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1月10号,为了深入少数民族,探究文化美学,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文韵传承实践队队员来到广西的广西民族博物馆进行实践。在本次的社会实践过程我颇有收获,同时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与其中的神秘艺术。
本次实践,我先参观了民族的传统服装,这些服装让我大为震惊。不仅不同民族之间的服装不同,而且同民族之间的服装也有很多差异。经过了解,同民族之间的服装差异可以用来表达一种地位或者权利,也可以说是一种对生活的愿望。然而,尽管各民族的服装之间各不相同,但是在它们的主色调上可以感觉到非常的相似,其主色调主要采用黑,蓝,红,白,黄等与自然相接近的颜色,看似朴素,却体现出各民族人民对自然的和谐共处的自然意愿,不禁让我产生了自然的亲切感。此外,少数民族不仅服装各异,而他们的饰品也是多种多样,从头到脚,或多或少都可以佩戴饰品,这些饰品个个都巧夺天工,精美绝伦,让我感到这里的民族艺术是多么的精美、华丽。先民们在自然中获得的一丝一麻,编织出一件件壮美的服装;挑选出的一铁一木,雕刻出一种种精美的饰品;提炼出的一青一靛,渲染出一道道朴素的色彩。那服装上的丝丝缕缕,是先民们对自然的尊重,那饰品上的刻痕,是先民们的智慧与灵巧的体现。服装与饰品相搭配,为我展示了一幅民族图腾,我从中看到了与自然相融洽的人们在一件饰品上展示着自己的智慧,那一刻我明白,何为天人合一:朴素的服装尽显自然姿色,华丽饰品又将人类智慧体现的淋漓尽致,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增加了朴实的魅力。
参观完服饰,我来到了展示民族工艺的展区,那里的展品让人望而生畏。工艺有木作和铜鼓,而木作有建筑和家具,在建筑里,主要以干栏建筑为主,这片地区相对潮湿且虫兽比较多,而干栏建筑则完美解决了这些问题,让我不得不佩服先民们的智慧。而在这些木作建筑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侗族的风雨桥模型,经过我的观察发现,它的拼接没有用到一钉一铆,而是靠着凿榫衔接的方法,建造出稳固而又充满几何美感的建筑。先民们的文化美学,都蕴藏在这横梁竖柱的凿榫之间,使得每一颗木头都有自己的位置,体现出物有所有的思想。先民们的家具也同样具有民族文化内涵,家具上的雕刻,在我看来,不仅仅是用来美观,我觉得更像是一种符号,标注着先民对民族未来的向往。在这些木作里,每一个雕刻都给我莫大的震撼,每一种形状即神秘,又让人敬佩。博物馆里展示的铜鼓也一样,铜鼓不仅仅是乐器,还有很多其他的作用,让它充满了神秘的色彩,铜鼓身上的几何纹理,还有立体雕塑,让我浮想起先民们在祭祀或婚丧仪式上,穿着特定的服饰,使用着铜鼓,其情景盛大而又充满文化气氛。铜鼓的出现,让民族文化变得更加浓厚。这些民族工艺,被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包裹着,在我看来,这些不单单是一件工艺品,是承载着民族的基因,在那迷人而未知的纹理雕塑,是一个民族曾经的活力。
这次在广西民族博物馆里实践所为我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内心深处的共鸣。我们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这些民族文化就是我们的民族基因。虽然有些民族文化充满着神秘的气息,但是亲身感受,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魅力所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91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