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网韶关2月2日电(通讯员饶新秀)1月17日广东海洋大学乳源瑶绣调研队为深入了解乳源瑶族自治县传承、保护瑶绣这一非遗文化的现状、措施和当下保护传承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探究其经验、模式乘车前往乳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了解相关情况。实践队员们通过对话乳源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得知乳源主要通过追溯瑶绣历史、推动瑶绣创造性转化和开展相关培训、提供相关政策支持以促进瑶绣的传承。
千年嬗变寻瑶绣渊薮
实践队员通过与乳源非遗保护中心主任交谈了解到,当地保护传承瑶绣这一非遗文化首先从其历史研究入手。通过追溯瑶绣历史深入理解瑶绣内涵、各阶段的发展特点,并结合和当下的时代要求、特点及技艺对瑶绣进行保护传承。为让实践队员深入了解瑶绣的历史研究情况,非遗中心主任带领实践队员们到瑶绣非遗展厅文字展区进行实地参观和考察调研。并且在展厅向队员们介绍到瑶绣历史渊源悠久,瑶绣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盘王传说,为纪念盘王的牺牲出现了最原始瑶绣。同时盘王传说也为瑶绣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实践队员在主任的介绍下以及参考相关文字了解到在秦汉时期瑶族先民便可生产出制作瑶绣的布匹和发明了印染技艺。隋唐时期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绣花衣、绣花裙,到了宋代则出现了刺绣技艺并在后期其技艺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到明末清初瑶绣达到鼎盛。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向队员介绍由于瑶族是一个只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其瑶绣技艺的传承只能依靠老一辈口口相传、手手相教,以及瑶绣历史悠久,缺乏相关文字和文献记录给瑶绣的研究、保护、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图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向队员们介绍乳源瑶绣的现状。通讯员张美瑜摄。
进校园、开培训传历史技艺
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向实践队员介绍当地非遗保护中心保护传承瑶绣的措施主要有两个一是注重“学”,其一是由政府出资,组织绣娘赴广州美术学院等艺术院校参加瑶绣文创产品设计课程学习,启发瑶绣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新思路。并充分利用镇、村文化阵地资源,促进绣娘技艺提升。其二是广泛开展“非遗进校园”“瑶绣传承进校园”等活动,以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民族实验学校、游溪中心小学等为重点,深化未成年人传统文化教育,同时也组织瑶绣非遗名家和瑶绣传承人编写瑶绣相关教材以便学生学习了解瑶绣。瑶绣教材的应用让瑶绣文化进一步走向大众、走进生活。
二是围绕瑶族传统文化、瑶绣历史起源、瑶绣形纹元素、常用绣法技巧、成品创作欣赏等专题开展相关培训和抓好瑶绣文化宣教培训。队员们从与非遗主任交流了解到乳源非遗保护中心每月至少开展1次公益辅导培训以提高绣娘和瑶绣学员的技艺。同时主任向队员们介绍到自开展相关培训活动以来,统计已举办有关培训和宣教活动57期,服务学员2924人次,成功培育精英型瑶绣人才28名,为当地瑶绣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了充足的储备力量。
图为乳源瑶绣进校园的瑶绣教材。通讯员张美瑜摄。
经费、政策双管齐下
邓主任向队员们介绍到乳源县为保护传承瑶绣,还投资建立了国家非遗瑶绣传承基地,并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以及百事可乐的赞助下成立了“妈妈制造”瑶绣合作社,实行“政府+学校+合作社+志愿者+农户”的合作模式,推动非遗项目产业化以延伸其生存空间同时促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同时乳源瑶族自治县县政府还投资聘请瑶绣名家以及教育专家编写瑶绣教材,让瑶绣走进校园融入生活。从与邓主任的访谈中队员们还了解到,乳源为激发瑶族同胞传承发展瑶绣的热情为其相关的创业资金和政策支持,在此背景下乳源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瑶绣传承发展企业,如南岭明珠瑶绣文创有限公司、瑶绣尖锐文创有限公司等,这些瑶绣相关公司的出现为保护传承瑶绣提供的保障。
阶段小结
当下对瑶绣的保护传承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例如工业化、人居分散使沟通交流切断,瑶绣的文化土壤流失,青年人传承瑶绣的意识减弱等挑战背后也蕴涵着机遇需要及时把握,如推进瑶绣的跨界发展延伸其生存空间。瑶绣作为研究瑶族文化的活化石对其进行保护传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瑶绣文化的传承发展要坚持保护非遗文化的基本方针不变,同时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对其进行保护传承以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增强民族凝聚力。
图为实践队员与乳源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合影留念。通讯员丘家铭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91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