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7日下午,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益农长青调研队邀请到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刘新民专家,通过座谈会和采访的形式和刘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会上专家对该团队所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详实的回答,使调研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寿光市绿色低碳农业转型现状,有助于队员们更好得在寿光进行社会调研。
一镇一种,形成区域特色种植区
刘专家首先跟队员们讲解了寿光的整体情况。寿光市蔬菜种植面积广大,蔬菜种植门类丰富,但也有迹可循,基本实现了一镇一种的种植现状,即一个镇种植同一种作物。例如,享有“番茄小镇”之称的古城镇、以黄瓜套种苦瓜为特点的三元朱村等。各村镇利用自己的生产技术、生产经验,打造区域特色蔬菜,培育地方品牌,以品牌带动销量、以品牌增加价值,从而增加农产品的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与工业不同,受天、地、人、物等因素影响的农业具有强烈的地域性。不同地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分、热量等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等各不相同,因此农业生产地域分异格外明显。刘专家告诉团队成员,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必须按不同地域的特点制定农业与农村发展的规划、政策、技术对策等,遵循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分类运作的原则,而不能搞一刀切。
科技走向农民,重在符合需要
队员们就参观的蔬菜小镇的先进科技是否能向村民们真正推广,真正做到科技走向农民来询问刘专家。刘专家回答说:“对于能否把技术真正向农民推广,主要要看看这些技术是不是真的符合农民的种植需求。有些技术是可行的,但也要判断生产是否也可行。像蔬菜小镇这种现代智能化种植模式,并不适用于广泛的农户种植,但是却可以为农民简化改造提供思路。类似一台价值30万的高科技设备,农民不能直接使用,他们会通过电动三轮进行改在,用1/3的成本,达到80%的作用。政府引导式推广,这项技术要有前景、有市场、有财政补贴的持续性。”队员们问及了财政补贴持续性这一问题,刘专家解释到“一项技术的推广,政府前期肯定会有扶持,但我们要看的是在政府资金补贴逐渐减少的情况下,该技术是否还能持续推进,并使农户获得可观的收益。避免出现有些示范园区政府不扶持之后,就逐渐荒废的情况。”由此看来,一项新技术的推用,政府只能起到引导作用,但该技术是否会持续发展,主要看该技术是否能真正符合农民生产的需要。
随着和刘专家的交谈逐步深入,队员们了解到在寿光种植蔬菜大棚,政府会对日光温室大棚的新建进行相应补贴。就2020年寿光市日光温室补贴而言,补贴资金额度为600万元,实行“先建后补,先来先得,用完为止”的原则。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对符合补贴产品条件的日光温室按室内面积每平方米补贴40元,单栋日光温室补贴资金不超过5万元。实际上寿光在蔬菜种植方面,政府引导式推行了五、六年,就可以完全由农户自发推行、邻友相授。
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科学应对病虫害
而对于成员询问的化肥施用问题,刘专家告诉我们“寿光市小麦玉米等庄稼的种植面积也不在少数,针对庄稼大面积种植的特点,寿光市主要进行统防统治,即大规模统一防治,效率高、见效快。”由此可知,统防统治在寿光是很普遍的管理农业的方式。
在2003年刘连馥先生提出“绿色农业”概念之前,寿光市蔬菜种植普遍使用毒性大的农药。而从2003年开始,寿光市全面禁止使用毒性大的农药,但由于毒性小的农药杀虫杀菌效果有待提高,现正积极研制各种新型高效农药。这也正是调研队员在调研中发现农户们使用农药种类多、品牌多的原因。农户手上的农药、杀虫剂,大多数都是单一品种由销售方、合作社配好后再转到农户手中使用。实验室不断创新、农户不断尝试,才有更高效、更绿色的农药使用方式。
刘专家称,没有农药就不是现代农业。农药是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允许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但必须控制使用剂量。寿光在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有机肥,可以有效改良土壤肥力,提高吸收利用率,除此之外还可提高植株抗病抗逆性增强生命力、提高品质分解农药。
但目前寿光市的科学防治病虫害方面仍有改进之处,比如病虫害信息实时监测系统仍待完善,缺少统一标准,各商家的宣传存在问题,实际效用并不明显。寿光在未来会向着更为高效、更为绿色的低碳农业迈进。但相信不远的将来,寿光会为全国绿色农业转型交上自己的时代答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16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