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上午,山东大学管理学院风华筝茂调研团前往潍坊杨家埠风筝博物馆和杨家埠风筝木版年画社进行实地参观和采访。
以“返家乡、振乡村”为主题,山东大学管理学院风华筝茂调研团前往风筝小镇杨家埠进行云参观和云调研,了解当地风筝产业发展情况,推动传统风筝工艺传承。
本次采访参观邀请到了杨家埠风筝年画社主要负责人陈克红老师,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制作技艺的重要传承人。
潍坊风筝起源于几千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在那时风筝就被用作战争工具。有书面记录:古人使用木屑和手工制作的鸟形“鸢”,可以在空中飞行。因此,木鸢是战争期间交流和侦探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在战争期间将火药作为武器攻击敌人。自五代以来,人们在纸鸢上添加了哨子,当它们飞行时,听起来就像一只筝,所以它们被称为“风筝”。近年来,中国的风筝产业长期发展,放风筝已广泛推广为体育和健身娱乐活动。通过历史演变和横向交流,潍坊风筝逐渐形成了传统的风格和艺术特色,材料讲究,造型精美,形象生动。作为文化的代表,风筝在快速发展的经济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采访中,陈老师向我们讲述了风筝的主要制造流程,并说明了老式风筝和现代新式风筝的技法有何区别,一位熟练的风筝手工艺者甚至可以根据风筝骨架的编制方法和丝绢的晕染手法来推断出一只风筝所属的时代。紧接着,陈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她用以制作风筝的一系列工具。
此外,陈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鲜艳灿烂、丰富多彩的潍县风筝多样的花纹图案:根据不同的民俗习惯和文化,不同的图案有着不同的寓意。除了传统的四季平安,鸟语花香,近几年来,在疫情的影响下,杨家埠风筝年画社还与时俱进制造了钟馗像的人物风筝。陈老师说:“钟馗被誉为‘赐福镇宅圣君’,此外还是统鬼斩妖的门神判官,所以我们制作了这么一款钟馗风筝,寓意打倒疫情,家家平安。”
最后,陈老师也表示,杨家埠的风筝年画产业近几年来经历了非常大的变化。过去,这类文化类产业统归政府之下,手艺人们只管风筝的设计制作,不参与其他流程,而如今,杨家埠风筝产业已经被单独列为企业,手艺工作者们经历了非常难熬的不适应期,并且随着机器的普及,纯手工风筝越来越少,老式的风筝制作手艺也在失传,适合批量化生产的新式手艺正在逐渐取代老式手艺。
在此现状下,杨家埠风筝仍然坚持笔断意连的老式筝面技法,力图将传统的神韵风筝艺术传承下去,如今,相关工艺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好,也有许多大学生加入到风筝工艺的传承当中。据陈老师所说,杨家埠风筝木版年画社还与山东大学历史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签署了相关艺术合作协议,展开长久的文化交流学习,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发展添砖加瓦。
采访结束后,队员继续前往杨家埠风筝博物馆,一睹风筝民间艺术之风采。
经过本次的参观调研,我们意识到,风筝传统技艺的传承发展不仅仅是专业人士和文艺工作者的工作,也应当是我们每个人血脉中的文化责任感和凝聚力,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使命。
本次采访参观活动在同学们对风筝传统文化进一步加深的兴趣和对未来的期待中圆满结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85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