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0日电(通讯员 魏子惠)时至今日,中国农业格局、自然村落、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一直走到了现在,生产关系没有得到本质性的改变,而深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正是乡村的工业化匮乏,因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深入理解当代农村振兴与发展,走好工农结合的新征程,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寒假社会实践队“工”同富裕队来到乡村,通过队员们的眼睛和村干部的讲述,来认识现在的乡村发展,分析存在的问题。
1月10日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日照市附近的村落实地考察,并与村官负责人进行了交流。经过之后的探讨,我们总结了一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交通、能源状况恶化。虽然我国交通设施建设近年得到明显加强,但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公路网对城乡的覆盖不够,通达性差、线路技术标准低、线路老化等问题,成为农村工业化发展的瓶颈。
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尤其是农村非农业的快速增长对乡镇企业的冲击。此外,乡镇企业布局分散且重复建设项目多;同时它的本身发展带有较强的自发性与盲目性。
三、劳动力素质较低。农村的人力资源可以说主要还是来源于农村,农村整体人力资源素质的低下也就使得农村工业人力资源素质低下。而且我国的乡镇企业多分布在乡村,规模小,实力有限,所能提供的待遇以及福利有限,对人才难以形成吸引力,使企业较难招募到高素质人才。
四、信息化建设滞后。农业信息对政府宏观决策的支撑、对农户生产经营服务的引导以及对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提升等方面还没有发挥充分有效的作用。例如:高端信息服务设施较少;通讯信息设施相对落后;农村综合信息系统层次较低。
五、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市场建设发展迅速,已经建起各类市场,市场的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脏、乱、差的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但是我国的农村市场体系中生产要素市场发育滞后,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科技市场等还未发育成熟。即农村市场先天不足,后天发育不良;农村市场的供求矛盾突出;农村市场的流通渠道呈现有限的多层次性。
而后我们和村干部进行交流,交换了想法,总结了一些探讨后统一认为可行的一些办法。树立城乡统筹的观念,跳出传统的“城市抓工业,农村抓农业”的思维定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优势互补的城乡关系,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积极稳妥地发展农村工业,走以工补农,以农促工,以农建工,以农强工的路子,着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促使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同步推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城镇集聚,并为中心城镇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开展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生态工业和生态工业园区,达到结构优美、高效、持续的生态区域、生态城镇。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养,启动素质工程,以“富脑袋”带动“富口袋”,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作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措施来抓。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优化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地方政府对外开放度、思想开明度、政策稳定度、办事透明度、信誉度,对外商和国内其他地区的投资者影响极大,各级政府要打破所有制限制。
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农村发展也格外迅速,但是相较于城市来说,依然是落后的,因此我们要建设新农村。新农村之新,说到底,就是通过文化的力量实现“三大方式”的革新,这是新农村的深层内涵,是新老农村的分水岭和试金石。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我们能够看到农村工业化的成果,感受它带来的便利,看到欣欣向荣,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更好的中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00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