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是中华民族春节期间特有的文化元素,是喜庆祥和的节日象征。为倡导移风易俗,树立良好社会风尚,1月20日上午,前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泉港区教师进修学校、后张村开展2022年“文化下乡”志愿者服务暨“迎新春、写春联、送春联”活动。
在2022年1月20日在早晨张彩婷同学与志愿者们一同投入了写春联送祝福的活动中,在活动中张彩婷同学协助现场布置,并且在活动后帮助整理现场,帮助书法老师晾晒春联,提供物资,并且亲自手写春联为大家送去新春祝福,张彩婷同学的特色老虎“福”也是备受大家喜爱,并且为村内的老人送去祝福。短短两个小时的活动中,共送出春联100多副,大家都手捧大红春联,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之情。志愿者们把精心书写的春联送给村里的独居老人、不回家过年的新村民,并且祝福村民们新年快乐。
“这字真漂亮!这样的春联看着舒服,比买的印刷品好。”拿到春联的村民纷纷表示。直到活动结束,村民们仍意犹未尽,齐声夸赞这样的活动开展的好,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春风送福千家暖,时雨润花万树香”“事顺家和业永兴,千丰国盛人长寿”“千家欢歌逐冬去,万户欣喜迎岁来”……张彩婷同学说:“活动现场,区教师进修学校书法爱好者为大家书写虎年祝福,一片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年味十足。志愿者们也挥毫泼墨,一幅幅充满了吉祥、祝福的春联,一个个饱蘸笔力、满含祝愿的“福”字,在笔下一挥而就。”
后张村通过开展此次“迎新春、写春联、送春联”活动既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也增进了大家之间的邻里情谊。
张彩婷同学展示自己写的虎”福“
张彩婷同学与全体活动成员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32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时光,融汇了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儒德致学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的非遗文化之地,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感悟非遗传承的艰辛……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员们抵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抗战展览馆进行实践调研。这次以“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让实……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在新时代更……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传统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数智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于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是对春节深……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