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寒假社会实践的契机,我认识了日照黑陶。
黑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普通、平常。我觉得黑陶没有景德瓷的精致,没有紫砂的名贵,更没有景泰蓝的华美。可等深入接触了黑陶后才知古朴大气的美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它的美内敛而不张扬,欣赏黑陶需得用心感受,仔细揣度。
日照黑陶从外观看上去“素面朝天”无甚特别,但正如笔画越少的字越难写,黑陶凭借古朴的造型、单调的色彩亦让人感受到其中返璞归真的美感,其中的巧思和极致的工艺缺一不可。日照黑陶“黑如漆、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硬如瓷”,拥有其中任一特点已是不易,而全部特点浓缩在一个看似普通的黑陶上就足以看出其用心之深。黑陶的装饰也从由简单的雕刻工艺发展到镂空、挑点、剔泥、平雕、浮雕等工艺技法,制作流程也分为取土、晾泥、沥泥、揉泥和拉坯等五步才完成。仅看取土,就必须选取碳酸盐岩石长时间风化而来的红黏土,且土的存放条件也十分苛刻。由此可见制作一个完整黑陶的背后凝聚的匠心与汗水。
2013年,“日照黑陶烧制技艺”被列入山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黑陶文化得以重视、发展。保护是对文化形式的记载,而发展与创新则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如何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让非遗文化走进生活,而非仅仅保存一个冷冰冰的载体,如何营造出适合非遗保护的生态,使非遗能够活态的传承下去,是我们当前应该思考的问题。
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根据实践团队的实践成果,在遵循日照政府针对黑陶产业发展所颁布的措施的基础上,我认为传承黑陶文化需要打开思路,跳出局限,创新传承方式。
在黑陶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中,黑陶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自1990年后,日照黑陶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黑陶作为一种艺术收藏品,源源不断的输向收藏者的手中。单正如前面所说,若想真正传承弘扬黑陶文化,就要让黑陶文化真正融入大家的生活,而不仅仅局限于呈现于载体之上,由特定人士欣赏。
对于正在发展壮大的黑陶产业,要继续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通过扶持黑陶产业,不断带动并壮大整个旅游品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目前黑陶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疫情影响下黑陶产品的出售问题,线下旅游观光者大幅减少,海外出口贸易也备受打击。这就要求各生产企业积极探索销售新模式,利用互联网开拓线上销售路线,抓住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其次,生产黑陶的企业良莠不齐,产品质量无法得到充分保证,这就要求黑陶行业制定黑陶制作标准,精益求精,生产真正具有实用价值或观赏价值的产品,进而打造本地特色品牌,提高知名度。再次,目前的黑陶市场定位较高,产品形式单一,限制了产业发展的广度。这就要求企业要适当下放市场定位,生产可以满足大部分消费者需求的实用产品;也可以遵循当前形式,抓住年轻人消费需求旺盛这一特点。生产黑陶文化为依托的文创产品,拓宽消费者的年龄范围。
在继承弘扬黑陶文化的过程中,人作为传承黑陶文化的主体,其作用不言而喻。所以培养黑陶制作的优秀人才是重中之重。目前黑桃制作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断层的问题,苏兆启、邢葆东等黑陶制作大师的技艺已在行业内达到登峰造极的地位,但年轻一代的佼佼者尚未出现,因此挖掘培养新一批继承者应该作为首要任务。其次,要弘扬大国工匠精神,黑陶的制作工匠要守正创新,既要掌握古时传承下来的关键技艺又要利用不断发展的科技创新制作方法。降低制作难度,提高制作效率。在一定程度降低入行门槛,吸引更多感兴趣的人参与到传承的行列中来。再次,艺术家不仅要把黑陶看作传统文化的载体,更要当做现代艺术的新材料赋予黑陶新生活力,推动黑陶艺术的现代化,创新黑陶作品的形式。扩大鉴赏者的范围。
另一方面,继承弘扬黑陶文化,不仅要依靠专业人才,宣传的作用必不可少。随着时代发展进步,互联网的作用已经不容小觑,短视频、直播带货的兴起,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很多非遗传承人都开通了抖音账号,发布与之相关的短视频,增加观看者对非遗文化的了解。黑陶文化的弘扬同样可以采取此类方式,与互联网接轨。一是可以让黑陶文化走入大众视野,吸引大众关注黑陶文化。二是可以介绍黑陶的特点、文化内涵、鉴赏价值、实用价值等,激发大众兴趣。进而去购买相关产品或加入黑陶行业中。三是可以介绍黑陶制作的最新技术和原料,更新大众对黑陶的认知,从而破除对黑陶“铅含量超标”等谣言。除了新兴的互联网宣传模式,线下的宣传也必不可少,目前进行的线下宣传方式主要以博物馆游览为主,形式比较单一。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享受资料消费和发展资料消费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可以增设黑陶文化体验馆等互动性强,沉浸式的场所,让消费者亲身体会制作黑陶的感受和快乐。既满足了消费者放松娱乐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黑陶制作的相关技艺。也可以利用AR等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博物馆的展览形式。让观赏者有更加逼真的观看效果,甚至虚拟接触本来有“距离”的文物。除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学校也是宣传黑陶文化的一大重要阵地。学生既可以作为文化传播者也可以受到黑陶文化的熏陶或许会成为未来的继承者。大学生应当文化继承、传播的主力军,一是可以主动了解黑陶文化、学习制作方法。二是大学生可以利用自己专业知识,创新文化传播的方法。比如:制作宣传海报、宣传片;发挥熟悉互联网的优势,通过新媒体宣讲黑陶文化;利用数字技术让文物“动”起来。而对于小学、初中的学生,更多的是要进行文化的熏陶,扩大潜在的继承者范围。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非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来自于人民,也要活在人民之中。非遗要发展,离不开广泛的非遗宣传,离不开一代代传承人的继承和创新,非遗要更好传承,更需要年轻人接棒。虽然非遗文化传承任重而道远,但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传统文化定会迸发新的生机与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77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响应十九大号召,坚持“大扶贫”的格局,深入了解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农村发展状况,传递保险惠民好声音,8月12日,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服务团的队员们走进海会……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为提高留守儿童的艺术修养,丰富其暑期生活,推进乡镇基础艺术教育的发展,8月11日上午9点,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团全体师生出发前往庐山市海会镇开展艺术支教、文化调研……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7月9日至7月15日,江西师范大学三院联合“七彩假期”教育关爱服务团在南昌市湾里区太平镇狮峰学校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并在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形式多样……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7月14日至20日,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2018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18名大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以“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7月23日下午4时许,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第四届江西省大学生环教营(下文简称“四环”)抵达上饶市武夷山镇车盘村,开展为期十五天的环境教育系列……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盛夏的八月,刺蛰的阳光照射在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脸上。8月11日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暑期实践队队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海会镇,用青春与热情展开暑期三下乡社……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忠诚守护着中华民族的万里长城,传播着中华文明的丝绸之路,在华夏版图上蜿蜒向西,终在河西走廊山脉之间的甘肃嘉峪关上交汇。7月14日,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普及丝路文化,助推美丽陇……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丝绸之路,这一跨越千万里、连接东西文化的长廊,展示着数千年人类文明交融的历程。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深入,位于古丝绸之路黄金地段的敦煌更是受益良多,而敦煌莫高窟,则……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