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社会实践团队赴东营实地考察胜利油田
乔亦杨 李可人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东营考察,这座因油田而生的城市再次成为大众的聚焦点。为了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践行习总书记讲好黄河故事,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延续黄河文化血脉,本团队于2022年1月9日走进东营胜利油田,探索在黄河文化大背景下胜利油田的变迁。
到达东营后,团队成员们先后参观了胜利油田的两口“功勋井”——华八井和坨11井。在讲解员老师的介绍中,他们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旧中国留下的“贫油国”的帽子和美国的石油封锁极大地阻碍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面对国内石油产品不能自给自足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决策小组决定将石油勘探布局向东部转移,而位于华八井便是华北平原油区的发现井。其实,在华八井以前,勘探队员已经先后在河南、山东等地开凿了七口探井,却始终没有好的油气显示。1960年,勘探队转战东营,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石油工人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甚至上工前都要“勒紧裤腰带”以减轻饥饿感。但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物质条件下,老一辈石油人急国家之所急,精神百倍地投入到华八井的勘探和开钻之中:没有水井,他们主动放弃回家过年,过革命化的春节;粮食不够,他们挖野菜、喝雨水,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当逃兵。在参观时采访到的“油二代”阿姨表示,早期石油工人的生活条件苦、工作难度大,但他们始终怀揣着为祖国献石油的坚定信念,投身中国的石油事业。终于,华八井喷涌出了华北平原30多万平方千米地下的第一股工业油流,仿佛华北平原的一声春雷,一举粉碎了“中国华北无油论”,标志着胜利油田的发现,宣告了渤海湾油区的诞生。1964年,在华八井取得重大突破之后,石油工人发现了我国第一口原油日产过千吨的油井——坨11井,“胜利油田”也正是因坨11井位于东营市胜利村而得名。
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们深入油田社区进行田野调查,通过对社区内石油工人的采访从微观视角了解“三代”石油工人的个人生活、生命史,了解中国石油大腾飞时代下与祖国石油事业息息相关的个人命运。当天采访,团队十余位油田工人的访谈录音,对油田工人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结束了一天的行程后,“黄河颂”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激动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复,老一辈石油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和为国分忧、献身报国的爱国主义热情深深令人触动,他们更加迫切地希望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深入学习胜利油田精神,并将它传承好、发扬好,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黄河故事”的重要指示,鼓舞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伟大实践之中,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68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