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寻梦农耕文化,同筑百年乡村——青岛农大青协开展关于乡村文化振兴实践调研活动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 作者:李文 韩婧

农耕乃衣食之源、民族之根,农耕文化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决定着中华文化的特征,“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白居易对于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更是让我们感受到农耕文化的美好。为了更好地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更好地服务应用于乡村振兴实践中,1月10日至20日,青岛农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社会实践团开展了“寻梦农耕文化,同筑百年乡村”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聚焦于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中的重要部分,能够有效解决乡村振兴中主体农民的精神思想层面的问题,调动村民的热情和积极性,能够有效推动乡村全面发展。因此,实践团成员以发现传统乡村文化为起点,调研各自所在乡村传承的是怎样的传统文化,如何依靠这些文化实现乡村振兴,以及能否求同存异,找出每个地市传统文化背后蕴含的共性。

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实践团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采取“团队云线上”与“个人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在实践调研初期,团队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的形式,从乡村文化普及情况、乡村文化活动开展频率、本地乡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了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不同区域,共计146人,充分了解到村民们对于乡村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乡村文化振兴的态度。同时队员们通过网上查询资料等多种途径,从传统文化、民间典故、传统产业、生态发展、乡风文明等多角度了解自身所在乡村特色文化,明确了各地文化振兴的方向,为后期的线下实践调研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图为“乡村文化振兴”问卷调查部分结果展示 (通讯员 张译文 供图)

仅仅通过线上调研、资料查询来探索乡村文化振兴当然远远不足,实践队员们又进行了线下实践,走进乡村,实地调研走访,拍照记录,感悟每一个乡村文化的独特和价值。同时团队借助了不同团队成员调研地区多样化的优势将不同乡村文化综合对比,探讨其中的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和意义。

生态环境方面,团队成员们走进了德州市夏津县和菏泽市赵楼村,在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中亲身感受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些传统生产观念在生态资源、水利保护上的巧妙运用;“我们赵家祖祖辈辈都遵循‘种花为业不为俗,卖花为业不为贪’的祖训,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努力把我们的牡丹文化产业传承发扬下去……”从赵楼村花农充满笑容的脸上成员们也切实体会到了曹州牡丹文化在菏泽市赵楼村村民眼中的自豪感和传承发扬的使命感。

图为实践队员在菏泽市赵楼村曹州牡丹园进行实践调研 (通讯员 李文 供图)

乡风文明方面,团队成员们探访了潍坊昌邑当地的名门望族姜氏的姜氏祠堂,姜氏清廉为官、坦诚做人等家风家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昌邑人一家,在素有“华夏孝乡”之称的淄博市博山区,感受颜文姜世代相承的孝文化,这些在本地名人的熏陶下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大大满足了农民的文化需求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而在泰安肥城的北极阁以及德州平原县龙门石刻的文昌阁,却是寄托着商贾贵人、文人墨客的发财梦、仕途梦、家国梦的慰藉之地,在这些地区,求学成官也成为父母对孩童自古传承的殷切教导,不断影响着当地居民的思想情怀。建筑文化方面,团队成员走访了有“圣母娘娘道场”之称的北京通州佑民观,了解到该观是一个传承文化、寄托愿望、交流文化的平台,受其影响,当地民众从古至今也始终保持着修身养心,开放包容的心性。

图为潍坊昌邑姜氏祠堂 (通讯员 吴柯萱 供图)

图为淄博博山炉神庙 (通讯员 张译文 供图)

线下调研结束后,实践团队成员们对调研结果又进行了线上研讨、总结反思。通过对不同地区文化的综合对比,团队成员们发现,农民在村庄文化建设中的角色转换,由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转变。人民群众是乡土社会内在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者。结果讨论中,大家发现了不同乡村文化间的共性,在不同乡村或者城市地区,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会向其讲述本地传统文化的故事,诸如淄博周村地区“大街古商城的商埠文化”、泰安肥城地区“刘台桃花源的花文化”、济南槐荫邱庄地区“美里湖的水文化”、德州禹城地区“大禹治水的古文化”、聊城东昌府地区“光岳楼的古城文化”、枣庄滕州地区“马铃薯的种植文化”……这些地域性文化符号不断强化传统文化在当地村民心中的印记。因此,基于本地文化的认同,农民会有更强的欲望参与围绕本地文化开展的形式丰富的民俗活动中,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这一过程也会加强村民与村民之间、村落与村落之间的连接,进而推动我们的乡村振兴。

