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千年杨柳青,百年天津卫——中南大学实践团队

来源: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喜看青青柳色新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强国有我——乡村振兴与乡村文化建设”2022年寒假社会实践开始啦!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杨柳留青”文化社会实践团以天津地方特色文化传统为题材,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题为“喜见青青柳色“新”——探寻天津文旅特色古镇的建设与发展”的社会实践调查与研究。

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她们吧!

一、实践背景与目的

杨柳青古镇位于天津市西青区,地处京畿要冲,依傍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北方历史名镇,也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起于宋代、兴于明代、盛于清代乾隆年间。古镇地方特色文化突出,杨柳青剪纸、风筝、砖雕、石刻和民间花会也是中国民间艺术瑰宝,旧有戏、牌坊、文昌阁,称为杨柳青三宗宝。2008年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人民日报》曾经刊登过《搭建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新平台,古镇杨柳青迈向文旅特色小镇》,将杨柳青作为乡村振兴与文化保护的优秀模范。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砥砺前行,持续奋斗,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脱贫攻坚的奇迹,打造了乡村振兴的传奇故事。而2020年全面小康的实现,也使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进一步得到了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更进一步。如今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下,我们党始终关注并心系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致力于进一步扩大乡村振兴带来的福祉,让人民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福音。

二、指导老师及团队成员介绍

指导教师 张庆庆

山西吕梁人,现为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汉语词汇学、语法学。主持国家语委项目1项、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教改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1项,中南大学校内项目多项。编著有《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指南》,在《中国出版》、《苏州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团队负责人 李彤彤

来自天津市西青区,目前就读于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2002班。现担任汉语言2002班学习委员,中国大学生创业网办公室副部长,校团委组织部团员管理中心副主任。积极参与入党,紧跟党的脚步,多次参与基层社会实践,并在此次社会实践中担任负责人,希望可以通过此次实践为乡村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团队成员 李彤

来自天津武清,中南大学文新院中文2003班学生,获优秀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优秀学员、外国语学院团学会优秀志愿者、中南大学优秀学生等称号,获校级二等奖学金。在生活中密切关注乡村振兴相关动态,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必行性,希望通过参与本次社会实践为天津市乡村振兴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团队成员 张依雯

来自江苏淮安,目前就读于中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2101班,担任中国语言文学类2101班团支书,中南大学交响乐团、民乐团低音提琴手。始终关心国家大事,心系乡村振兴,希望领略天津杨柳青地区传统文化的魅力,探寻乡村文化建设的普遍规律和可行道路,用新媒体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团队成员 刘姝仪

来自天津市和平区,目前就读于中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2103班,中南大学舞蹈团成员。热心公益,热衷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事业,曾作为文化传承小使者在达沃斯论坛晚宴向主席施瓦布先生及来宾介绍天津文化与历史。希望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并传承天津杨柳青文化,尽己所能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

团队成员 罗瑶瑶

来自天津市津南区,在中国语言文学类2105班担任文体生活委员,同时也是中南大学中华经典吟唱团诗词组的干事。希望可以进一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把非遗的价值内容与网络形式的新技术要素结合在一起,让乡土文化育新风润生活。在团队里主要负责文字编辑和视频剪辑。

三、杨柳青简介

位于天津西青区的杨柳青小镇近些年大力推动旧城改造、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其以文化特色推动文旅结合,搭建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新平台,特色小镇也成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

本次我们来自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五名同学组成的团队想要通过对杨柳青古镇的乡村振兴模式的探索而探寻乡村文化建设的普遍规律和可行道路。希望通过创新传播方式、借助新媒体形式,让积淀着历史底蕴、凝结着先贤智慧的文化遗产——杨柳青年画“活起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容与网络形式的新技术要素结合在一起,让文化遗产生动起来、丰富起来,从而渐渐为大众所知。

四、期待与展望

此次实践可以使大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小镇的特色传统文化,弘扬天津地区小镇特色精神,探寻文旅古镇的建设与发展,共同助力乡村振兴和乡村文化建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42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赴家乡实践调研,焕乡村新颜

“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实践对于深化认知的重要性——唯有脚踏实地、勤勉实践,方能拨云见日,使认识更加清晰透彻。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乡域筑梦实践团深知此理…… 牟桐慧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赴家乡实地调研,探索乡村治理奥秘

