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生态发展造机遇,绿水青山助振兴——闽江河口湿地实践队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作者:闽江河口湿地实践

为全面落实“观察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的实践目标,了解湿地发展状况,深切感受生态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同时坚定学子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1月10日,地理科学学院“闽江河口湿地”实践队前往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亲身感受闽江河口湿地作为“清新福建”的一张重要生态名片,在实现“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中所发挥的历史性作用,深刻体会党员和学生群体在湿地生态发展与乡村振兴过程中所体现的重要作用。

一、深入科研一线,感悟研究价值

1月10日上午八时,实践队抵达福建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参观了院士工作站、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基地、河口湿地潮汐模拟研究平台实验室;了解了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站的监测与科研工作;体会了监测站在闽江河口湿地开发与利用以及地方生态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参观湿地公园,体悟生态旅游

接着,实践队队员来到湿地生态农业观光园。经团队指导老师介绍,文石村的村民依托湿地公园的建设与发展,拓展公园的外延,在附近自建了小型公园以及农业观光园,依靠公园助力,发展当地的旅游业。

同时,队员们注意到,文石村不仅开发了本村的旅游资源,对当地旅游环境的建设也是相当重视。

随后,实践队队员来到妈祖广场和马山炮台遗址公园。经当地村民的介绍,这两地原属于文石村,公园的建设将文石村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不仅提高湿地公园旅游资源的丰富度,同时协助文石村旅游资源的管理,加强其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发展。

参观完马山炮台遗址公园,实践队一同前往百榕文化街。队员们了解到在政府、企业家、社区群众的一番改造下,百榕街一改之前脏、乱、差的环境,逐步增加了景观亭、滨河步道、亲水平台、景观连廊等元素,使得古榕风韵与古朴民宅相互映衬,形成了现在具有浓郁地方风情、湿地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生态走廊。

为了进一步了解保护区内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队员们来到卧龙滩涂栈道和望远观鸟屋。经指导老师介绍,湿地保护区为了让游客能够近距离观赏到保护区内的风景,特此建设了滩涂栈道和观鸟屋,在不影响鸟类栖息的基础上满足游客游玩的需求。

三、深入实地探访,领会生态修复

在参观考察公园时,实践队队员注意到保护区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兼顾生态修复工作的进行。指导老师指出,针对互花米草的治理,保护区聘请当地居民采用刈割以及人工去除的方式除去互花米草,并通过生物替代技术,利用短叶茳芏、秋茄、芦苇等物种对互花米草进行治理。同时对保护区内的养殖塘开展全面“退养还湿”,营造生态鸟岛。

为了进一步了解保护区内的生态保护工作,实践队队员对海漂垃圾的工作人员以及保护区内的管护人员进行采访,了解其日常的工作内容。从采访中队员们了解到社区居民充分参与到湿地的管理与建设当中,从湿地资源的使用者转变为共同管理者。

四、走访社区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1月10日下午,实践队前往潭头镇文石村和汶上村,走进公园周边居民点的产业进行考察,全面了解周边社区的主要产业类型以及公园建设对其产业的影响状况,深度感受保护区的生态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当日下午,实践队对汶上村百榕酒店的管理员、湿地公园的食品摊贩、保安及附近居民进行采访。队员们无不感叹闽江河口湿地的生态发展为周边社区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它为当地社区旅游业的发挥提供了人流和平台,助力周边村镇“一产转三产”,推动乡村振兴。

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旨在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生态文明理念,同时加大闽江河口湿地这一“清新福建”重要生态名片的宣传,促进成员对实际的国情民情进一步的掌握,感受闽江河口湿地的生态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助力作用,体会国家疫情防控重大战略、脱贫攻坚工作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要决策下所取得的历史性成果。乡村振兴不仅要“振兴”,更要“振心”。因此号召地理科学学院学子勇担时代重任,将自己的学识与技能助力乡村振兴,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84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带领…… 澄园宣讲 南京审计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乡村基础设施进行调研
乡村基础设施进行调研——‘’汇聚青春之力,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为充分了解基础设施在农村普及和建设程度,汇聚青春之力,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对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黄夹镇附近村庄开展调查,收获良多。…
绿色贵在坚持,环保在于行动
2022年1月13日下午,小螺号支教队公开课第二讲在线上顺利举办,第二讲的主讲人是邹雨含,活动参与者为小螺号支教队的全体成员及其辅导对象。本次公开课主题为“学做环保小卫士”,本次公开课从现实中污染问题…
湿地公园建设带动乡村产业发展——闽江河口湿地实践队开展实践活动
“湿地公园空气好,从这边栈道走过去,能看到许多鸟,这里的花田也很漂亮,非常适合拍抖音打卡。”闽江河口湿地公园的游客赞叹到。闽江河口湿地公园位于福州市长乐区,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可在田园长廊观赏…
广东海洋大学——寻·迹小队参加寒假返家乡探索南粤古驿道社会实践活动
感受南粤古驿道的“优美”之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南粤古驿道是指1913年前广东境内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通路,包括水路和陆路,官道和民间古道,是古代岭南与中原地区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
寻访蓝印花布,在繁忙的生活中慢下来
2022年1月14日,盐城师范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历史师范202班同学参观了南通的蓝印花布博物馆。馆内呈放着的蓝印花布款式各样,阳光透过那些布料,一派岁月静好的模样,不知不觉中抚平了人心的躁动。据资料记…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四舍五入”团队寒假社会实践返家乡调研当地特色产业
嘉庚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四舍五入”团队返家乡调研当地产业为了贯彻落实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实践要求,讲好家乡故事,在得天独厚的风土人情下探索家乡发展的中国经验和智慧。厦门大学嘉庚…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石大学子学党史、砺初心、担使命、创未来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当代大学生站在党的百年新起点,理应学习百年来党的光辉历史和宝贵经验,感悟代代传承的中国精神。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1级部分有志青年组成的“海河红色行”实践…
重庆大学寒假社会实践团奉节白帝城纪实
巴蜀文化新传承,旅游经济新建设——重庆大学寒假社会实践团奉节白帝城纪实1月16日至1月22日重庆大学“投身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志愿服务实践团前往重庆奉节白帝城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本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切实…
山东大学(威海)“海晏河清”调研团 赴黄柏村实地调研
山东大学(威海)“海晏河清”调研团赴黄柏村实地调研为探究后扶贫时代人口内生动力不足问题,深入了解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2022年1月25日,山东大学(威海)“海晏…
“滴泉”冬令营:品味民俗魅力,探秘科学真谛
趣学民俗,科学随行。为丰富学生的寒假生活,传播传统民俗文化,同时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组成的“滴泉”线上学生寒假社会实践团于1月22日开始开展为期五天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