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2022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燃习俗之薪,延传承火炬”实践队队员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在巨野县城下的一个小村子走访等方式得到了关于春节习俗文化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春节的由来、春节期间的习俗、南北方春节习俗的不同。
首先,相信大家都已经过了很多次春节,但大家真正了解春节的由来吗?春节也叫过年,提到“年”这个概念,要追溯到商周时期。听老人说,在过去,过年是和祭祀天地联系在一起的。过年也意味在农闲时间要为即将到来的农忙做好准备工作,提前做好规划。因而在古人心中,春节是一年的开始,它代表着古人对幸福的期盼。为了实现这种期盼,古人需要在新年做好年度规划并且祭祀神明。
接下来是春节的传统习俗。首先是腊月初八,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作为节俗来讲,过了腊八节,“过年”就拉开了序幕。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在山东的部分地区,通常把元宵节正月十五那天认为是小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腊月二十六,杀猪割猪肉,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猪肉。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蒸很多馍和菜馍,以求团圆。腊月二十九,家家户户会进行“过油”。顾名思义,就是炸东西,比如说丸子、鱼类等,用来祭祀和招待客人。大年三十上午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挂着红灯笼。下午,鞭炮噼里啪啦响起,家里的男性带着贡品和鞭炮去祭祀祖先,告诉祖先新年已到。除夕之夜,家里的灯都会打开,大门口还会放置“拦门棍”。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发压岁钱。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拜年。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大年初七,长辈会为家里的小孩绑火把,在晚上点着火把,意为送火神。正月十五,夜照田蚕,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家里的小孩会点着灯笼在街上游玩。
南北方春节习俗的差异。小年,在北方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是二十四。虽然日期不同,但人们都要扫尘,清洗衣物,进行彻底的大扫除,干干净净过个好年,也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除夕,在除夕之夜,北方守岁,南方围炉。在南方一家人吃过年夜饭便围炉而坐,边吃边聊。在北方,除夕夜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为了讨吉利,往往把硬币、花生、枣子和肉馅等,一起包入新年的饺子。在北方,年初一吃饺子,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之意,又因为饺子的形状颇似元宝,象征着“新年发大财,元宝滚进来”的好兆头。在南方多数做年糕和汤圆,年糕谐音“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在北方元宵节吃元宵,将和好的馅切成小块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箩筐内滚,寓意开年好兆头。而南方则是包汤圆,将馅包到皮里,就像包饺子似的,元宵与汤圆最大的区别是元宵是滚出来的,汤圆是包出来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尽管习俗略有不同,但寓意都是一样的。
全国过春节都有一个共同的习俗——贴春联。明代以前,春联还叫做桃符。明代以后,正式更名为春联。春联不仅是春节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证明。从桃符到春联的文化习俗,有了一个很大的进步——人文情怀的觉醒。人文情怀是指尊重人的个性,更多的关心人本身的需求,春联多样的表达形式远比千篇一律的桃符更能体现人的情怀,反映了人类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精神活动的日益丰富。在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都会贴上春联,福字等。贴福字也是有一定讲究的,比如说大门是庄重恭敬的地方,因而其上的福字一定要正着贴,有“迎福”和“纳福”之意。福字倒贴寓意是即使把福倒了也只能倒在家里,因而只能倒贴在水缸,垃圾箱和家里的箱柜,不可随意张贴。
新春将至,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81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