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931年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再到新中国成立之后进行1950年土地改革和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问题一直是中国人民赖以生存并密切关注的首要问题。中国作为拥有着大量农民人口的农业大国,尤其是在脱贫攻坚已完成,乡村振兴正进行的当下,土地问题更是成为重中之重,针对社会热点关注的问题,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裕农乡野”社会实践队做出调查问卷并走入农田园地,做出详细的调查与实践。
针对之前的调查问卷,队员们发现在针对农村相关土地政策、是否了解土地三权分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问题上,调查受众们大部分都呈现出不了解的一种社会状态。针对这一问题,队员们走到田间地头,更深地去了解了这一问题,发现农民们并不是完全不了解相关的政策与法规,但是也只是被动或耳听了相关的一些内容,并没有主动地积极地去了解国家政策与相关法律法规。并且,相较于土地流转,土地三权分置,农民们更愿意去了解相关的农业技术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夯实农业技术,从而提高亩产量,获得更多的收益。
对于这一现象,队员们展开了更深一步的调研与讨论,队员们认为不仅要进一步的加深农民的专业技术和知识,同时,也要拓展开农户们的思路,开拓思维,更广阔的关注到社会、国家的动态,更深入地去了解国家农业、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去关注农业土地相关的法律法规,由此才能更好地掌握市场,掌握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状态,从而更好地促进土地利用和周转,以此获得最大的收益。
长期以来,农村土地的生产剩余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村的土地制度与政策也被视为稳定农村社会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以分散经营为主要特点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以市场化、规模化、信息化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全国各地自发地开展了一系列土地流转的创新实践,其目的都是为了克服家庭分散经营引发的生产低效率问题。直至今日,农村土地的承包流转依然是有喜有忧。队员们针对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问题询问了相关的农户,确实发现在改革开放后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日益发展和前进的中国农业社会中,推进作用渐渐下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要求的包产到户与机械化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大,一定程度上阻碍的农村经济的发展。
对于这一问题,队员们发现,农户们会使用小型机械来满足日常耕种的需要,并通过喷滴灌等方式节约资源的使用促进农业现代化。同时,队员们也思考了针对这种问题的解决办法,要妥善处理”户在人不在”的土地承包问题。在土地承包时得到承包地的“户在人不在”的农户,凡是愿意继续承包的,不得强行收回其承包地:愿意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应支持,鼓励其依法流转;不愿意继续承包地的,应办理相关手续,退还给集体。
针对农村土地存在的问题,也激发了队员们的思考与思索,队员们深刻地意识到了当下农村土地应该改革的问题,并对此做出了讨论与研究。队员们对于走入农田内的社会实践感悟颇深,走出学校的象牙塔,更深地走入田间才会发现中国农业土地方面的不足与困境,由此也明白,当代大学生只有将自身的行为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结合,并付诸于实践,才能够切身的体会到中国农业当下发展的状态,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大学生应担负的责任与义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82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