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清晨,伴随着对红色精神起源地的向往,我们坐上了前往嘉兴南湖的高铁,三个半小时的高铁路上,我们重温了《建党伟业》,随着高铁到站,我们对“红船精神”的探访也随之开始。
步行进入南湖革命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字,馆厅正中央是石刻的红船画像,两旁是手握钢枪的革命战士,来到前言模块,上面用中英双文写道:“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从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在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小船。从此,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的航船,劈波斩浪,开天辟地,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二楼展示了当年红船的复制品和王会悟同志的蜡像,讲解告诉我们两桌麻将和雨中撑伞的王会悟同志,在这个风雨飘荡的时代里保证了代表们的安全,让一大顺利闭幕。
出馆处有几行结束语,上面写着: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历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今天,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7月11日上午,我们来到了中共一大会址,来到了百年前共产光芒于神州大地开始闪耀的地方——兴业路。漫步在兴业路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兴业路76号门口醒目的一张石牌,上面刻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石牌附近围着人群,现在的人们纷纷来到这里,追寻百年前伟人的足迹。
进入场馆之后,我们首先看到了一幅巨大的画卷,它气势磅礴,描绘着新中国的诞生。之后,我们乘坐电梯下楼,开始了这次游览。开头,是以毛主席为首的群像浮雕,浮雕刻画的众人目光如炬地看着前方。接着,场馆向我们展示了当时中国所历经的苦难,国际国内形势,让我们切身感受前人所经历的危机感与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在参观场馆的一件件历史陈列中,我们仿佛穿越时间,与伟人一同经历这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在一大会址室原址,这个18平方米的房间按照当年会议场景复原布置,毛主席称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路走来,我们感受到来自历史的信念和激情,深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颠扑不破的真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党的一大会址,是中国革命原点,在神州大地上永远闪耀着指引未来的光芒。瞻仰一大会址,让我们沿着早期共产党人的足迹,追寻红色的记忆,探寻精神的密码,翻开那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在历史中汲取力量,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艘红船扬清波,何时还家国;三江翻涌惊雷起,四海天地阔。九州道路无豺虎,万家烟灯火;百年丹心犹未改,昂首振山河。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7月12日,乘坐地铁到达了龙华烈士陵园,进来后我们集体参观当时淞沪警备司令部的一些刑房,在刑讯室了我们看到了老虎凳,烙铁等诸般刑具,透过这些刑具,我们仿佛看到了共产党员宁死不屈的精神以及国民党的惨无人道和灭绝人性。一位伯伯就给我们讲起了龙华烈士的故事,当时龙华24位烈士是在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内部被秘密杀害的,由于是秘密处决,无人得知,寻找英烈们的遗骸也就很困难了,但是由于有一位英烈家属看到一课大树旁边露出来些许毛线衣物,经辨认是自己织给丈夫的,于是就在树旁进行挖掘,果然找到了18具遗骸,部分碎骨以及手铐等遗物。后来这颗大树便被改称为就义树。
接下来我们走到了烈士纪念墙前,那一个个名字的背后是共产党人宁死不屈的精神,纪念墙上一个个浮雕是共产党人在面对生死的时候面不改色的坦然是他们内心深处对信念的坚持,看到这里我们沉默了。
沿着石板路一直走就到了陵园,这里有烈士们在就义前所做的诗歌,即使身处牢笼,他们依旧对未来充满希望,写下他们的心声,写下他们的憧憬。烈士之风,山高水长;千秋万代,永世不忘。这是对烈士们的铭记,也是对烈士们的敬仰。最后我们回到陵园正前方,对着屹立的“丹心碧血为人民”烈士纪念碑久久凝望。
7月13日上午,我们沿着苏州河,一路感受着时光的荏苒,走进了四行仓库纪念馆。四行仓库,是由交通银行与北四信托部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兴建的联合仓库,被用作金城、大陆、盐业、中南四个银行储蓄会的堆栈,是当时重要的经济储藏库。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中日双方几十万大军拼死搏斗两个多月,到10月底,大批中国军队撤离上海,仅留下一支坚持最后抵抗的部队,这只部队就是誉满中外的八百壮士。
走进纪念馆,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些栩栩如生的雕塑,他们仿佛在诉说着七十年多年前的峥嵘岁月,在他们的脸上,都是抗击日寇的自信与坚持。那一刻,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从前总讲什么家国情怀,都是缥缈间,而这一次却在心中有了切实的感受。
八百壮士实际上仅有414人,当时为了壮大自己的信心和败搓敌军的锐气,谎称八百死士,但也不仅仅有这414将士,还有苏州河畔人民群众的援助,他们时刻注意着日军的动向,迅速传达给守军,给守军提供了巨大的帮助,狠狠的搓掉了日军的锐气。这种军民一心的战斗法宝,是我们民族的斗志体现,这就是一个伟大民族之所以伟大的地方。看着沙盘里的苏州河,对比着今日的苏州河,少了一些肃穆,多了一分生气,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时间的积淀,我们依然铭记着历史,滚滚向前。
走出场馆,淅淅沥沥的雨水从空气间缓缓掉落,就和那些雕塑一般净化者人们的心灵,将我们沉重的心情逐渐明朗化,仿佛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刻出了一幅画,一幅建设新时代的伟大画卷。
纵使13日午后的骄阳更加使人内心烦躁不安。但是,在上海毛泽东旧居的门口等待开馆的我们却是满心敬畏。
地处威海路583弄,一间不太大的小屋,有两层。虽不大,但也显出古朴凝重的味道。心里告诉自己,这是伟人居住过的地方,也不免由心中生出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敬畏。
开馆时间到了,一踏入这间木制地板的小屋,一种肃穆便隐秘地在心中升起。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青年毛主席铜像,后面的墙上印有一句话:“到1920年夏,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其实毛主席最初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他于1920年五月至七月居住在这里。期间他经常与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讨论马克思主义并酝酿建立中国共产党。
