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深刻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是一个时代永恒的主题,他鼓励着我们青年一代不畏艰险,无私奉献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是众多青海精神中的一种,现在看当时救灾英雄的事迹,我们仍能感受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人民解放军、医疗卫生人员,以及从全国各地,大江南北聚集而来的各种救援队伍和力量。建设新玉树的那段时光虽然艰辛,但是他们怀着一颗不畏艰险,敢于挑战的满腔热血,想来那应该也是一段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时光。
在青海玉树一家孤儿院做慈善义工的香港人黄福荣,14日在协助搜救孤儿院被困师生过程中遭遇余震不幸罹难。14日地震发生后,孤儿院受到严重损毁,本已跑出倒塌院舍的黄福荣,得知还有很多孩子被困于孤儿院内,黄福荣义无反顾地进入一堆废墟之中寻找生机。如今,他的故事让许多有心之人帮助更多的人,把温暖和善意代代传承。
生命的意义不在长度而在深度,他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抛却安闲生活,为行善捐献出了自己所得,为一线生机与自然抗衡。
尕布龙,1926年11月出生于青海省海晏县一个牧民家庭。“牧民省长”这个亲切的称号,表达了广大人民对尕布龙的衷心爱戴,诠释了尕布龙与人民群众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映照出尕布龙同志的百姓底色和共产党人底色。
如今尕布龙赤子精神牢牢扎根高原的土地里,面对高寒、贫瘠,年复一年竭力呵护着这片土地,且从不求回报。他的生平事迹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信念。
不忘初心,他是我们共青团员学习的榜样;脚踏实地,他是中国共产党坚守的代表;不辱使命,他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也是一个心中有信念,胸中有理想的时代楷模。
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川藏青藏公路通车60周年时作出重要批示,新形势下,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养好两路,保障畅通,使川藏、青藏公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
回望历史,1954年5月11日,慕生忠将军率领两千多名筑路军民,仅用7个月零4天,在“人类生命禁区”“世界屋脊”,一锤一锹的跬步之功凿出了被世人称为“天路”的青藏公路,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结束了贾藏没有公路的有历史形成和发扬。
20世纪50年代,开路先锋慕生忠率领1200多名筑路大军,用214个日夜,高原开路1283公里,在“人类生命禁区”的世界屋脊上建设出被世人称为“天路”青藏公路。
新青海的建设离不开这些舍己为人的平民英雄,他们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不到黄河心不死的精神,他们把建设青海作为毕生目标,他们立足于这满是黄土的高原展望全新的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29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