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返乡社会实践——追寻红色光辉,传承红色文化
日期:2022-1-30来源:作者:又专又红鱼蛋小分队
蚌埠1月30日电(通讯员:又专又红鱼蛋小分队)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用实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精神。1月5日至1月6日两天,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又专又红鱼蛋小分队”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利用寒假时间深入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开展一系列实地参观和理论宣讲活动,重温红色记忆,夯实信念基石。
按照制定的调研方案,1月5日,队员们第一站首先来到了合肥市渡江战役纪念馆。在同工作人员进行简短沟通后,团队成员开启了渡江战役纪念馆的参观之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参观了纪念馆的四个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大型雕塑,气势恢宏,石雕上战士们英勇抗争的姿势、神态都十分传神,栩栩如生,仿佛再现了渡江战役的画面。成员们边走边听工作人员解说,各种文物、复制品、照片应接不暇。纪念馆中有诸多珍贵的资料,如渡江战役时期战士们的武器和着装,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及抗战影像等,其中利用现代声光模拟技术对历史战争场景的再现、历史文物与珍贵照片的展出以及对健在战斗英雄采访视频的播放,生动展示了渡江战役各阶段的真实情况。物映初心,历久弥坚。团队成员们深入地了解每件文物的背后故事,回顾着过去那段战火纷飞,激情燃烧的岁月,被伟大的红色革命精神深深震撼,让人激情彭拜,可以说是给成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在参观到水底馆时,成员们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八千多位烈士的名字被铭刻在洁白的大理石碑上!据讲解员介绍,那还只是革命烈士的一小部分。在一件件展品前,成员们驻足观看,在一幅幅图片前,成员们认真聆听讲解。通过参观,成员们深深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实践中获得了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参观接近尾声,成员们按照调研计划分散开来,在休息区寻找游客进行问卷调查。
第二站团队走进了安徽名人馆。安徽名人馆占地约6.5万平方米,内设8个展厅,记录了安徽自远古时期开始直至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中涌现的大批名人。安徽名人馆选择其中95组名人展出,并全部由蜡像制成,形象逼真。馆内主要采用电影美术手法和声、光、电、多媒体等最新科技手段,使团队成员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所以安徽名人馆本身就是一个集观赏、教育、科技于一身的综合性大馆。其中第七展厅展出了民国至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因此它被称为“红色”的展厅,因为这段历史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年,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迅速成长的辛酸历程,从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萌芽,到共产党成立,再到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这期间有过失败、成功、流血,每一次经历都使得共产党更加成熟,这“红色”便是先烈用鲜血染成的。
1月6日下午团队成员来到了第三站——蜀山烈士陵园,向英烈献花以表敬意。因为蜀山烈士陵园就在宾馆附近,团队直接采取步行方式前往。周四的天气很好,阳光明媚,晴空万里。一点多一点,成员们就防护整齐地一起来到了大蜀山烈士陵园。烈士陵园的正门迎面放置着一块雄伟的红色方碑,其上篆刻着“蜀山烈士陵园”六个金光闪闪的、由邓小平爷爷题写的大字。红色方碑的两旁由两个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雄狮威武地守卫着。进门后沿着台阶就能走到悼念广场,广场正面矗立着一块有着有数十年历史的白色浮雕,其被众多鲜花包围着。在广场后面的山上,就是蜀山森林公园,上面埋葬着数千位烈士的遗体。白色浮雕并不算高大,上面雕有先烈的光辉形象,雕刻技巧虽然简单,但是很深刻。浮雕此时正被下午的阳光照耀着,被照耀的还有上面雕刻的那句话“江淮英烈永垂不朽”,这句话历经无数风雨,时至今日却依旧熠熠生辉,单单是这句话就足以让我感到震撼。长眠于此的江淮英烈们不正如这块石头一般,虽久经风雨历练却依旧高傲地屹立,永不低头认输,为了理想而拼搏,为了民族大义而奋斗。
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又专又红鱼蛋小分队”寒假社会实践团成员们重温过去那段峥嵘革命岁月,感受先辈们的精神。了解过去那段波澜壮观的红色历史,感受革命先烈困境图存、险境无畏的革命精神。同时,主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挥专业所长,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88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