“努力晨昏事,躬行味始长”,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唯有通过不懈的努力与亲身实践,方能真正领悟事物的本质与真谛。在探索乡村治理这一复杂而多维的领域时,单纯的理论学习与间接经验远远不…… 牟桐慧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协同共治,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现代化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实现农村全面振兴与繁荣的关键性步骤。它要求我们在传统乡村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以提升治理效率与质…… 李鹏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乡村振兴,协同共治

乡村治理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这一宏伟蓝图的关键一环,更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得以稳固实施的基石。它关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以及亿万农民的福祉提升。在这一背…… 李鹏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乡村治理启新程,实践行动绘繁荣

2023年5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加强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这份纲领性文件明确指出,加强乡村治理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面…… 华逢钰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村容村貌换新装,治理实践谱华章

2024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致力于构建一个既符合新时代要求又贴近农村实际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与模式。这一战略部署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 华逢钰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治理乡村展宏图,振兴家园谱新篇

既然已经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乡域筑梦实践的征途,那么无论前方道路如何曲折,我们都不能回头。这虽然是一件看似无比渺小的事情,但它所承载的意义却是深远而重大的。为了深入且全面地了解…… 王俊之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打造和谐美丽新农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之际,为深入洞察乡村治理中的组织协同实效与困境,曲阜师范大学乡域筑梦实践团于1月20日赴山东日照乡村调研。当地乡村景色宁静质朴,但…… 钟文粟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

知识收纳,书海“整”行

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重要使命。为了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日常…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东…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临…

寒假社会实践 | “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学员实践队:学谷公风范,启奋斗

1月18日,由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与闽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指导的“青马工程”学员实践队赴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谷文昌纪…

最新发布

山东大学(威海)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调研团|绝薪止火,绿电畅通
月色渐浓,夜幕降临,是电点燃了万家灯火,带给我们一片光明;寒风凛冽,烈日炎炎,是电送来阵阵温暖或丝丝清凉;夜深人静,或挑灯夜读,是电支持着一切设备的正常运行。在我们的身边,电能无所不在,俨然成…
瑞雪兆丰年,再遇石家大院
又见初雪漫小城,山河犹在,斯人若梦。院落深处,遥见玉叶翩纷。院墙应闻簌簌,密雪浩若飞花。一处院,一场雪,如约而至雪落无声……一、石家大院石家大院位于千年古镇杨柳青中心,京杭大运河流经天津的南运…
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调研团社会实践个人感悟
1月22日至2月10日,山东大学(威海)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调研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山东省、河南省、浙江省和贵州省多个调研地对燃煤电厂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走访了许多地区的很多企…
河上柳色青 古镇焕新颜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强国有我——乡村振兴与乡村文化建设”2022年寒假社会实践开始啦!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杨柳留青”文化社会实践团以天津地方特色文化传统为题材,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
山东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循黄河之际,探政策之行
从古至今,黄河治理都是治国安邦的大事。10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到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入海口等地考察,实地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强调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是治国理…
山东学子寒假社会实践:黄河之治路漫漫,万众携手共奋斗
大河汤汤,日月轮转。今天,古老黄河的保护与发展正在进入历史新境界,展开历史新篇章。为更好地了解山东地区黄河流域协调治理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探究治理与发展对策,2022年1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
【“情系母校,回访一中”——曲园学子寒假行】
冬日的暖阳照在母校的寸砖寸瓦上,也照在我们的一颗热忱的心上。在假期尚未开始之时,我就和同学报名参加了“母校行”寒假实践活动,一方面想借此机会回母校看看那曾生活学习了3年的校园,看看那授己知识、…
【曲园学子寒假行——“情系母校,回访一中”】
冬日尽处,眉上风止,弹指一挥间,我们2021级新生已经度过了在大学的第一个学期,迎来了第一个寒假。而对于又一届高三学子来说,确实离高考又近了一步。为了积极响应学校开展的“曲园学子高中母校行”活动,…
杨柳留青,千年画乡底色新——中南大学实践团队探寻天津特色文旅古镇的建设与发展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既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更要激活文化、提振精神,繁荣兴盛农村文化。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
从文书院银发是宝调研团队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三平罗村空巢老人调研实践报告
从文书院银发是宝调研团队实践报告团队成员:谢慧琳一、实践背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人均收入不断增加,大量农村流动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形成了“农村先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