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建画里乡村,留梦中乡愁——走进贵州省铜仁市印江自治县凯望村探索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纪实

来源: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sea.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月27日讯】(通讯员:李佳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各地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立足乡愁文化,大力提升村民精神面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迈上新台阶。依托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新寨镇凯望村,对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进行调研宣传,为乡村的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2022年2月27日,一支由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位同学组成的实践团队以贵州省铜仁市印江自治县凯望村为实践地,开展了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实践活动。下面介绍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对于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调查情况。

(一)文化遗产建设

杨氏宗祠是凯望村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也是凯望村民心系之处。据村民介绍杨氏宗祠在凯望村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建国以后经过十余次翻修才有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大气的祠堂外观。每逢端午、清明、春节这样的重要节日,凯望村老一辈村民都会前来祠堂祭拜已经过世的祖辈并期望他们为还在世的亲人带来福泽。目前,凯望杨氏宗祠已成为印江自治县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保护对象。

(二)乡村教育建设

凯望村积极践行国家乡村教育政策,努力发展当地教育事业,逐步完善当地学校教育体系,积极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学生。目前凯望村已经告别了没有学校的时代,先后有凯望小学和凯望幼儿园建立。

(三)村委民治建设

针对农村边缘化、村民空巢化、经济空心化等问题,探索“村两委+乡贤会”乡村治理模式。在村“两委”的领导下,以“乡贤会”这一社会组织为依托,凝聚外出创业人士、在外工作人员以及本地创业致富能手、非公经济人士、老村干部、复员军人等“乡贤”的力量,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治理乡村,实现党组织领导下的“村事民议,村事民治”。

(四)经济发展建设

托镇辖内板山河、乐洋河、雁水河、凯望河资源优势,巩固提升板山、乐洋、雁水渔业发展,新建凯望水产养殖场,打造江河生态渔业示范带。与此同时,凯望村积极发展家禽蓄养业,以养鸡场产业最为突出。

另外我们在实际调查过程中也听取了许多当地老百姓的想法,并记录了下来。

杨:阿姨您好,我们团队寒假在做一个有关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请问我可以向您了解一些关于凯望村近几年来的发展状况吗?

村民:可以的呀,这几年凯望村确实发生了许多变化。

杨:谢谢!确实我每次读书回来都会发现家乡变了很多,请问您觉得对您影响最大的改变是哪些方面呢?

村民:肯定是经济方面,因为之前经济来源主要是靠外出务工,但这样就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特别是对孩子的愧疚。但现在,凯望村建设了蜜蜂养殖场、养鸡场、鱼塘以及一些工厂之后,我就可以就近工作,不仅有不错的收入而且还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家人,我感到很满足。

杨:是呀,能够既上班又能兼顾家庭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呀。而且我感觉每年回家来过年的氛围也浓厚了很多,和其他地方年味减淡大相径庭,不知道阿姨是否有同样的感受?

村民:对,是这样的,前两年我还参加了村里面的春晚表演,和大家一起唱歌,我真没想到有一天可以在舞台上表演,虽然唱的不是很好但那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是无法比喻的,哈哈。而且,有时候村里面还会组织大家一起运动,像拔河比赛、篮球赛等,我们的生活都丰富了很多。而这都要感谢政府和国家,越来越关心和照顾农村。只有祖国变得越来越强大,我们的生活质量才能逐渐改善。

杨:是的,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了改善乡村生活质量,不仅要脱贫致富更是要使老百姓的生活真正幸福起来。对了,我前两天看见咱们的祠堂重新修建了,外观很漂亮,但没能去里面参观,阿姨您有去过吗?

村民:那个祠堂呀,我不仅去过,我当初还参与了他的重修任务呢!因为在农村很注重祠堂文化,不管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我们的祖先。之前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在外面上学和工作后都留在了外地,除了过年很少回来,甚至家里的老人去世后就不回来了。但重修祠堂就不一样了,每个人的姓名在祠堂都有记录,这样不管家里的老一辈是否还在但他回来都有一个归属感,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根是每个人最终要的东西,不管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诱惑,只有家乡才是最温暖的地方。

杨:是呀,少年远行,故乡的记忆却一直能够牵动人的心弦,不管走得多远多累,家乡永远是每一个远行人坚强的后盾,村里面重修这个祠堂真是满足了很多人的期望。还有前几天我去村里面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看到村委会也修建的很好,干部们开会时都有在认真讨论为乡亲们着想。我感觉咱们家乡越来越美了。

村民:对,包括村里面的小学也建设的越来越好,校园环境优美、老师也负责。反正近几年来凯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前很羡慕城市人,而现在感觉都离不开这里了。

(由于当地村民方言气息较为浓重,我们采取录音和文字记录的形式)

