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寻梦农耕文化,同筑百年乡村——青岛农大青协开展关于乡村文化振兴实践调研活动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 作者:李文 韩婧

农耕乃衣食之源、民族之根,农耕文化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决定着中华文化的特征,“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白居易对于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更是让我们感受到农耕文化的美好。为了更好地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更好地服务应用于乡村振兴实践中,1月10日至20日,青岛农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社会实践团开展了“寻梦农耕文化,同筑百年乡村”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聚焦于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中的重要部分,能够有效解决乡村振兴中主体农民的精神思想层面的问题,调动村民的热情和积极性,能够有效推动乡村全面发展。因此,实践团成员以发现传统乡村文化为起点,调研各自所在乡村传承的是怎样的传统文化,如何依靠这些文化实现乡村振兴,以及能否求同存异,找出每个地市传统文化背后蕴含的共性。

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实践团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采取“团队云线上”与“个人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在实践调研初期,团队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的形式,从乡村文化普及情况、乡村文化活动开展频率、本地乡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了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不同区域,共计146人,充分了解到村民们对于乡村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乡村文化振兴的态度。同时队员们通过网上查询资料等多种途径,从传统文化、民间典故、传统产业、生态发展、乡风文明等多角度了解自身所在乡村特色文化,明确了各地文化振兴的方向,为后期的线下实践调研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图为“乡村文化振兴”问卷调查部分结果展示 (通讯员 张译文 供图)

仅仅通过线上调研、资料查询来探索乡村文化振兴当然远远不足,实践队员们又进行了线下实践,走进乡村,实地调研走访,拍照记录,感悟每一个乡村文化的独特和价值。同时团队借助了不同团队成员调研地区多样化的优势将不同乡村文化综合对比,探讨其中的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和意义。

生态环境方面,团队成员们走进了德州市夏津县和菏泽市赵楼村,在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中亲身感受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些传统生产观念在生态资源、水利保护上的巧妙运用;“我们赵家祖祖辈辈都遵循‘种花为业不为俗,卖花为业不为贪’的祖训,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努力把我们的牡丹文化产业传承发扬下去……”从赵楼村花农充满笑容的脸上成员们也切实体会到了曹州牡丹文化在菏泽市赵楼村村民眼中的自豪感和传承发扬的使命感。

图为实践队员在菏泽市赵楼村曹州牡丹园进行实践调研 (通讯员 李文 供图)

乡风文明方面,团队成员们探访了潍坊昌邑当地的名门望族姜氏的姜氏祠堂,姜氏清廉为官、坦诚做人等家风家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昌邑人一家,在素有“华夏孝乡”之称的淄博市博山区,感受颜文姜世代相承的孝文化,这些在本地名人的熏陶下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大大满足了农民的文化需求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而在泰安肥城的北极阁以及德州平原县龙门石刻的文昌阁,却是寄托着商贾贵人、文人墨客的发财梦、仕途梦、家国梦的慰藉之地,在这些地区,求学成官也成为父母对孩童自古传承的殷切教导,不断影响着当地居民的思想情怀。建筑文化方面,团队成员走访了有“圣母娘娘道场”之称的北京通州佑民观,了解到该观是一个传承文化、寄托愿望、交流文化的平台,受其影响,当地民众从古至今也始终保持着修身养心,开放包容的心性。

图为潍坊昌邑姜氏祠堂 (通讯员 吴柯萱 供图)

图为淄博博山炉神庙 (通讯员 张译文 供图)

线下调研结束后,实践团队成员们对调研结果又进行了线上研讨、总结反思。通过对不同地区文化的综合对比,团队成员们发现,农民在村庄文化建设中的角色转换,由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转变。人民群众是乡土社会内在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者。结果讨论中,大家发现了不同乡村文化间的共性,在不同乡村或者城市地区,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会向其讲述本地传统文化的故事,诸如淄博周村地区“大街古商城的商埠文化”、泰安肥城地区“刘台桃花源的花文化”、济南槐荫邱庄地区“美里湖的水文化”、德州禹城地区“大禹治水的古文化”、聊城东昌府地区“光岳楼的古城文化”、枣庄滕州地区“马铃薯的种植文化”……这些地域性文化符号不断强化传统文化在当地村民心中的印记。因此,基于本地文化的认同,农民会有更强的欲望参与围绕本地文化开展的形式丰富的民俗活动中,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这一过程也会加强村民与村民之间、村落与村落之间的连接,进而推动我们的乡村振兴。

