

最新发布

“感悟三农发展,”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南京师范大学2021年9月17日讯】(通讯员:朱加韬)长期以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复杂而严峻。农民相较于城市居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收入低;农村偏远落后,其居住分散的特点导致国家无法投入租后的公共资源…
“感悟三农发展,学习四史精神”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感悟三农发展学习四史精神”团队心得体会【南京师范大学2021年9月17日讯】(通讯员:朱加韬)长期以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复杂而严峻。农民相较于城市居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收入低;农村偏远落后,其居住…
“感悟三农发展,学习四史精神”社会实践团队感悟
“感悟三农发展学习四史精神”团队心得体会【南京师范大学2021年9月14日讯】(通讯员:朱加韬)长期以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复杂而严峻。农民相较于城市居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收入低;农村偏远落后,其居住…
传承红色基因,勇做时代新人
在拜读小说《红岩》时,被书中各位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不屈精神和坚定的革命意志所震撼,也被书中许云峰的机智英勇、顾全大局、坚不可摧的英雄气概所征服。而这个骄阳似火的八月,则是让我彻底地失语于“许云…
“感悟三农发展,学习四史精神”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感悟三农发展学习四史精神”团队心得体会【南京师范大学2021年9月14日讯】(通讯员:朱加韬)长期以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复杂而严峻。农民相较于城市居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收入低;农村偏远落后,其居住…
聆听党史故事,赞扬红色精神
在拜读小说《红岩》时,被书中各位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不屈精神和坚定的革命意志所震撼,也被书中许云峰的机智英勇、顾全大局、坚不可摧的英雄气概所征服。而这个骄阳似火的八月,则是让我彻底地失语于“许云…
探寻红色足迹,见证攻坚成果
在拜读小说《红岩》时,被书中各位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不屈精神和坚定的革命意志所震撼,也被书中许云峰的机智英勇、顾全大局、坚不可摧的英雄气概所征服。而这个骄阳似火的八月,则是让我彻底地失语于“许云…
传承红色文脉,弘扬时代精神
在拜读小说《红岩》时,被书中各位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不屈精神和坚定的革命意志所震撼,也被书中许云峰的机智英勇、顾全大局、坚不可摧的英雄气概所征服。而这个骄阳似火的八月,则是让我彻底地失语于“许云…
倾听党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
在拜读小说《红岩》时,被书中各位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不屈精神和坚定的革命意志所震撼,也被书中许云峰的机智英勇、顾全大局、坚不可摧的英雄气概所征服。而这个骄阳似火的八月,则是让我彻底地失语于“许云…
推进党史宣讲,传承红色精神
在拜读小说《红岩》时,被书中各位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不屈精神和坚定的革命意志所震撼,也被书中许云峰的机智英勇、顾全大局、坚不可摧的英雄气概所征服。而这个骄阳似火的八月,则是让我彻底地失语于“许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