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青年新声”暑期实践团队为深入探究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党团关系,于9月15日至16日共赴北京展开了“寻访历史记忆,坚守伟大理想”的实践活动。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故居
15日中午,团队成员集合来到了西城区文化胡同24号,怀揣着敬意走进了李大钊先生的故居,来缅怀这位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马克思主义先驱者。这个小院,承载了李大钊先生的四年革命时光,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建党历程和革命运动。
图为李大钊故居指示牌。通讯员 张竞天 摄
一路向胡同深处的故居走去,两旁是沉淀着历史余晖的灰砖青瓦,头顶上交错的树枝、电线,掩映着阳光洒在平房门口的盆栽上。午后的小巷一片宁静祥和,可谁曾想过这样平静安逸的胡同却坚忍不拔地走过了近代革命的腥风血雨。
走进院落,便可见其全貌。这是一个朴素、美好、富有生活气息的院落。尽管当时李大钊先生任职北大图书馆主任,还身兼数个大学的教授,每月收入数百银元,但他花费过半收入用于党的活动经费,还经常救济贫苦的进步青年,因此生活依旧简朴。
团队重点参观和了解了李大钊先生的历史资料。李大钊先生作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中国革命实践的开拓者”,在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等革命活动中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故居的参观者中,有精神矍铄的老人、稚气未脱的孩童,更多的是胸中有丘壑的中华青年人。
看着故居的陈设,仿佛回到了那个感染了风寒,但遍地是有志青年的旧中国。这个院落,有李大钊先生的油盐酱醋茶,更有他的一篇篇抨击社会、鼓舞青年的文章,还有一群群革命志士对革命道路的讨论和探索。在建党一百周年的今天,以及建团一百周年来临之际,让我们向李大钊先生致敬,向为中国革命事业献身的革命英雄们致敬。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鲁迅博物馆
16号上午,团队来到了位于阜成门内北街的鲁迅博物馆。跨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清静优雅的中式小院。在绿色的树荫下,鲁迅先生的雕塑坐落在那里,深邃的眼神目视着远方,敬佩之情瞬间涌满全身。
图为鲁迅故居庭院。通讯员 张竞天 摄
绕过雕塑,来到鲁迅先生的生平展,跟随他的脚步,探寻他伟大的生命历程。馆中按时间顺序通过真迹、照片等方式陈列了鲁迅先生不朽的一生:绍兴童年、求学南京、东渡日本、北京任职、南下厦门、辗转广州,最终在上海走到人生尽头。
走出展厅,来到鲁迅先生的故居,这里便是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战场。他在这里笔耕不辍,始终为人民,为民族,为真理而战。他是一面鲜艳的战斗旗帜,他是那个时代的“另类”、“叛逆”,一个属于那个时代的人却拥有了不属于那个时代的思想。
鲁迅先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本在心如死灰地做着抄录古碑的工作,在朋友的劝说下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在革命中发出自己的呐喊,聊以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革命勇士,是他们不惮于前驱。鲁迅先生虽不是共产党组织上的人,但他思想、行动以及作品上都是马克思主义化的。其文章一针见血、针砭时弊,痛骂险恶的社会,鼓舞振奋青年人。在鲁迅博物馆中,处处散发着书香,处处充满着文学的魅力,处处显示着鲁迅先生一生为祖国奉献的“民族魂”。
“五四运动”急先锋——《新青年》编辑部北京旧址
下午,团队来到了《新青年》编辑部北京旧址。编辑部旧址静静地隐在东城区北池子大街箭杆胡同20号,这里也曾是陈独秀的居所。
走进院子,影壁前的一幅《新青年》封面图映入眼帘,醒目的红色加粗字体瞬间把人拉回到1917年1月。当时,陈独秀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他带着《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一路北上,最终落脚在了这处院落。
小院不大,北面是《新青年》编辑部,南面是陈独秀故居。但在这个小院子聚集起了一批优秀的思想者和文化先驱,并深刻影响和推动了改变整个中国社会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受《新青年》影响,各地以青年学生为读者的进步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开辟了广阔舞台,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称它为“‘五四运动’的急先锋”。同时,它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培育了广阔的群众土壤。
前来参观敬仰的游客们,不少是看过《觉醒年代》后慕名而来,来此浏览《新青年》发表的文章,深刻了解其推动的文化革命。这里还能够亲手印制《新青年》封面,盖上邮戳,仿佛跨越百年历史,在与先辈书信交流。
通过参观纪念馆,我们探寻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青团成立的革命基础。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知识分子带来了新思想,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铺平了道路,一场新的人民大革命的兴起,成为了不可避免的事情。共产党,社会主义青年团也在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站在思想巨人的肩膀上,希望能够为党团历史的宣传尽一份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77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