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晚上20时,化工学院南湖红船环境保护小队成员欧阳予晨前往成都市锦江区百日红中路506号,随机采访路人,并邀请他们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在此次采访过程中,一名来自成都新闻报社的小记者向我们举例介绍了可回收垃圾的类别、垃圾的拆分、处理及其回收方式(高温焚化、水洗之后再进行化学处理)。据这位小记者观察到的情况来看,虽然本片区域的垃圾分类现象状况良好,但是垃圾分类箱的普及还需要加强,街道布置的大部分分类垃圾桶仍不符合垃圾分类的标准,只是将垃圾简单归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电池”这三类。欧阳予晨邀请这位记者一起参与接下来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他们围绕上海市“新四项垃圾分类标准”为中心向采访者进行了科普介绍:判断厕纸属于“新四项标准”中的哪一类垃圾;判断骨头、玉米棒、果核为“新四项标准”中的哪一类垃圾;判断是否所有日常使用的电池均属于有害垃圾等一些列具有代表性以及迷惑性的常识类问题。受访者表示:“没想到平常一个小小的垃圾各个都有这么多讲究,我看这垃圾分类普及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欧阳予晨回应:“垃圾分类的普及不在于一时,在于你我,一滴一滴水最后肯定能汇聚成一条汹涌的江河,我们要认识到,这是时代不可避免的趋势。”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充分意识到大部分人对于垃圾分类意识的缺失,垃圾分类的普及还要漫长的路要走。自2019年上海试行“新四项垃圾分类标准”以来,其他地区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反馈,我们要保持对于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70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