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党中央“坚决打好反诈人民战争”的号召,推动“全民反诈”工作格局的构建,迎接网络技术更新迭代下对国民反诈提出的新型挑战,普及诈骗技法实践审判下对人民群众推行的反诈教育,2022年1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反诈防骗,‘译’路同行”社会实践团依托疫情防控实际,分为4个小分队,聚焦常态化、沉浸式、延拓性三方面,分别去往山东省烟台市、济南市、青岛市及日照市各乡镇村落进行调研实践,演绎多类型反诈防骗情景剧,致力于维护民众人身财产安全,进而为改善民生贡献力量。
常态化防骗,警惕天上掉馅饼
首先,实践团立足于常态化诈骗形式,结合诈骗实例,模拟演绎多种高频次诈骗情景剧。公开数据显示,在常见的诈骗手段中,刷单类诈骗、贷款类诈骗以及冒充类诈骗的受害人群体所占比重较大。基于团队分析,这类以蝇头小利诱惑群众步入圈套的诈骗分子,深谙民众心理防线尺度,他们会根据民众的心理,设计出涵括新型时事热点的骗局内容,借助与时俱进的科技手段,假冒为银行、商家的官方平台,向民众发送多以虚假中奖信息为主的“通知短信”,利用百般手段套路用户。进而,实践团深入研讨了被害人易陷入行骗者圈套的主要原因。除被害人自身较差的识别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利欲熏心的心理弱点之外,大数据时代下泄露、买卖个人信息等不良社会现象,也成为犯罪分子筛选行骗目标的有利根源。在情景剧的演绎后期,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无孔不入且真假难辨的特征,实践团成员提出了一系列防骗有效措施,如核实网站域名的真实性,保持对可疑链接的警惕性,谨防非正规渠道的二维码与可免费获取的无线网络连接等。此部分剧演贴近日常生活,引发群众共鸣,反响良好。
沉浸式防骗,核实信息可信度
在受骗群体从老年人等受教育程度较低者向高学历人士群体转移的社会趋势之下,实践团通过相关数据调研,不仅查明了日益复杂的行骗手段对受教育程度较高群体的直接影响,还侧重探究了原本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所受到的间接影响。于是实践团成员打破思维定势,破除感知饱和,以低程度受教育群体作为切入点,听取当地群众建议,以值得一提的冒充公检法这一诈骗手段为情景剧内容进行了演绎。行骗者假冒公检法等司法机关执法人员,要求受骗人将资金转入某所谓国家账户配合调查,且在案件后续中,行骗者还为求取受骗人信任,向其展示假公检法网站的相关法律手续。实践团对此手法进行模拟演绎的同时,还关联到以消除校园贷记录、消除不良记录等噱头来诱骗用户的虚假征信类诈骗。实践团成员向民众强调,这些手段都是相似、共通的,比比皆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沉浸式演绎,实践团成员提醒民众要有甄别信息的能力,遇事先核实信息是否可信,给予民众很大的警醒。
延拓性防骗,打造反诈新范式
在诈骗犯罪黑色产业链的猖獗发展态势之下,实践团力图增强民众防骗举措与国家企业反诈政策的关联互通性,加深民众对政府下放反诈防骗福利的理解度与认同度,提高国家反诈防骗措施的可实际操作性。因此在情景剧的演绎过程中,实践团侧重普及国家与企业的具体反诈措施,如“国家反诈中心”APP 开启来电预警、蚂蚁集团反欺诈“叫醒热线”、金融监管机构Ⅰ类户系列文件、银行反欺诈系统等。经相关资料搜集,实践团将金融理财诈骗列为重点进行演绎。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群众理财的需求日益增长,金融知识学习逐渐成为民众必修课。针对部分民众管理银行账户存在的明显漏洞,各银行致力于普及金融理财基础常识,利用各渠道开展系统性宣教活动,有效打击了行骗者利用金融热点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不良现象,凭实际效力成为群众信赖的资金防护门锁。在调研实践过程中,实践团认识到,国家现行反诈防骗专项行动的贯彻落实,初心在于调动民众参与度。鼓励号召群众配合国家反诈举措,发挥主观能动性,应是情景剧的焦点所在。
此次反诈情景剧的顺利演绎,成功得到群众及社会的积极反馈。实践团以形象的活动形式,为群众提供了反诈防骗的应对之策,使其识别骗局的意识得到有效增强,减少了诈骗犯罪的灰色生存空间。同时,实践队员深入贯彻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对于反诈防骗有了更加深刻的理念认知。总体上,该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了多赢局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82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