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赋能乡村振兴,安徽财经大学寻古风探古迹小分队调查研究了大遗址公园文物史料抢救性挖掘现状,希望将乡村振兴与大遗址公园文物史料保护有机结合,在探索大遗址实践中找到大遗址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平衡点、契合点、融入点,真正实现大遗址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大遗址本身便是对人类历史演进、自然环境演变以及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真实记录。为全面提升大遗址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国家文物局印发《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提出到2025年大遗址保护利用总体格局基本成型,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总体安全,大遗址考古研究、保护管理、展示利用、教育休闲、传承创新、传播交流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近年来,随着大遗址保护实践的逐步深入和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大遗址和乡村之间存在着的这种天然的、紧密的联系,使进一步研究思考如何实现大遗址保护和乡村发展双赢互利,显得十分紧迫而重要。然而,大遗址保护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是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前者强调遗址保护,对于一切不利于遗址保护的行为或活动具有限制性和排他性;后者强调乡村发展,对于一切不利于乡村发展的行为或活动具有逆反性和对立性。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遗址保护的实践中,由于观念立场的不同,往往导致“保护限制发展、发展破坏保护”的尴尬现象产生,特别是城镇化进程较快的地区,大遗址保护与乡村发展的矛盾表现的尤为突出。所以,审视洞察大遗址保护与乡村振兴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大遗址保护实践中找到大遗址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平衡点契合点融入点,才能真正实现大遗址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团队成员们决定在各自家乡选择一处大遗址进行参观。2月9日,队员们进行线上会议安排具体工作、任务分工。2月10日,队员们认真完成任务,先后参观凤阳小岗村等大遗址公园景点,并通过参观、寻访、街头提问等方式了解部分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大遗址公园文物史料抢救性挖掘现状。2月11日,团队成员们通过线上形式集中整理、归纳了在社会实践中获取的资料信息,并将其写入团队社会实践报告。
在进行实地考察之后,团队成员认真整理了实践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并进行分析,例如一些地方对于大遗址公园态度较为漠视,并未建立起文物挖掘保护系统的体系,在硬件、软件方面都差强人意,致使景观显得荒废、无人打理,较难吸引人们注意。在查阅相关资料并询问相关负责人之后,成员们得知这是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矛盾,建立大遗址公园需要较多人力、物力、财力的投资。于是,如何化解矛盾成为了当务之急。团队成员经过深刻的思考,联系其他大遗址公园文物史料抢救性挖掘现状,终于得出了一个可行性较高的结论,在社会实践报告中得以充分体现。
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通过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成员们更加贴近社会,走进平时鲜受关注的大遗址公园。在实践过程中,团队队员切身体会到乡村与大遗址存在的这种密切而又天然的联系。并且,在此基础上,成员们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研究思考如何实现大遗址保护和乡村发展双赢互利的问题,对促进乡村振兴与大遗址公园文物抢救性挖掘的现状研究起到积极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认为,只要将乡村振兴与大遗址公园保护的矛盾转化为动力,就能够实现乡村不同资源间的精准合理利用。大遗址公园的开发保护意味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更多人流量,助力相关产业振兴,将乡村贫困地区的潜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拉动农村的积极发展。从而,从整体上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实践对于当代大学生学习如何融入社会和提高自身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作为国家高质量人才,一直接受着高质量理论的熏陶,但在校园中没有过多的实践机会,古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本次调研也正是大学生学习如何融入社会的机会。我们需要运用平时所学习的理论课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在社会中的人际交往能力,与队友相互合作的能力,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也让我们大学生对于乡村振兴和大遗址公园有了更深的理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25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