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弘扬非遗精神,继承黑陶文化】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Kmyum.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响应国家政策,进一步加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玄青陶韵队于2022年1月7日前往日照市中国黑陶文化博物馆进行社会实践,并采访了黑陶非遗传承人邢葆东先生,我深深地被邢老师的非遗传承精神所打动着。我们首先来到了一楼的展厅外,邢老师向我们讲述了黑陶的历史,听了讲解起初只是感觉知识方面对黑陶有了更深的了解,而跟随着老师的脚步进入展厅,邢老师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他在1997年香港回归时设计并制作的作品“盛世龙瓶”的制作过程。盛世龙瓶高1.997米,代表1997香港回归,上面的96条龙代表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由此可以想象盛世龙瓶这一作品的体积之大,制作之难。邢老师和他的学生在制作这一作品时用了50多张图纸,为了符合自己预想的效果反复修改,这样的耐心令我十分敬佩。不仅如此,黑陶对制作环境的要求也很高,每一个步骤都要小心翼翼,作品起初的水分在25%-30%之间,要想保证作品形状的完整,必须在密闭的空间里恒温恒光照地烘干,否则之前的准备工作都将白费。他们六个人的团队制作这项盛世龙瓶,总共花费了十个月之久,其中瓶身上的凹凸图案都是用泥条粘制,总共耗费了十万多根泥条,这一步骤便耗费了五个月。我们不禁感叹,非遗作品的制作过程不易,里面承载着每一个设计者和制作者的心血,寄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和对祖国繁荣昌盛的信心。来到了二楼的展厅,我们了解了黑陶在中国劳动人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里面有缸、碗、熨斗、水壶、秤砣等等,器具上都刻有不同时代的价值观,例如新中国时期的“当家做主”等,真切形象地诠释了“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我意识到黑陶从最一开始的始祭祀礼器到生活用品再到工艺品,不仅见证了中华文明的生活变迁,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进步。同样地,每一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伴随和见证着我们生活变迁、技术进步。邢老师讲到,曾有人出38万高价求盛世龙瓶的作品,但被他拒绝。即便是在多年黑陶文化并未受重视的几年,他仍然坚守冷板凳,坚持自己地热爱。我们也认识到了不管是作为非遗传承人传承一项手艺,还是在自己未来的发展中,都要意识到,人在一生中做不了多少大事,要想干一件大事,就得特别喜欢爱好,没有任何人去督促监督,也没有金钱诱惑,才能坚持。“爱一辈子,学一辈子,干一辈子”是邢葆东先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所坚守的的重要精神,这也正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毕生追求。听到这里,我已经大受震撼。不仅仅是因为黑陶文化在中国劳动人民生活中的参与,也是对传承每一项手艺的传承人在这一道路上的付出。正是有了无数这样的手艺人,中华民族的许多民俗和手艺才得以流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88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弘扬黑陶艺术,传承非遗文化】
黑陶是继仰韶文化彩陶之后的优秀陶种,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黑陶文化是黄河流域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构成中国文化的渊源龙脉。为了深入探寻黑陶奥妙,唤醒当代青年…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华夏大地陶韵风味,日照黑陶美丽瑰宝】
华夏大地,文化底蕴博大精深。陶瓷文化,似中国的又一座“珠穆朗玛峰”,矗立在最高处,眺望着;陶瓷文化,似中国的又一条“丝绸之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其中黑陶诞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古老的中国制…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黑陶之美韵味十足,文化传承长存于心】
传统文化,忠实地记录下人们走过的足迹,也给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传统文化是一面镜子,从体味传统文化中,人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传统文化也是一位智者,同传统文化对话,人们能够更好…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溯源黑陶文化,助力非遗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陶是世界上最轻薄的陶器,黑陶文化是黄河地区的重要文化,同时也是本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探寻黑陶博物馆,助力非遗文化传承
为响应国家号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了解日照当地的文化传播及发展现状,体验黑陶文化的匠心精神,感受黑陶文化之博大精深。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玄青陶韵实践队于2022年1月7日上午前往日照市中国黑陶文化博物馆…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非遗“黑陶”彰显魅力
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历史,而起源于铜石并用时代的黑陶文化是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在如今发展迅速的互联网科技信息时代,为了让非遗传统文化抓住时代发展变换的步伐,同时为了使当代…
缅怀民族英魂,坚定精神信仰
在建团百年之际,为探寻南京的红色历史,南航“回顾百年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实践团队于1月21日来到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了解那些革命先辈的红色事迹,挖掘背后的红色故事。纪念馆分为七个单元:时代先驱铁肩道…
学习党史团史,砥砺百年初心
为庆祝建党百年,更好地学习和弘扬爱国精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白砂糖”实践队于1月10日针对本次实践开展会议。此次会议由实践队负责人王士博主持,实践队全体成员参加。会议开始,王士博对…
追溯红色记忆,不忘初心使命
为迎接中国共青团建团百年,进一步了解南京红色革命文化,弘扬先辈革命精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回顾百年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实践团队于1月20日来到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参观。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
走访泰安特色甜品,电商助力乡村振兴
自2019年年末爆发的新冠疫情已经持续将近三年,给全国各地的企业都带来一定的冲击,包括供给侧、生产链、物流运输、经营售卖等各方面都受到相关影响。在后疫情的大背景下,为积极响应国家“防控疫情,志愿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