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参与“乡兴希望”寒假支教实践的第五天,回顾过去近一周的支教生活,我感触良多。
老师,一个蕴含太多含义的称呼: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奉献的蜡烛……老师被赋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是导向未来。所以在支教开始前,我承受着很大的压力,那源于我的担忧:我是否能真正在短短几天里,给孩子带来一些不仅仅停留于这段时间,甚至能影响他们有助于他们未来的东西?
在这种压力下,我开始为课堂做准备。要确定教孩子什么课,什么课程适合孩子,不应该仅看我会上、我能上什么课,而更应该关注孩子真正需要什么。于是我了解到我将会教三四年级和初一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学段的孩子,我开始查阅他们都上哪些科目,课标要求又是什么。尽管小学并未开设历史课,但在思想品德课以及语文课中对中国文化、中国著名历史故事和人物有所涉及;初一的孩子恰对历史有初步了解,我选择了历史课作为教学内容。
如何使短期支教有着长期效力,我想那就是课程不能停留在知识的表层上, 要以兴趣为引,以德育为最终目标。以有趣的历史事件激发孩子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引导孩子将知识的暂时记忆转化为以兴趣为驱动力的长效学习;以史为鉴,在历史故事中懂得为人处世的方法和道理;观乎近代历史,激发家国情怀,树立高远理想。以此为出发点,我设计了趣味历史课的具体教案:三四年级以人类的起源、中国历史的起源出发,激发求知探索欲;初一以梳理中国历史脉络为基础,感受百年沧桑,得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结论,引导为中华之崛起读书。
透过孩子们心灵的窗户,我看见了里面闪烁着的求知的欲望;我看见了他们在感受中国灿烂的古代历史的自豪,在百年屈辱时的沉默与愤怒,在现代崛起时的畅快与担当,他们的眼睛里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在下课后,我惊喜地从线下的小苍兰老师那里得知:三年级的钱梦圆小朋友非常喜欢栀子老师的课程,下课还高兴地向她讲述了“人类是怎么来的”“我们的祖先长什么样”“中国在什么地方”,她还询问了“既然人类由猿猴进化而来,那么猿猴又是由什么进化来的呢?”,小苍兰老师进而鼓励了钱梦圆小朋友自己去读相关图书,去发现、去探索。 同样令我欣慰的是,在最后一节趣味历史课下课时,我想再次推荐《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 这套丛书,才询问完“还记得栀子老师在上节课推荐了什么图书吗?”,就有孩子抢答出书名!看来,我向孩子们历史的“安利”很成功,激发出了自主学习的动力。
我想,这才是不虚此行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81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