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财大学生走进甘肃 探究乡村振兴新模式

来源:安徽财经大学 作者:徽羽金朝队

安财大学生走进甘肃 探究乡村振兴新模式

【安徽财经大学1月15日讯】(通讯员:林开然)2020年,中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球减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中国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放在国家治理的突出位置,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

在扶贫过程中,大数据精准扶贫成为扶贫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数据能动性的运用效果也越发显著。其中,甘肃省定向扶贫的一大特点就是将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开展扶贫工作。为了更好地了解甘肃省乡村振兴新模式,1月12日,一群来自安徽财经大学的学生组成了“徽羽金朝队”寒假社会实践队伍,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前往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芮岭村开展了深入的调研活动。

真抓实干,积极作为

团队通过采访了解到,甘肃省庆阳市芮岭村村委会根据乡村实际,因地制宜,尊重村民意愿制定方案。充分利用乡村周边资源,结合农业特色相关产业,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多产业融合,让美丽乡村充满活力。村干部深入一线看真贫、扶真贫,积极作为,实实在在地投入,围绕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深入思考,设计方案,把每一步都落到实处,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实上见实效。

电商带货,赋能扶贫

团队成员通过走访芮岭村村委会了解到,近年来甘肃省电商扶贫效果明显,农村的电商体系逐步完善。同时,电商人才的返乡就业、乡村计划的扶持与产业链、物流链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促进了城市与农村的双向资源流动。电商大数据作为新动能推动了贫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贫困地区带来了活力,极大地促进了当地中小型产业的升级,那些原有的滞销农产品也成为了大数据电子商务下的热点明星产品。

走进政府,科学决策

健全、系统的扶贫体系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大数据的优越性体现在这一点上。乡政府大数据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合理纳入原有的扶贫工作,推进监管体系建设,建立扶贫数据库,从而实现扶贫信息更加公开透明,扶贫措施更加精准有力,扶贫工作更加扎实高效。芮岭村全村共11个村民小组,603户共2615人,自2013年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3户248人,已在2019年底全部脱贫。芮岭村村干部表示:“大数据是优化和提高政府扶贫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进村入户,准确认定,科学决策,定向扶贫,对我们很有帮助!”大数据定向扶贫提升了政府精准扶贫治理的能力,也促进了当地的发展。

扶贫工作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一项扶贫开发战略。未来,我们相信,不断挖掘大数据的价值,不断分析破局思路,根据扶贫群众的个性化需求开展扶贫工作,使扶贫政策、资金、项目、力量进一步聚焦扶贫对象,我们将真正实现政府扶贫的科学化、信息化、精准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67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从疫情防控中观中国制度之优势
乙亥年末,庚子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本该属于春节的一派祥和。这个席卷世界的恶魔——新型冠状病毒正无情地摧残着人类的生命,然而并没有击垮我们强大的祖国——中国。中国是首先报告发现新冠…
百年漫漫,逐梦悠悠
“一条红船,劈开了南湖的波浪。十几个热血青年,在运筹着一个红色的理想……”朗诵着《红船,从南湖起航》这样一首歌颂党的诗歌,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向着我们党带领我们走过的这一百年…
传播新思想,构建新农村—曲阜师范大学行而不辍实践队
1月6日,曲阜师范大学行而不辍实践队前往张家台村调研,结合乡村振兴主题向村中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传递正能量。此次活动围绕农村人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情况,与青年人、中年人、老…
曲院学子宣讲传播新习思想,助力乡村振兴
1月6日,曲阜师范大学行而不辍实践队前往张家台村调研,结合乡村振兴主题向村中青年人传递正能量。此次活动围绕农村人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情况,与青年人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深入访谈…
实践队下乡,宣传新思想——曲阜师范大学行而不辍实践队
1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行而不辍实践队前往张家台村进行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走近村民,通过宣讲和访谈向村民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队的成员在实…
曲阜师范大学行而不辍实践队:实践队下乡,宣传新思想
1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行而不辍实践队前往张家台村进行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走近村民,通过宣讲和访谈向村民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队的成员在实…
迎春亦“迎春”
20年秋初来江西农大时,我就注意到去五教的抱朴路的右侧有一大片灌木丛。因为是秋天,干枯枯的并没有多少叶子,凭我的常识猜想,那应该是迎春花吧。果然,21年初春回学校时,迎春花已经长出了一些花苞呈即将…
曲阜师范大学行而不辍实践队:宣传新思想,助建新农村
为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行而不辍实践队于1月15日前往日照市张家台村进行实践活动,在实践调研中总结经验,以此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探索新思想,打造新农村——曲阜师范大学行而不辍实践队
1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行而不辍实践队去往日照市张家台村进行相关实地调研,并且在此次调研中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宣传,在当地村干部的帮助下开展一定的宣传和调查活动。本…
曲园学子探索新思想,铸造新时代中华民族
1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行而不辍实践队去往日照市张家台村进行实地调研,深度了解当地居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彻、理解程度。通过访谈形式询问人民把新时代思想理解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