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感的树立与增长对我国文化建设和建立社会主义强国有着重要作用,而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继承、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可以说是目前我国文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导向与路径。为了助力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坚定国人的文化自信,来自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的实践团队选取敦煌文化为实践调研方向,探索新时代下的“两创”现状。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实践团队采用“云实践”的方式来开展此次活动。首先,实践团队选择开展两次线上活动来引发并加深全体成员对敦煌文化的思考和理解,分别是1月16日的集体观影活动(纪律片《河西走廊》第七季——敦煌)和1月17日的知识共享会。在这两次会议中,实践团队既了解了敦煌石窟的前世今生,也深挖了“两创”二字,探讨敦煌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认识到敦煌文化是在漫长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形成的崇高唯美,包容开放,向善守正的充满理性主义色彩的精神文化。除此以外,为了引导更多的人来认识和了解敦煌文化,实践团队还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敦煌文化研习实践团队”中发布了两篇科普性文章《敦煌守护神》与《学术界泰斗与敦煌》,让大家了解到敦煌学研究和敦煌石窟近代保护的不易。
敦煌文化是我们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典范。同时,从历史角度来看,敦煌文化是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晶,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294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