通过本次调研,实践队员们收获颇丰,以此为契机,加深了对大家乡村农耕文化的认识,使大家深刻领会到了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意义。文化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其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农耕文明孕育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乡村文化,不断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乡村文化的振兴、传承、发展还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86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探秘制药前沿,实践书写青春

【导语】初春三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创新绿动未来”社会实践队走进武汉多家知名药企,开展为期一周的参观实习活动。通过实地探访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及生物产业基地……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制药zy2302团支部施洋烈士陵园志愿清扫活动顺利开展

2024年12月5日,满怀敬意的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班志愿者队伍走进施洋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打扫卫生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志愿者们……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青年志愿助力四年级学生探索植物细胞奥秘

2024年11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志愿活动在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实验教室举行。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制药zy2302班的志愿者们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植物细胞知识讲座,并带领他们亲手进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化学实验点燃科学梦想

2024年11月26日下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一场有趣的“趣味化学实验课堂”志愿活动。通过生动讲解与趣味实验,志愿者们带领六年级学生探索……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近日,制药zy2302团支部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热气球实验课。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科学实验,激发小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执科学薪火 传仁爱师道

当燃烧的火焰遇上水气球,当倒置的水杯挑战重力法则,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课堂里爆发出阵阵惊叹。近日,武汉理工大学制药工程zy2302班的10名大学生走进附属小学三年级课堂,以“生活中的……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一起云支教,共同迎冬奥”智能建造学院志愿者线上动员大会顺利开展
(通讯员田王同报道)为推进共青团中央发布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青少年行动计划》实施,武昌理工学院参与承办了一次全国性的大型线上“云支教”活动,活动也得到了学校党委和团委的大力支持,旨在…
支教运动打卡将冬奥精神传递
(通讯员顾洋洋报道)为迎接北京冬奥会的来临,助力北京冬奥会的开展,着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们拥有强壮的体格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共建祖国的未来。武昌理工学院智能建…
“滴泉”冬令营:教学相长“滴泉”行,助力家乡谋发展
为丰富家乡孩子的寒假生活,助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组成的“滴泉”线上学生寒假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为“滴泉”实践队)于1月22日至1月26日开展了为期五天的线上“云”支教冬令营活…
曲园学子 社会实践感悟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感悟2022年1月15日下午和憨儿们,院长阿姨,特教老师们说了再见,九天的社会实践到此为止就算结束了。坐上出租车前往淄博站,路上的风景熟悉又陌生,和从淄博站前往憨兜家园的一样,只不过那…
全面达小康,实现新跨越
“小康”是一个美好的中文词,2000多年前的中国典籍就用“小康”来代表理想社会的状态。历史长河,见证了中国人民曾经饱受战乱之苦和贫穷匮乏的艰辛,也承载了中国人对“小康”的集体向往和期待。言必信,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果
深入分析研究小康概念的动态发展、科学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以及基本经验,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国情、掌握未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上,要继续朝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
曲师学子深入人民广场,了解建设小康社会成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是我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每一幅小康图景都由奋斗绘成 ——曲园学子参观潍坊市东头村新时代生活画卷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也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每一幅小康生活的美好画卷,都由一双双勤劳的双手描绘。小康社会的成果如何,最终由人民检验,投射在人们生活的点滴中。为进一步增强大…
“子援”普法调研团于日照第三实验中学开展实地调研
为进一步了解当地学校未成年人普法教育的具体措施以及成果,“子援”普法调研团成员潘亚君于1月22日前往日照第三实验中学开进行实地调研。日照第三实验中学副校长、支部书记潘培金接受了本次采访。在采访中潘…
“子援”普法调研团于临沂西城实验学校开展实地调研
“子援”普法调研团于临沂西城实验学校开展实地调研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了解法制教育的实施情况,切实感受相关青少年普法工作的成果与不足,并更积极有效地促进青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