通过本次调研,实践队员们收获颇丰,以此为契机,加深了对大家乡村农耕文化的认识,使大家深刻领会到了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意义。文化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其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农耕文明孕育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乡村文化,不断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乡村文化的振兴、传承、发展还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86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怀梆艺韵,薪火相传——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深入冯丈村探寻非遗文化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4月17日,文法学院教师李婉鑫、马智慧、任多芳、朱雪珂带领学生代表,前往焦作市武陟县乔庙镇冯…… 王玥忻 郝晓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学生会召开2024-2025学年第十一次例会

文法学院学生会于4月22日中午在北校区启智楼229教室召开2024-2025学年第十一次例会。本次例会由文法学院学生会主席彭金龙主持,学生会主席团、各部部长及各部干事参加此次会议会议伊始,文法…… 冯云会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召开学生座谈会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精准回应学生诉求,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文法学院于4月22至23日分别在南校区学院楼B-103和北校区树人楼101召开学生座谈会。会议由文法学院教学助理兼办公室主任徐梓滢、教…… 刘雨欣 郑娅 王玥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校企携手启新程 产教融合谱新篇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与河南省标新立义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4月24日下午,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与河南省标新立义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校企合作签约暨授牌仪式。河南省标新立义…… 户煜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第二党支部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会议

为进一步严明纪律规矩,持续深化作风建设,2025年4月24日下午,文法学院第二党支部在学院楼B207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警示”专题会议,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剖析等形式,推动…… 马智慧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青春跃动,文法飞扬——2025年春季运动会圆满落幕

4月16日,新乡工程学院南校区体育场热闹非凡,2025年春季运动会盛大开幕。这不仅是一场体能和技巧的较量,更展现了学子们的青春风采与团队精神。开幕式上,国旗护卫队护送五星红旗庄严入场……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召开毕业生诚信感恩教育会议

为深入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强化毕业生的诚信意识与感恩情怀,助力他们更好融入社会,成长为兼具责任感与道德感的合格公民,文法学院于4月22日在学院楼报告厅召开毕业生诚信感恩教育会…… 冯冰雨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召开毕业生诚信还贷教育大会

为帮助毕业生明晰助学贷款还款流程,保障个人征信安全,4月22日,文法学院于南校区学院楼报告厅开展了毕业生诚信还贷教育大会。本次会议由李嘉欣老师主持,25级毕业生到场聆听。会议中,李…… 李紫煊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活动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党史学习教育,4月23日,南…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最新发布

“一起云支教,共同迎冬奥”智能建造学院志愿者线上动员大会顺利开展
(通讯员田王同报道)为推进共青团中央发布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青少年行动计划》实施,武昌理工学院参与承办了一次全国性的大型线上“云支教”活动,活动也得到了学校党委和团委的大力支持,旨在…
支教运动打卡将冬奥精神传递
(通讯员顾洋洋报道)为迎接北京冬奥会的来临,助力北京冬奥会的开展,着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们拥有强壮的体格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共建祖国的未来。武昌理工学院智能建…
“滴泉”冬令营:教学相长“滴泉”行,助力家乡谋发展
为丰富家乡孩子的寒假生活,助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组成的“滴泉”线上学生寒假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为“滴泉”实践队)于1月22日至1月26日开展了为期五天的线上“云”支教冬令营活…
曲园学子 社会实践感悟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感悟2022年1月15日下午和憨儿们,院长阿姨,特教老师们说了再见,九天的社会实践到此为止就算结束了。坐上出租车前往淄博站,路上的风景熟悉又陌生,和从淄博站前往憨兜家园的一样,只不过那…
全面达小康,实现新跨越
“小康”是一个美好的中文词,2000多年前的中国典籍就用“小康”来代表理想社会的状态。历史长河,见证了中国人民曾经饱受战乱之苦和贫穷匮乏的艰辛,也承载了中国人对“小康”的集体向往和期待。言必信,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果
深入分析研究小康概念的动态发展、科学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以及基本经验,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国情、掌握未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上,要继续朝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
曲师学子深入人民广场,了解建设小康社会成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是我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每一幅小康图景都由奋斗绘成 ——曲园学子参观潍坊市东头村新时代生活画卷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也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每一幅小康生活的美好画卷,都由一双双勤劳的双手描绘。小康社会的成果如何,最终由人民检验,投射在人们生活的点滴中。为进一步增强大…
“子援”普法调研团于日照第三实验中学开展实地调研
为进一步了解当地学校未成年人普法教育的具体措施以及成果,“子援”普法调研团成员潘亚君于1月22日前往日照第三实验中学开进行实地调研。日照第三实验中学副校长、支部书记潘培金接受了本次采访。在采访中潘…
“子援”普法调研团于临沂西城实验学校开展实地调研
“子援”普法调研团于临沂西城实验学校开展实地调研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了解法制教育的实施情况,切实感受相关青少年普法工作的成果与不足,并更积极有效地促进青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