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树成荫、古色古香的生态振兴,到孝老爱亲、家风家训的文 化振兴,再到设施大棚培育特色高效农业的产业振兴,曲阜市乡村振兴前进的脚步越走越快。为进一步深入探寻中国特色乡村发展道路,感受乡村振兴力量,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暖冬”实践队队员武骏豪于2022年1月8日至2月10日在曲阜市多地展开了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活动,记录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实况。
“扶贫藕”香飘万家,小产业串起致富路
眼下正是莲藕成熟时节,曲阜市毕家村的“扶贫莲藕”迎来了大丰收。实践队员来到毕家村位于泗河观光带内的藕池畔,村干部和村民们正在采藕,现场好不热闹。
清洗、整枝、晾干、过称、装箱……毕家村的村民们一气呵成将莲藕装车,将一车车“扶贫果实”运往市场,进入千家万户。“听说今天采藕,我早早就来了,我就来看看这些莲藕有多大,能收获多少,毕竟是我施过肥,除过草,精心侍弄过的。”在采藕现场,村民毕师傅站在田埂上,目不转睛盯着荷塘。采藕当天,像毕师傅这样的村民不少,这毕竟是村里的莲藕收获了,大家都争着来观看、分享这份收获的喜悦。”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关键。乡村要振兴,必须有主导产业来支撑。近年来,姚村镇毕家村为加快乡村振兴建设步伐,根据村庄实际,大力推广产业扶贫,利用泗河河滩地和村内废弃坑塘种植了40多亩生态莲藕,创建了精准扶贫莲藕种植基地,集中发展集体经济产业。经过精耕细作、科学管理,生态莲藕喜获丰收。所产莲藕藕节肥大,外表细嫩光滑,脆嫩多汁,系优质九孔白莲藕,销往兖州、泰安及曲阜石门山、时庄等镇街,产品供不应求。
实践队员与当地村民沟通后了解到,每亩莲藕产量预计可达3000斤,附加养殖泥鳅、龙虾收入,剔除生产成本8万元,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近20万元。昔日村民抛荒的河滩贫瘠地和废弃坑塘,今日已是藕鳅共生的致富田。为了让集体经济的发展成果惠及全村百姓,春节来临,村里还为群众发放过节莲藕,让村民享受到村庄发展带来的福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
设施大棚培育特色农业,党建领航共赴“莓”好时光
实践队员来到位于曲阜市张家村的“那里草莓生态园”,大棚里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村里的民工正在大棚里给草莓苗打芽去叶。茁壮的草莓苗绿叶映衬着白色的小花,勤劳的蜜蜂飞舞在花丛中采蜜授粉,红彤彤的果儿挂在绿叶间、垄台上,令人垂涎。
在张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村支部书记丰培玲向实践队员介绍到,张家村以党建为引领,做足集体经济增收项目,大力发展以有机草莓种植为主、销售与采摘为一体的农业产业项目,草莓从选苗育苗直至开花结果,都是经省农家政技术的依托,按有机草莓的种植方式进行管理,以有机农家肥为主,配合生物农药,利用蜜蜂传播授粉,种植出的草莓品质更好,口感更纯,所产草莓长期供应曲阜、邹城、兖州等周边城市大型超市,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去年四个大棚,年收益在40多万元,规模效应初步呈现。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发。合理选择与有序培育主导产业,是支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是农村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只有培育了好的主导产业,才能妥善解决农村隐性失业者以及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增收问题,才能让乡村基础建设有了经济后盾,让乡村振兴有了人气和底气。为把张家村草莓特色产业做成“儒乡味道”一张响亮的名片,今年该村又通过集体土地流转,以“支部+基地”的方式,助力草莓特色产业,再建温室大棚4个,不仅解决了近20名群众就业,每年村集体还可增加收入5万多元。
高效农业擦亮“儒乡味道”名片,集体产业重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近年来,曲阜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大力发展高端设施农业,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把发展大棚经济作为引导和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突破口,把建设大棚果蔬种植基地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点来抓,大力培育特色高效农业,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实践队员调研后了解到,曲阜市连续三年实施了两个各500万元的曲阜市高效特色农业发展项目,充分发挥高效设施农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促进蔬菜产业标准化、智慧化、高端化。百誉农业与中投全球合作,先后建设千亩大棚、尼山智慧小镇等项目,并牵头成立了济宁市高端果蔬联盟,带动众多蔬菜大户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打造了高端果蔬发展的良好平台。
同时,人力、资金、技术持续注入乡村,土生土长的农业品牌越来越多,成功打造了“儒乡味道”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围绕儒家文化进行文创营销推介,将文化深度融入特色农产品,以品牌打造和产业整合带动乡村振兴。
在采访的最后,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曲阜市将秉承“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振兴发展路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体验农业、品牌农业和智慧农业,结合各乡村实况,用特色产业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38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