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师学子赴禹城:“彩虹计划”进行时——折翼的天使也能飞翔
山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真情共筑希望”实践服务队在在禹城市十里望回族镇开展的“彩虹计划”系列活动受到了当地政府及附近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学生人数一度迎来了高峰。“彩虹之家”接收了两名残障儿童,他们分别是脑瘫和唐氏综合征患者。实践队员们与这两名特殊的儿童一起学习,一起做活动,收获了特殊的感悟。
初见到铭铭和华华时,他们都和妈妈在一起,实践队员尝试着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与他们打招呼,可是他们并没有理睬。后来在孩子妈妈的引导下,实践队员主动介绍了自己,并尝试着参与到铭铭和华华的活动中去,渐渐地赢得了铭铭和华华的信任。实践队员们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讨论,制定了教学计划,主要分为肌肉训练、语言训练、思维训练三部分。每天早晨,实践队员会和铭铭和华华进行一小时的肌肉训练,从训练手指的灵活度开始,再训练手眼协调能力,最后训练手脚的配合程度。一开始,只是实践队员单方面的输出,通过不断和铭铭和华华讲话,手把手教学,才能得到一点点反馈,后来渐渐熟悉了以后,队员开始和铭铭、华华有了更多的互动。在语言训练上,队员们则通过日常对话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在日常发生的事情中,有意识的引导他们把想说的话用语言来表达出来,如:询问早饭吃了什么、今天学了什么、今天开心吗等简单的对话。在思维训练方面上,队员则通过和铭铭和华华一起折纸、剪纸、做手工等活动,来增强他们的学习、模仿、思考能力。尽管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的不配合、需要一遍遍地重复、注意力频繁被吸引等等。但是面对层出不穷的困难,实践队员们并没有丝毫的退缩,而是不断克服困难,努力把教学活动做到更好。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面对这两个折翼的天使,实践队员们用爱和真心去温暖他们,用实际行动去守护他们、爱护他们。的确,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的折翼天使缺乏关爱,而我们也无法将爱心遍洒到每一处地方,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尽力去做,努力播撒我们的爱,折翼的天使也能一样飞翔。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6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