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我国当前跨国文化传播面临困境
(1)文化折扣现象
文化折扣的概念加拿大学者霍斯金斯(Colin Hoskins)和米卢斯(R.Mirus)第一次提出。他们认为文化结构差异是导致出现“文化折扣”现象的主要原因。[1]
(2)传播途径少且形式单一
我国的文化产品输出多以政府以及官媒为传播主体,主要内容具有较强的中国特色,较为单一的内容输出也更容易造成对中国文化的单一印象和固有偏见。
(3)中西价值观差异引发对抗式的解读
中西之间巨大的价值观差异也造成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困难。中国倾向集体主义,强调团结和群体利益;而西方多推崇个人英雄主义。
二、基本概念界定
(一)粉丝
粉丝作为一种外来语,最早形成于19世纪末,是英文“Fans”的音译,而“Fans”则是“Fan”的复数形式,台湾娱乐界首先将追星族称为粉丝,指追随、喜爱某一特定明星、偶像的族群。[2]
(二)粉丝群体
对其作出如下定义:它是在当代娱乐产业发展、造星产业兴起,偶像作为一种独立职业的背景之下,由一群表现出对偶像的喜爱等好感情绪的人群自发形成的、具有群体认同的组织。
(三)粉丝的文化生产者身份
虚拟网络世界的自由度和开放度的增大,使得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方式,采用的使共享式的分配方式。粉丝通过生产文化产品,可以提高话语权和支配权,而其文化产品也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第二章:粉丝群体促进跨国文化传播的运行机制及具体作用
一、粉丝群体活动的运行机制
(一)制度化管理
粉丝群体虽然作为自发形成的组织,但内在有一套严格的制度体系,其自我管理秉持制度化模式,不论是微博超话、百度贴吧,还是QQ群都实施社群成员共同认可的确定性规则。这一套规则包括准入门槛规则与社群内部规范。
(二)以维护偶像利益为第一宗旨
如前所述,粉丝群体得以凝聚的原因首先在于对偶像的情感动力,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维护偶像的利益”是粉丝群体内部最重要的一条规范。
(三)粉丝群体意见领袖的引导
对于粉丝群体这一自愿组织起来的团体来说,偶像可以说是第一级意见领袖,与此同时,粉丝群体中还存在着一些次级意见领袖,即粉丝领袖。
在这样的运行机制中,粉丝活动有序化,规范化,制度化,这都助力其跨国文化传播的发展。
第三章:粉丝群体对跨国文化传播的效果分析
一、正面效果
(一)丰富跨国文化传播的多样性
总的来说,粉丝文化产出虽然不是我国跨国文化传播的一个主力,但粉丝群体为跨国文化传播的道路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开辟了一条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途。
(二)改善大众对粉丝群体的刻板印象
在跨国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粉丝群体作为文化产品生产者的身份出现,而在生产者逻辑中的粉丝,面对大众和媒介,树立起来的是谦逊、奉献着的形象。粉丝群体将自身形象深刻化,树立了正面的粉丝形象。粉丝群体同样也可以代表健康、积极的亚文化力量,具有创造能力并且可以传递社会正能量。
(三)改善粉丝群体内部环境
1.形成和谐的圈层环境
在圈层内部的网络环境和谐的情况下,成员们容易产生归属感,并且由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在日后有关文化产品生产以及跨国文化宣传的任务互动中,积极性会得到提高,群体思维会得到加强,也会反作用于跨国文化传播。
2.形成高质量的粉丝生态环境
这种良性“内卷”会使粉丝的文化产出积极性大幅度提高,也会使粉丝内的文化市场达到新的繁荣,更会促进我国跨国文化传播朝着更广泛更精良的方向发展。
二、负面效果
(一) 传播内容低质化
就跨国文化传播而言,低质量的创作作品容易消耗外界了解自身文化的期待与欲望,成为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拦路石。
(二) 传播内容离散化
我国进行跨国文化传播,不仅在于内容,同时也重视精神的传达,零散的文化向外传播,其中内涵不能紧跟,就会难以支撑我国文化在异国他乡的发展传播。
(三) 不同饭圈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由于受到社会环境、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之中定然会产生文化的碰撞。很可能造成对方的误解。
第四章:粉丝群体跨国文化传播的未来路径
一、粉丝运营者
在偶像所属的娱乐经纪公司,或者是偶像本人自己成立的工作室这类偶像运营机构之中,普遍有负责与粉丝后援会或是粉丝代表进行对接的人员,
建议措施:粉丝运营者将粉丝管理工作纳入日常工作,加强与粉丝的沟通和交流,建立一个有序的队伍以组织相关活动;偶像运营者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提高自我素质与辨别能力。
二、政府决策引导
在粉丝进行文化生产促进跨国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不是粉丝一个人的独角戏,更需要外在的第三方作为强制的约束力,对粉丝群体进行相应的管控,严格划明不可触碰的底线。
建议措施:在促进跨国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积极鼓励,提高粉丝群体的积极性,使之具有参与感;一方面更要加强管理,确保有更多优质粉丝作品不断传播到世界各地。
三、粉丝群体自身
就我们调研结果而言,粉丝因为其本身具有的情感依附性能够积极地进行有关于偶像进行的活动。
建议措施:日后的跨国文化传播的任务中,一方面发挥自身所长积极参与,另一方面整个团队的专业度和熟练度要提升,推出更多高质量文化产出品。
结语
中国作为高语境文化国家,在跨国文化输出的过程中会遇到不易理解,难以宣传的问题,而粉丝群体进行文化创作并且自发传播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粉丝群体出于情感动力进行文化创作和跨国文化传播,在这一过程中,因为自身追求身份认同的情感需要,生产出一批高质量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作品,并由于自身群体话语权不断扩大的原因,为文化的跨国传播提供助力。这一行为,证明了粉丝群体不止在流行文化中有所影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向外传播更有自己的独特作用,为中国文化的传播提供新思路,同时改变了粉丝的刻板负面印象,营造了良好的圈层环境和粉丝生态。
参考文献:
[1]李文明,吕福玉.“粉丝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136-148.
[2]鲍震培.媒介粉丝文化与女性主义[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120-129.
[3]胡岑岑.从“追星族”到“饭圈”——我国粉丝组织的“变”与“不变”[J].中国青年研究,2020(02):112-118+57.
[4]陈茜. 选秀类综艺节目中的“粉丝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5]约翰·费斯克, 费斯克, Fiske,等. 理解大众文化[M].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1] 《美国主导电视节目国际市场的原因》(“Reasons for the U.S. Domina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elevision Programmes”)
[2] 李文明,吕福玉.“粉丝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136-148.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55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