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非遗文化,多彩民族乐器

来源:盐城师范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DAY

在2022年1月28日,我参观了平罗县文化馆,其中泥哇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想。泥哇呜又称牛头埙或泥萧,是宁夏回族的一种民族乐器,用泥胶做成,也有的烧制成陶器。泥哇呜通体用黄胶泥捏制而成,其形状、大小、音孔数量和位置各不相同,因其吹出来的声音“呜呜哇哇”而得名。民间乐器泥哇呜,是埙的一种,埙2005年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史书记载:“埙,古代一种用陶土烧制的吹奏乐器。大如鹅蛋,形如秤锤,上尖下平中空,顶上一孔为吹口,前面四孔,后面三孔”。封建时代早期宫廷乐队中曾使用过此种乐器,以后逐渐消失,且在民间演奏中很少见到。

因泥哇呜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常常为一些偏僻的回族村童所喜爱。他们往往在劳作之余,用一些黄胶泥,做成扁豆形、鸡蛋形、牛头形泥盒,用芨芨棍子扎几个小孔,晒干后便可吹奏。吹奏方法大致和吹萧差不多。那些巧手的村童为了把哇呜做得精致灵巧,还用了马尾刮边,用香油涂擦,有的还放在砖窑里烘烧,使哇呜又滑又明亮,吹起来音色纯正、响亮、又不太费力。1984年宁夏民间艺人献艺会上,回族老人丁成才用牛头形哇呜吹奏了一段回族风味的曲子,引起了宁夏音乐界人士的广泛兴趣。有的音乐工作者,根据回族牛头形哇呜,研制出了一种上园下尖、上宽下窄的园椎形哇呜,可用口形变化吹出五度音来,加上音孔的十一度音,完全可以演奏一般乐曲或民乐独奏。牛头哇呜的改革为回族艺术领域增添了颗璀璨的明珠。

通过这次对文化馆的参观,我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浓浓中华之情,是促进民族团结、保持国家统一的坚实基础。保护和利用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培育民族认同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以充分利用非遗文化,使非遗文化和自身的创意进行合理的思想碰撞,带来一个新的思想和视觉创新。同时,对提高大学生人格修养、审美能力、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质,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93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助力乡村振兴,江农学子开展特色社会实践活动

2024年1月8日,江西农业大学的一群学子深入飞剑潭乡,开展了一场以“助力乡村振兴,青春在行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活动期间…… 晏炳泰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区,大学生助力环境保护与志愿服务

为了响应社会责任,江西农业大学的志愿者团队在近期展开了一次以“环保与社区服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地点选在了新建社区,旨在提高居民环保意识、改善社区环境,并为社区老人…… 晏炳泰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走进社区,助力老年人生活‌

近日,安阳日报小记者中心组织了一次特别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走访和志愿服务,帮助社区内的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此次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 缪鹏万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温暖夕阳,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近日,江西农业大学的学生开展了一场充满温情的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展现了当代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活动当天,学生们早早来到社区,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进…… 缪鹏万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我校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展现青春担当

2025年2月,我校学生积极参与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在不同领域发挥自己的光和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其中一部分学生参与了社区志愿服…… 晏炳泰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社区,传递温暖与知识

清晨,阳光洒在同学们充满朝气的脸上,他们怀揣着热情和精心准备的各类物资与资料,踏入了社区。一进入社区,同学们就迅速分成几个小组展开行动。志愿服务小组的同学们首先来到了社区的…… 缪鹏万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孤寡老人,践行社会责任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走进社区,开展了关爱孤寡老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前期,团队成员通过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详细了解了孤寡老人的基本情况,并精心准备了慰…… 晏炳泰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社区环保行,青春在行动

为增强社区居民环保意识,营造绿色和谐社区环境,我积极参与了社区环保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当天,同学们早早来到社区,分组展开行动。有的同学拿着垃圾袋和钳子,仔细捡拾路边、草坪的垃…… 缪鹏万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我院李月老师在江苏省第六届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取得佳绩
11月3日,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和苏州科技大学联合承办的第六届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总决赛在苏州科技大学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我院李月老师在微课赛道本科组排名…
公共管理学院开展新生宿舍卫生评比活动
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安全防范意识,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更好地彰显我院学子的精神风貌,10月,公管学院学生会生活部组织21级生活委员对公管学院本科生新生宿舍卫生情况进行三次检查、评比…
牢记初心使命,在历史中学习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我们小组成员将实地考察附近的红色教育基地,通过红色基地学习教育,回顾党的光荣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期望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锻炼小组成员的沟通交流能力…
传承非遗文化,奇特乐器泥哇呜
在2022年1月28日,我参观了平罗县文化馆,其中泥哇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想。泥哇呜又称牛头埙或泥萧,是宁夏回族的一种民族乐器,用泥胶做成,也有的烧制成陶器。泥哇呜通体用黄胶泥捏制而成,其形状、大小、…
抓服务、重民生、促和谐
1月23日,微爱寒假社会实践常熟小分队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绿地社区进行了防疫主题活动。此次活动队伍成员共有12人。常福街道绿地社区是严格按照“抓服务、重民生、促和谐”要求的社区,紧靠辖区单位、社区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
因疫情影响本小队于一月二十八日下午一点半展开了关于道德教育的线上会议。主题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分队成员一起去探讨了关于现今传统教学模式的各种优缺点,以便更好的向教师提出…
微爱寒假社会实践邳州小分队
春节将至,人员流动更加频繁,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护工作,严防疫情输入扩散,1月19至25日,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微爱公益实践协会邳州小分队在邳州市二级甲等东大医院协助医护人员工作,按顺轮流值班,积极投入防控…
2022年微爱江苏宿迁分队寒假社会实践
1月13日,微爱公益实践江苏宿迁分队来到江苏宿迁彭雪枫烈士纪念馆参与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是“学习历史,弘扬革命精神”。在如今的繁华复兴时代,我们不能忘记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美好生活,分…
铭记历史—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2022年1月15日上午七点半微爱公益社会实践协会上海分队在线上开展了“铭记历史—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重要精神和相关知识。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要求,临时改为…
2022年微爱江苏邳州分队寒假社会实践
春节将至,人员流动更加频繁,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护工作,严防疫情输入扩散,1月19至25日,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微爱公益实践协会邳州小分队在邳州市二级甲等东大医院协助医护人员工作,按顺轮流值班,积极投入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