中南大学“建画里乡村,留梦中乡愁”实践团队 责任编辑:李佳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45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假期兴皖,返乡赋能——寒假大学生返乡合肥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在刚刚过去的寒假,合肥的大街小巷、社区乡村、企业单位,处处活跃着一群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身影——返家乡实践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假期时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以所学知识服务家乡,在…… 薛鹏程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返乡筑梦正当时:合肥学子寒假实践赋能家乡发展

在刚刚过去的寒假,合肥的大街小巷、社区乡村、企业单位,处处活跃着一群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身影——返家乡实践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假期时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以所学知识服务家乡,在…… 薛鹏程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兴皖志 实践助合肥——合肥大学生返家乡寒假实践活动纪实

在刚刚过去的寒假,合肥的大街小巷、社区乡村、企业单位,处处活跃着一群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身影——返家乡实践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假期时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以所学知识服务家乡,在…… 薛鹏程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执手朝阳,牵梦远航

中国青年网枣庄1月20日电春节将至,为点亮同学们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助力青年学子“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促…

讲好曲园故事,书写崭新篇章

中国青年网枣庄1月18日电一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教育使命的高等学府——曲阜师范大学,坐落于孔孟之乡,于这片土壤中生根发…

初心如磐,孔繁森精神永长鸣

孔繁森,这个名字早已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西藏这片广袤的土地,奉献给了那里的人民。为了缅怀孔…

播撒非遗火种,点亮社区文化之光

在传统文化的浩瀚星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璀璨星辰,闪耀着先辈们的智慧光芒。怀揣着对非遗传承的热忱,2025年1月9日,曲阜…

重走运河道路,传承运河精神

随着近代交通方式的变革,运河的航运功能逐渐衰退。但运河的文化价值却愈发凸显。为了更加深刻地了解与传承运河精神,1月2…

最新发布

山东大学从文书院从‘寻找家乡名片’视角探索乡村振兴之路”调研团赴济宁市镇实地调研
2021年2月4日上午,由山东大学从文书院组织的“从‘寻找家乡名片’视角探索乡村振兴之路”调研队按照计划,跟随济宁市邹城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到济宁市峄山镇进行社会实践。本次社会实践以调查济宁市的“名片…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走进贵州省铜仁市印江自治县凯望村探索乡村精神文明建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月27日讯】(通讯员:李佳桐)经过了长达一个月的实践活动,我们团队四人对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在凯望村村民的欢声笑语中,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魅…
山东大学从文书院“寻找家乡名片”调研团赴重庆市开州区开展实地调研
重庆市开州区举子园于2016年正式开园,是中国首个科举文化主题公园,是承载着1800年汉丰人文积淀和“举子之乡”贤达开明城市精神的文化地标,吸引国内外游客观光度假,拉动开州旅游经济增长。“举子之乡”是重…
山东大学从文书院从‘寻找家乡名片’视角探索乡村振兴之路”调研团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
为结合城市特色,助力城乡发展,山东大学从文书院从“寻找家乡名片”视角探索乡村振兴之路调研团赴重庆市、安徽合肥、山东青岛、淄博、济宁五地进行实践调研。2022年2月10日上午,调研团队前往山东省淄博市临…
山东大学从文学院“寻找家乡名片”社会实践调研团前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开展调研
2022年1月16日,“寻找家乡名片”社会实践队伍前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开展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在淄博市地区的调研。本次活动主要以参观周村古商城及其周边地区,以及走访、询问当地居民、商贩为活动形式,初步…
山东大学从文书院从‘寻找家乡名片’视角探索乡村振兴之路”调研团赴安徽合肥牛角大圩生态
北纬31°牛角大圩生态示范园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烟墩街道,地处滨湖新区徽州大道南端,东枕巢湖,南衔派河,西抵京台高速,交通便利。自2008年起,园区先后被评为全省首批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合肥…
品汉字之韵,知汉字之变
汉字作为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字,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被称为“中国文化的脊梁”,几千年以来与中华文化相伴而行,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不朽的篇章。当下汉字已经完全融入了民众的日常生活,但伴随…
山东大学从文书院从“寻找家乡名片”视角探索乡村振兴之路调研团赴合肥三河古镇实践调研
三河古镇地处合肥市、六安市交界,巢湖之滨,位于九华山、黄山旅游黄金干线,因丰乐河、杭埠河与小南河三水流贯得名。三河镇距今己有2550多年的历史,素有“千年古镇、风云战场、名人故地、美食天堂”之美誉…
学蒸花糕,喜迎新春
花糕作为山东的特色面食,其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在位于鲁西的地市里它可是每年必不可少的年礼之一,每家都会在过年前专门去做各种各样漂亮的花糕,而这个过程被称做为打花糕。打出来的花糕送给客人以表…
发现藏在金陵的手艺——金陵刻经
曲阜师范大学赓续薪火,文化流长实践队队员崔冉冉于2022年1月15日在聊城市西崔村为弘扬传统文化进行纪录片《手艺》的观看。金陵是南京的古称,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存留着大量的文化遗产,而刻经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