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刺绣文化,振兴传统工艺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猫巷✨

为深入了解刺绣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刺绣文化。2022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赓续薪火,文化流长”队队员董轩宇持续学习苏绣,并绣制了荷包和团扇作品。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作为传统民间艺术,中国刺绣蕴含着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在世界文化史上独树一帜。它伴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进程,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在自身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下,我此次选择了苏绣团扇及荷包的制作,在过程中进入佳境,也有了许多心得体会。刺绣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没有一定的耐心与细心,很难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而苏绣历史悠久,工艺是以绣针引彩线,在丝绸、棉布等面料上刺缀运针,通过绣迹构成花样、图案、文字以取得艺术效果,更为考验刺绣人的技艺。首先是进行题材的选择,我此次选择以玫瑰花为绣图的主题,在查阅百度、中国苏绣网等网站后,根据现有的成品作品进行分析,观察每一条绣线的走向,分析花朵不同之处的绣法。其次是材料的准备,根据花朵不同部分的针法及绣线分配,先将适合各部分的绣线分出,仔细斟酌绣线的配色是否符合整体构图,并且准备了三种不同的绣针。最后就是针法,苏绣的针脚细密、色彩淡雅、绣品精细,具有平、光、齐、匀、和、细、密等特点,一朵玫瑰花需要3~4种针法。经过这些前期准备后,我开始着手进行刺绣制作,在此过程中,体悟了绣娘的工匠精神,领略到刺绣文化的独特魅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刺绣艺术发展越来越迅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文化艺术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也在国际社会中起到了很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刺绣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也在国际贸易中打开了一条通路。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刺绣好像离我们并不是很近,现今只有十字绣会出现在部分人家中用来进行装饰。并且由于刺绣花费的时间较长,在当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中,慢下来做一件事显得更加困难。有多少人会花时间静下心来去完成一幅刺绣作品呢? 殊不知,慢下来才能发现一些事物的内涵和真谛,继承传统文化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应当争做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学习刺绣文化,并且找个时间,拿起绣针,静下心来,在一针一线当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最后,我们能得到的,远不止一份满意的刺绣作品。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古时,因刺绣多为妇女所做,故又名女红,近年来,传统手工刺绣慢慢走进世人的眼里,不少刺绣手艺人成为了非遗传承人。它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文化,他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丝丝缕缕相连,更古时妇女们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对我们继承传统文化并发展现代的刺绣创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所以现在,我们在继承刺绣文化的同时也要,进行绣法与绣图的革新,让刺绣文化经久不衰,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在如今发展迅速的互联网科技信息时代,我们可以结合利用互联网等网络新媒体平台,例如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加强推广宣传,以此使得群众能够对刺绣文化得到了解和认识,此外,作为教育传播的重要场所学校也应实行相关的措施来推广普及传统文化,例如通过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或讲座活动,以此使得学生们能够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以及对此产生兴趣。

最后,弘扬民族文化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我们应当携起手来,努力让穿在身上、学在手上的刺绣技艺传承下去,并逐渐壮大,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45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群策群力,标新立异

2022年7月6日,“秾人向徐周”团队关于互联网+电商平台的构建进行了更加细致的了解,同时团队将直播带货执行方案进行了细化。关于互联网+电商平台的构建,团队首先查找了国内比较当红的电商…… 刘思辰 狄恩雨 程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查看全文 >>

南京农业大学“秾人向徐周”实践团队 积极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部署,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优化乡村治理,2022年6月28日,南京农业大学“秾人向徐周”实践团队深入江…… 刘思辰 程序 狄恩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查看全文 >>

南京农业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秾人向徐周”团队 第4期简报—

简报秾人向徐周“三下乡”实践团队编第4期2022年7月4日走傍徐周访消息2022年7月3日下午,“秾人向徐周”线下团队和徐周村钱书记和徐经理进行了沟通交流。交流过程中,钱书记提出了希望我们可…… 刘思辰 狄恩雨 程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实践过程短讯
为更加深入地了解情况,团队在多伦县进行实地调查,采访多伦人民,同时开展入户演出,并借助网络媒体进行宣传,以多元方式对多伦县的发展进行探究。为进一步了解呼麦“非遗”文化,团队中负责线下工作的成员…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办“践行疫情防控 守卫一方安宁”社会实践活动
为响应国家疫情防控号召,增强广大学生的奉献意识,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对疫情防控的重视程度,引导大学生加入家乡防疫工作队伍,2月1日至5日,传媒技术学院于淄博市、菏泽市、潍坊市、青岛市、盐…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办“返家乡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探索了解中国共产党100年来带领人民在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与辉煌,引导青年学子感受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性成就,1月25日至2月7日,传媒技术学院于各成员家乡居…
练软笔书法,承传统文化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对软笔书法学习的热情。2022年1月19日,“赓续薪火,文化流长”队队员董轩宇探访本市书法协会主席团委员于先生家中,并跟随学习软笔书法,感受软笔书…
孝贤故里的建设,孝贤广场的意义与现实价值
1月20日,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赓续薪火,文化流长小队的一员,为调查我的家乡鱼台对于地方特色“孝”的建设,我来到了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孝贤广场,探索它的意义与价值。今天,天气寒冷,让人感觉空气的味道都…
曲园学子青春三下乡:学习剪纸艺术,感悟传统文化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郭沫若先生曾以“一剪之趣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的诗句赞誉中国民间剪纸艺术,2006年,剪纸艺术遗产被列入第一批…
学民间剪纸艺术,承传统中国文化
为了解剪纸艺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2022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赓续薪火,文化流长”队队员董轩宇来到洪凝街道中心社区,宣传传统的剪纸文化。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历…
周游故里,文化地标的建设
1月20日,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赓续薪火,文化流长小队的一员,游览了我的家乡鱼台,看到了近几年来家乡的变化,鱼台的文化地标“孝”几乎遍布了鱼台各地,传承孝文化,大家在行动。一早,我们出发游览鱼台,了…
寒假社会实践会议记录
中国青年网济宁2月5日电(通讯员李梦茹)为更好的进行接下来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且遵守国家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不得聚集的号召,曲阜师范大学赓续薪火,文化流长实践队特地举行网上小队腾讯会议,以便进行实践…
回访孝贤故里,体会孝贤品行
中国青年网济宁1月27日电(通讯员李梦茹)为探索千年古县鱼台的“孝贤”文化,弘扬、传播孝贤品行,曲阜师范大学赓续薪火,文化流长实践队于1月27日来到了孝贤故里——鱼台,游览古县鱼台,探索鱼台的“孝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