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孝文化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为更好的宣传传统的孝文化,1月28日,文化传承先锋队的队员在博兴县陈户镇进行了关于孝文化的为期一天的走访调研,旨在进一步唤醒青年的孝心,促进家庭和睦。在走访的过程中,队员感受到了博兴人对于孝文化的独特而深刻的理解,为后续乔庄镇孝文化宣传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常说触景生情,游览了董永公园后,我们真的走进了董永。实验中学退休老教师李奶奶告诉我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我见过太多想要孝顺父母却来不及的例子。小学的时候,每天放学都会回家,从初中开始一周才能回一次家,直到现在大学,几乎是半年回一次家,我想回家多陪陪父母,车票却成了一个问题,小时候享受着父母的爱护,长大了却无法守在父母身边。“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在大一上学期的孔论课上老师也曾经说过,当时就触发了我的感慨,如今再次提起,让我觉得我应该谨记:孝顺不仅要到老,还需趁早。
受姥姥的影响,我是博兴吕剧的一大粉丝,作为博兴人,依托博兴自身“吕剧之乡”的独特文化优势,我在2020年冬天还参加了吕剧下乡活动,向大家宣传表演了孝子董永的故事。我曾经细细回想自己与爸爸妈妈相处的日子,我发现,自从开始初中生活,我便是在学校时间长而在家里陪伴父母的时间短了。一直到现在大学,我真正意识到了自己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正在变得越来越少。但是我知道,这不只是我一个人面临的情况,而是大多数人,所以我也想要让大家明白,孝顺要趁早,对父母的陪伴要多一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博兴人对于孝顺有着自己的感悟。当地的李阿姨向我们讲述的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再一次引起了我们对于七仙女的讨论。吃药要有引子,我们没有想到,小时候的欢天喜地七仙女也成了大学时期我们社会实践的引子。在我们14级初中毕业生毕业之后,博兴县的中小学均逐渐开始采用有“董永故里 • 仁孝博兴”水印的作业本,潜移默化中,更多的小朋友们开始关注董永孝文化。李阿姨的女儿收到作业本当天就询问了什么是董永故里。我们都曾经是小学生,初中生,小时候的我们每次看到新鲜事物都要刨根问底,在这些作业本的影响下,我们相信,不仅是李阿姨的女儿会问这个问题,在那天一定有很多妈妈都被询问同一个问题——妈妈,董永是谁?
说起孝顺,王阿姨脸上的笑容一直都没有消失!古语曰:“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王阿姨在接受采访时十分自豪地说:“ 我们这儿啊,是董郎的故乡,是出孝子的地方,3岁的娃娃也知道有好吃的先给老的吃嘞。”王阿姨这一回答让我有些心虚,还记得在家里,每次有好吃的都是自己先吃,自己不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会给自己留着,而自己享受的时候,却经常忘记与父母同享。
居住在实验小学菜园小区的张玉翀是张老师班上的一名学生,张老师给班里的孩子们布置了一次关于孝的作业——利用排比,写一段关于孝的话,并且大声读出来。我们也曾经写过这样的作业,当时只是把它当成一个作业,如今想来,那是一份感情。我们一直学习关于孝顺的文章,我也看到现今的作业本都有‘董永故里·仁孝博兴’。一开始还不懂,现在才知道怎么回事。
看到玉翀的作业,我就想到自己小时候,还记得刚学了孔融让梨的故事的时候,自己把好吃的都留给妈妈,但是也就是那两天,后来,还是自己独自享受,如今长大了,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不懂事了。
多少年之后的现在,如果重新来完成这个作业,我应该会说:在博兴,孝心是一句温馨的话语,揉搓父母疲惫的心;孝心是一把亲切的唠叨,分担父母的痛楚;孝心是一首暖暖的小曲,解释父母的情怀。玉翀虽然年纪尚小,但我们可以看出,玉翀对于孝有着自己的理解。其实,我们都很佩服玉翀,他对于孝顺的理解,比我们都要深。
其实,孝顺很容易,只要我们少看一会手机,跟父母聊聊天,晚上吃完饭一起出去散散步,只要我们在外地上学时,多跟父母通通电话,分享给他们我们的生活。我们都说长大了就孝顺父母、回报父母,但我们什么时候长大其实都取决于我们。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27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