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类2110团支部防骗反诈调查问卷数据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各种诈骗现象也成为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尤其是一些诈骗分子,将目标转向学生。学生容易受到他人别有用心的欺骗,而且对于大人所说的话都容易产生一种信赖和顺从的心理。因此,为推动“反诈同行”活动的顺利进行,开展金融知识普及、预防金融诈骗、电信诈骗和违法校园贷,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担当,11月18日下午2点至6点,土木类2110团支部分别在校内校外开展线下防诈骗问卷调查活动。同时,网络上也开展了线上问卷调查活动。以问卷填写和防诈问答的方式进行,旨在了解不同人群对电信诈骗的了解程度,面对诈骗的防范意识,以及对宣传抗诱反诈的观点和态度。
一、调查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有15道题,主要涉及调查各类人群对新型诈骗的了解情况,问卷收集总数为216份,其中线上问卷收集占74%,线下问卷采访收集占26%.调查时间为2021年11月14日至2021年11月17日。
二 、调查特色
1:因为疫情防控的缘故,不便开展大规模线下活动,故采取了包括qq,微信在内的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收集了大量具有随机性,真实性的问卷数据。
2:问卷采取不同于以往生搬硬套的固定格式,大量采取情景模拟和心理分析的方法,既提高了参与人群完成问卷的趣味性和完成率,又能通过心理学原理获得更为准确真实的数据。
3: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参与人群畅所欲言,为后续活动提供宝贵经验。
4:采取分年龄段,先调查再活动的方式,为后期活动开展提供前期理论储备,找到活动重点和难点
三、调查数据显示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着重调查了三个人群,分别为大学生,中年人和老年人,
线上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群体中,受益于学校的宣传到位,大学生普遍对如兼职陷阱,虚假中奖信息,冒充官方等新型诈骗手段有较深了解,平均识别率达90%以上,但对于受骗后的处理手段有所欠缺,且有较大可能因为沉没成本原因遭受更大损失;中年人群体中有95%的被调查人通过口耳相传,社区宣传,电视新闻等方式了解新型诈骗,并且对付款码,身份信息,验证码等关键信息有较强戒备心理,但也存在惋惜沉没成本而付出更大代价的情况
因为面向老年人群体线上收集问卷较为困难,所以主要通过线下方式收集数据。
就整体情况而言,对学校和社会的反诈宣传活动有40%的被调查人感到满意,有50%的被调查人群认为有进步空间;只有8%的被调查人对陌生人不具有较高防备心,53%的被调查人有时相信陌生人但具有戒备心理;尽管有80%的被调查人自身受骗后会找警察帮助,只有30%的被调查人不会积极挽回损失,但被调查人普遍认为上当受骗后追回损失的可能性不足1%,其中金额不能立案占55%,不知道举报方式和担心后续所付出精力占22%。对于新型诈骗有78%的被调查人表示十分痛恨,但仍有32%的被调查人表示对其无能为力。
线下采访调查结果与线上表现出来不同的是,被调查人认为生活中的保健诈骗和高息卷款诈骗仍然大量存在于身边,且无法清除;社区学校的反诈活动有时采取强制性方式会干扰居民正常工作生活,让人产生反感情绪;绝大多数被调查人认为当前社区和政府相关部门对财产追回采取敷衍态度,效率较低。
四、调查启示
问卷结果反应的问题指向于沉没成本介绍,诈骗心理学宣传,被骗后应对方式宣传和财产追回手段的加强,更多能使社会轻松了解最新诈骗手段的宣传方式。
针对这些重点,土木类2110团支部将会在后续的活动中逐渐完成并扩大宣传普及面,采取更多新颖有效的方式来解决当今高压反诈态势下的反诈痛点和盲点,为社会反诈工作奉献出我们的力量。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便捷的今天,各类高科技犯罪也随之蔓延。而他们的所作所为也给很多人带来精神上的刺激和财务上的损失。我们将加强新型诈骗的宣传,提升宣传的普及面,让大家明白诈骗就在身边,防不胜防,不可小觑,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惕性和防范意识,对于各类信息,要学会有效甄别,特别是要做到:不信、不理、不汇款,有效防范网络电信诈骗。通过此次班会,同学们既增强了对网络诈骗的认识,又学会了书本之外的东西,还懂得了如何剥除不法分子的外衣,同时也让同学们深刻明白了一个道理:做诚实人,不贪心,不盲目,才能不受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18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