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与主题
本课题以我国的人口政策由二胎向三胎转变为研究背景,重点考察人口流动与人口政策的关系。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同时提出了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在此之后,一系列具体落实该《决定》的政府文件相继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主办的流动人口数据平台显示,我国2019年的流动人口总数为2.36亿,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6%。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对于地区劳动力结构、区域协调发展等社会问题具有重要影响。与此同时,人口流动的影响又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流动人口自身的生育规划。
观察对象
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全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入地,其在过去10年间的常住人口增数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各方面受到人口流动的影响也最为典型,因此我们选择该地区为主要观察对象。基于上述,本课题基于长三角地区近年来的人口流动数据,分析当前人口流动的现状特点以及其对居民生育的影响等问题,进而探究国家在当前形势下出台三胎政策的社会必要性与重要性。
分析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推拉理论”与“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为分析方法。作为著名的人口学理论,“推拉理论”具体指人口流动是由推力、拉力和中间障碍三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拉力是人口流入地有利于提高流动者生活水平的因素,推力则是人口流出地不利于改善流动者生活的因素,中间障碍因素主要包括两地远近程度、文化差异,以及流动者自身的价值判断等。“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作为区域经济学的奠基性理论之一,认为经济领域分为两个部门:一个是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的农业部门,该部门吸收了社会大多数劳动力但存在隐蔽性失业的风险;另一个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部门,该部门收入水平较高但吸收的社会劳动力较少。工业部门不断将利润转化为资本扩大再生产,因而需要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补充。加之农业部门生产效率相对低下,从业者收入低于工业部门,致使劳动力持续从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具体表现为大量农业部门劳动人口向城市中进行流动。
研究结论
分析长江三角洲人口流动相关数据发现,在自然结构方面,流动人口以青年为主要组成部分,农业人口占比高;在社会结构方面,务工人员、经商人员是流动人口的主要力量。结合以上分析方法,本课题得出长三角地区的流动人口主要受经济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并且,以青年为主体的从农村到城市,从西南地区到东部地区的流动人口仍在大规模的进行。流动人口的不稳定性与顾虑多和生存环境竞争等众多问题导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呈降低趋势,并带来包括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经济持续发展。基于此,“三胎政策”的出现和推行就有其时代必要性,各地方政府应当实施精准化的激励政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12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