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红色热土,寻初心使命
在近代中国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日子里,广东以其特殊的地理、历史和人文因素,成为中国最早觉醒的地区之一。一百多年来,杰出的革命先辈们在这里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抛头颅、散热血,将广东浸染成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值此建党100年之际,公共管理学院“满忆”实践队循着他们英勇无畏的足迹踏红色热土,从他们彪炳千古的革命精神中寻初心使命,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青春心向党和人民——第一站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是为纪念1927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州起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兴建的纪念性公园。园内建有广州起义烈士纪念碑、“中苏人民血谊亭”和“中朝人民血谊亭”多个纪念建筑,其背后皆是一段段革命烈士英勇无畏、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纪念周文雍、陈铁军两位烈士,由董必武题字的“血祭轩辕亭”和它背后的故事感人至深。“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这是共产党员周文雍被捕后在监狱墙壁上写的一首不朽诗篇。
1928年2月6日,周文雍与在革命斗争中相爱的女共产党员陈铁军一起,在红花岗刑场举行了悲壮的婚礼后从容就义。烈士陵园建成后,在东湖中央建了一座湖心亭。这座亭子飞阁流丹、黄琉璃瓦面、绿脊红柱,象征着周文雍、陈铁军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不朽参观完广州烈士陵园,实践队成员小骆的心情很是激动,她表示:“年轻的革命先烈为了实现理想,即使把青春留在了韶华之际也在所不惜。抚今追昔,我们应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党的赤诚忠心,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之歌。让青春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底蕴——第二站 中山纪念堂
2021年7月21日,我同小伙伴一起来到了广州中山纪念堂进行打卡学习。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广州既是孙中山先生革命的出发地,也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肇始地。在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革命事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这里重温历史,我们既感动于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毕生努力的革命精神,也感慨于旧民主主义革命于中国的不足,更深刻体会到,只有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真正改变中国的命运。
从建筑设计角度来看,广州中山纪念堂堪称一座民国风格的建筑珍品。设计者吕彦直先生不但用西方的建筑技术解决了大跨度无梁无柱的难题,同时以中国皇家建筑形制,完整保留了中国传统的民族风格。参观中山纪念堂,我们深深地为该建筑所呈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所震撼,也更深刻地认识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铭记英雄——第三站 佛山铁军公园
铁军公园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的汾江西路,于1991年7月1日奠基,同年10月l日建成。铁军公园是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铁军公园设计新颖,环境优美但又不失庄严。公园正门是铁军广场。陈铁军烈士的全身塑像高高耸立在广场中央,供人瞻仰。雕像广场的右边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红色大字,大字后面柏林森森,彰显铁军烈士浩气长存。铁军公园是各界人士在清明及革命纪念性日子凭吊的地方。每年的清明期间,许多人会到公园举行祭奠、扫墓、宣誓等活动。铁军公园已成为褒扬革命烈士,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公园西北角是陈铁军烈士纪念馆,设在馆内的陈列室有一尊陈铁军烈士的石膏半身像、介绍陈铁军烈士事迹的展览以及陈铁军生前用过的实物等。陈铁军烈士事迹展览包括:一、铁军精神光照后人;二、大家闺秀巾帼女儿;三、时代洪流阶级洗礼等内容,详实地介绍了陈铁军烈士一生为革命英勇斗争的可歌可泣事迹,内容丰富感人。2009年,陈铁军与周文雍同时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名单。陈铁军烈士的英雄事迹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当永远铭记和传承。
景仰模范人物——第四站 叶挺李秀文革命事迹陈列馆
叶挺、李秀文革命事迹陈列馆位于东莞市长安镇,于2020年8月3日开馆,作为全市党建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深入民心。该陈列馆以“初心无悔 家国与共”为主题,展示了叶挺、李秀文为国家统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惧牺牲、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家国情怀。纪念主题公园草坪中央竖立着叶挺、李秀文两人“大爱永存”的户外主题雕塑,以新四军时期的叶挺和李秀文为原型,展示二人并肩携手,抗日救亡的形象,既表现了叶挺的意气风发,又体现了李秀文的温婉刚毅。主题雕塑设计与公园生态环境融合为一体,艺术与自然共生,为长安公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989年,叶挺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6名“中国当代军事家”之一。2009年9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叶挺被评为“新中国百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回望历史,从独立团到新四军,从南昌起义到狱中斗争,叶挺将军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共产党员的本色,永远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
赓续红色血脉——第五站 深圳市龙岗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
7月26号有幸参观“龙岗区烈士纪念碑公园”。公园所在地是解放战争时期红花岭阻击战的发生地,也是深圳市“四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之一。在龙岗区的高地红花岭上,耸立着一座巍峨的纪念碑,纪念着为解放这块土地而牺牲的542名烈士。18.6米高的碑体上,“龙岗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11个大字清晰隽永;碑顶上,4位战士塑像昂首矗立,或高举手中的枪支、或吹响号角,随时做好战斗准备。纪念碑后方还有一块砖红色的石碑,上面刻有碑文和龙岗区范围内革命烈士的名单。纪念碑文阐述了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龙岗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做出的重大牺牲和建立的丰功伟绩。站在这座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前,仰视碑身直指湛蓝的天空,恍惚间,我仿佛看到在那兵匪横行、暗无天日的旧中国,广大人民在饥寒交迫下挣扎!在那茫茫的黑夜里,为了寻求解放,为了救国救民,龙岗区的仁人志士、共产党人高举革命红旗,撒播革命火种!巍巍红花岭上洒热血,滔滔龙岗河畔忠骨!
我们向纪念碑缓缓而行,心怀崇敬,仔细瞻仰。有人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一个有了英雄而不知铭记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英雄”这个词,无论什么时候读起来,都让人热血沸腾、充满力量,而“烈士”一词读起来,却总是让人热泪盈眶、扼腕叹息。
“烈士二字着实太沉重了。”这是我在参观时最深的感受。现在硝烟散去,庄严的纪念碑矗立、美丽的公园树木葱郁。历史与现实的交融,提醒我们在这里享受和平年代美好时光的同时,也始终不忘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而牺牲的革命先烈们。我们要赓续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筑牢理想信念之基——第六站 周恩来渡海处纪念碑
周恩来同志渡海处纪念碑位于金厢镇黄洲渚村海边,建于1992年7月。碑高5.6米,宽1米,纪念碑基座石栏等占地面积为64平方米,碑上刻有王首道、赖少其、彭禹贤题词。通向纪念碑的海岸边立着各种雕塑:“星火燎原”“渡海送别”“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等。其中,“渡海送别”刻画的是南昌起义后,1927年10月23日,黄秀文护送周恩来一行渡海前往香港继续开展革命事业的情景。雕塑斜对面便是周恩来渡海处公园,沿途以浮雕的形式记录了当年周恩来渡海的红色故事,末处刻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周恩来渡海处纪念碑已经成为了党员学习教育基地。这里见证了革命前辈们在遭遇严重挫折的情况下,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如今,我们身处太平盛世,不必再经历生与死的严峻考验,但瞻仰此地,更加不能忘却先辈创业之艰难,更加不能忘却理想信念。
红色记忆的探寻仍没有结束,属于我们和英雄的故事还在延续,带着他们的殷切期盼,将信仰洒满中华大地,满是信仰,忆是希望,满忆,始终在奔跑着。回顾艰苦卓绝的岁月,唤醒沉睡的记忆,我们要记住的不只是这些红色景点故事,还有我们的初心,我们的使命和我们的世代传承的红色基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63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