在展览的影像和文字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伟人在青年时的远大抱负和他的行动,在那个看不到未来的年代,看不到出路的年代,仍然有一群心怀信仰的探路人和奋斗者,他们的血汗,化成了未来和出路。
来到二楼,卧室首先引起了我们的兴趣。这是间朴实无华的卧室,床、桌、几张凳子、饭篓、台灯,这些朴实的物件,绘出了节俭的色调。在书桌上,仿佛看到了伟人挑灯伏案、挥笔为刀的场景,霎时间,有太多的感触涌上心头。在上海的这两个月,马克思主的思想深深植入了青年毛泽东的心,这一理论使革命志士们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和未来,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埋下了种子。
7月14日上午,我们参观的是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黄埔区香山路7号。这里曾是中山先生与其妻子宋庆龄六年的居住地。馆内的陈设保留十分完整,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他们起居的日常生活用品及家具都很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并展示了很多中山先生生前使用过的很多物品。门口是一个中山先生的全身像,进门后有中山先生就任民国大总统时的照片,进去之后,展示了很多中山先生平生的经历,其中有一把由日本人久原房之助赠送给中山先生的祖传宝刀很为显眼。纪念馆内设置了影视厅,一直循环播放《走近孙中山》电视文献片。其他的不免也有很多中山先生生前使用过的物品,例如他的行李箱,战争总司令印章等等。
下午,我们参观的是韬奋纪念馆,位于黄埔区重庆路205弄53号,是一个很小的纪念馆。整个纪念馆分为两层,从一楼到二楼依次记录了韬奋先生的一生。在里面我们看到了邹韬奋先生的半身铜像,除此之外还有韬奋先生很多手稿,例如《纪念戈公振先生》,《患难余生记》,《生活周刊》等等。纪念馆内还有很多关于韬奋先生的生平事迹,其中有一张世界地图很详细的记录了韬奋先生于1933-1935年的流亡经历。另外纪念馆还存有很多韬奋先生的随身物品,有他的钢笔,眼镜,手提包等等等等。并且纪念馆隔壁的54号就是韬奋先生的故居,可以说纪念馆对于韬奋先生一生的经历都记录并保存得非常完整。
7月15日,我们来到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址——成都南路辅德里625号。这里当年是法租界,是列强飞扬跋扈的地方。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在这里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指明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方向。
我们来到党的发源地,重温党的历史。二大会址是一栋典型的上海石库门建筑,原是李达的私人住所。走进展厅,迎面是一尊群像雕像。这尊雕像有着“在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大旗指引下,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蓬勃发展”的寓意。而正是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在二大的制定,使我国迎来了新的阶段。随后我们一一参观了人物展厅、女子学堂、党章陈列室等场馆,实地感受当时共产党为中国能够强大所做的努力。其中章程中有这么一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正是中国建立纲领的最主要目的。在这狭小的青砖小巷,与外面高楼大厦形成鲜明的对比,正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
同时,为了把党建设成为一个革命的群众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大会提出了两个重要原则:一是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二是党的内部必须有严密的、高度集中的、有纪律的组织和训练,并要求“个个党员不应只是在言论上表示是共产主义者,重在行动上表现出来是共产主义者”。这些对党员条件、党的各级组织的建设和党的纪律的具体规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政治上、理论上和组织上完备的建成。它客观地反映了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形成过程。大会的缺点是对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和农民同盟军问题还缺乏认识。
7月16日,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中共四大纪念馆。径直穿过公园的羊肠小道,最后走下台阶,眼前豁然开朗,绿荫葱葱的公园后面是一片平地,中共四大会址巍巍矗立,金灿灿的“中共四大纪念馆”七个大字映入眼帘。
96年前,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出席会议的有陈独秀等20人,代表着全国994名党员。96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拥有九千多万名党员,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政党。
走进纪念馆,里面游人如织,其中有神态肃穆的老人,仿佛在回首过去沧桑的岁月;有眼神清澈的年轻人,穿越时空,像先辈们致敬;也有戴着红领巾的孩童,虽然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无法完全读懂先辈们的艰苦岁月,但是倘若先辈们能看见他们的后代能从小注重红色教育也会很欣慰吧。
看着展馆内斑驳的旧物,我们的思绪万千,那一本用遒劲的字体写着的《中国青年》,即便过去百年,仍让我们感受到百年前中国青年身上的书生意气。那一份份纸张泛黄的文件,印刻着我党先辈们为国家民族殚精竭虑的身影。那一件件先辈们用过的旧物,无声地诉说着救国立党的坎坷。
党的四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党的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总结了党成立以来特别是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教训,重新审定国共合作以来的政策和策略,表明党在革命理论和革命策略上有了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为随后出现的革命新高潮做了思想上、理论上和政策上的准备,此后,全国的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大革命的高潮来临了。
离开展馆,下了一场爽快的大雨,洗去了弥散开的燥热,洗去了来时的迷茫。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又落到了我们新一代向着党靠拢的青年,新一代共产党人的肩上。
经历七日的红色教育之旅,我们越发坚定心中的信仰,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85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