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温顺、静穆,有虎气,也有猫态······说的就是泥老虎!”泥老虎,又名“泥叫虎”,是起源于明万历初年的一种集形色,声动于一体的民间泥塑。
7月22日上午九点半,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回族乡“诗系童真”支教社会实践团队寻访了淮南市潘集区蔡庙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蔡如华。作为该地区泥老虎制作工艺的唯一传承人,蔡如华与队员们交流了如何制作泥老虎,告诉了队员泥老虎的制作原理等。
粗中夹细,化泥为虎
“小孩小孩你别哭,你爹去了登州府,花啦棒、泥老虎,咕嘎咕嘎两毛五。”这是流传在民间的民谣,足以看出泥老虎在当时人民群众生活中是极受欢迎的,并且“虎”与“福”谐音,寓意镇宅、祛除邪鬼,是用以祝福的上好礼品。
泥老虎的模型制作和色彩图案都十分讲究,要经过许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其制作工序包括:选泥,锤泥,制作胚胎,磕出胚胎晾晒,五成干后修胚抠哨子眼,身上涂上石膏风干,然后在泥老虎颈部的隔层中间插上一支苇哨,用牛皮纸把虎身黏起来,再涂粉上色,黄色涂虎脸,黑色点眼,红色涂虎口,绿色勾虎纹,一头泥老虎也就此呈现出来。“粗活细活都少不了,哪个步骤少了,它都不照!”蔡如华说道,他表示,泥老虎的制作一般是在冬天,然后等到第二年春天的时候去庙会和集市上卖,以前多的时候要用拖拉机拉着去卖,一车装了上千个,满车的泥老虎,回来的时候全都卖完了。“现在不太行了,玩这个的孩子越来越少,加上这两年疫情,也就没有再做泥老虎了。”
传承不易,博会放光
记者了解到,泥老虎原先是手工艺者谋生的手段,而随着现代社会物品的多样化,泥老虎的发展环境日益严峻,缺少手艺传承者也是一大难题。“现在啊,很少有人知道这泥老虎了,更别提学习怎么制作了。”蔡如华感慨到,他告诉记者,年轻人看这东西费事又不挣钱,都不愿意学习,连自家的孩子都不愿意传下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泥老虎在第三届淮南文化产业博览会上亮相,和市民相会,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收获了不少粉丝;同年,被人遗忘的淮南“泥老虎”,在上海迎来了世界人民的关注。第十五届上海世界旅游博览会上咕嘎作响、色彩鲜艳的泥老虎让淮南的展位前人山人海。“后来好多人跑来参观这泥老虎,问这东西怎么做的,还有电视台来采访。”蔡如华笑着对记者说道。
“老虎”初体验,寻找新出路
当队员问起泥老虎是如何发声时,蔡如华爷爷从屋里抱出了一捆芦苇杆,“取一小节芦苇杆,用刀把芦苇杆的两头削出角度,再插上一个小纸片。”说完爷爷便拍了拍旁边的一位队员让他试试,在蔡如华爷爷的耐心指导下,他细心地削芦苇杆、插小纸片,很快便做出了一个“小哨子”,用嘴吹气,果真发出了“嘟嘟”的响声,队员们纷纷拍手叫好,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王李是淮南市潘集区蔡庙小学的校长,此次也是由他带着队员们前去寻访。“我们小时候没有手机,也没有玩具,泥老虎就是我们最稀罕的宝贝。”他表示,像泥老虎这样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们是悠远厚重的文化的载体,是手工艺者求真唯美、热爱坚守的工匠精神的体现,现在面临着如何让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社会更好的融合的问题,跟随现代科技的脚步,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潮流,让传统工艺焕发生机。
泥老虎发展至今,已经不只是劳动人民谋取生存的手段,它见证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孕育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价值,突显出了鲜明的地方特色,是值得我们代代相传的民间工艺。“青年学子无疑是泥老虎等‘非遗’的强大助力,我们应该去保护这些文化传承下去。”一位队员表示,自己所寻访的不只是泥老虎,也是对人民精神生活的回望,“我们将会一直行动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55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