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跨年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自武汉爆发,短时间里便波及全国,席卷世界,给世界人民带来了一场始料未及的灾难,多国经济因此停摆,成千上万的人们因病毒而丧失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而今,疫情爆发已经过去了整整两年,虽然形势仍严峻复杂,但疫情防控仍刻不容缓,不容懈怠,单从事实和数据角度而言,与同时期西方对比,我国打了一场漂亮的防疫阻击战,交上了一份相对完美的答卷。在这奇迹背后,不仅有“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政策,更不可或缺的是中医药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
据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消息,湖北省中医药使用率累计达到91.91%,方舱医院中医药使用率超过99%,集中隔离点中医药使用率达到了94%。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说:“中医药治疗发挥的核心作用正是有效降低转重率,特别是在早期介入,能显著降低轻症病人发展为重症病人的几率。”他对比类似条件下的108例病例后发现,西医治疗转重率在10%左右,而中西医结合治疗转重率约为4.1%。对发热、咳嗽、乏力改善等症状,中药起效非常快,对肺部炎症的吸收和病毒转阴都有明显效果。且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颗粒、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等3个中药方剂和3个中成药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证实对新冠肺炎有明显疗效。
惊叹于疫情中中医药独特魅力的同时,为了走进中医药,“中医路·寻粹行”社会实践调研团通过的前中期调研走访和学习,追溯了中医药的源远历史,从历史中感悟其独特魅力。
中医药产生于原始社会,有着至少2000年的悠久历史。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自古以来就有“医道相通”的说法。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金元以来,中医开始没落。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是中医药学发展进程中划时代的一笔。到了近代,中医药一度衰颓。
但在此次疫情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两种中药连花清瘟和金花清感,就都源自我国两张古方——近2000年历史的张仲景《伤寒论》麻杏石甘汤和清代《温病条辨》银翘散。《伤寒论》中第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温病条辨》中第五条:“太银温病,恶风寒,服桂枝汤已,恶寒解,余病不解者,银翘散主之,余症悉解者,减其制。”这让我们不得不感慨古人的智慧和中医药的重大作用。
今天中药在日常生活中仍发挥着巨大作用,我们所说的中药通俗的分为中成药和中药材,中成药是原药材经过规定的处方制剂的工艺加工所得的中药制品,而中药材以植物药为主,比如麻黄、桂枝、生姜、香薷、紫苏叶、藁本、辛夷、防风等等。许多人们生活中生病时吃的银翘颗粒,六味地黄丸,999感冒灵等中成药中便含有中药成分,其实也属于中药的范畴之内。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科学性和文化性,也是体现着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皇帝著“内经”,中医药发展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呈现出博大精深,绵延久远的宏大气象,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贡献。习总书记曾强调,发展中医药就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塑中国人民对中医药文化的自信,凝聚中华民族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中医药的发展确是遇到了瓶颈,但正因如此,我们才更应积极科普中医药文化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让身边的人们去正确地了解中医,去消除误解,让中医药在21世纪焕发新春,蓬勃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37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