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强国有我 | 空中流水过,船帆岭上来——酒埠江红色旅游资源的宣传与开发

来源:中南大学 作者:酒埠江红色宣传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只有把握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传承红色基因,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更好地将青春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一、团队介绍

【中南大学21级中文系研究生1班 2022年2月23日讯】(通讯员:赵琳琳 韩明兴 汤菀慧 代以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只有把握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传承红色基因,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更好地将青春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二、项目介绍

出于疫情防控考虑,团队采用线上社会实践的方式进行。线上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首先,团队成员通过互联网获取更为广阔的调研信息,结合前人报道和经验总结,梳理出一条体系脉络。

其次,团队通过与攸县组织部多位工作人员联系、对攸县融媒体中心刘主任进行专访等途径,深入了解酒埠江大坝的建设缘起、建设历程与开发现状。

在攸县组织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团队一起收集了大量酒埠江大坝修建时期的老照片。

团队成员多次共同学习株洲新媒体中心、攸县融媒体中心拍摄的关于酒埠江大坝纪录片,了解了酒埠江大坝的修建历程,感受到了攸县、醴陵两县人民酒埠江大坝时劈山移水的豪情壮志与艰苦奋斗的建设精神。

其次,在团队成员充分领悟修建酒埠江大坝的精神后,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哔哩哔哩视频网宣传人民群众在修建酒埠江大坝过程中形成的大坝精神;

再次,团队成员学习并总结攸县挖掘酒埠江大坝这一红色资源的先进经验;

最后,各位成员结合专业知识为这一红色资源的持续挖掘建言献策。

三、酒埠江大坝介绍

酒埠江大坝位于湖南省株州市攸县,地处湘江二级支流攸水的中游地段,控制流域面积为625k㎡,是湖南省四大水库之一。

1958年,为解决当地长期旱涝交加的局面,攸县开始了一次移山筑坝的壮举。据不完全统计,攸县、醴陵两县先后共出动民工多达10万余人次,在那个技术条件落后的时代,所有的项目基本完全依靠人力,大坝上红旗招展,人民喊着震天的号子夯土打硪、岩壁凿石。可以说,酒埠江大坝的修建,是劳动人民用锄头和扁担奋斗出来的。酒埠江大坝造就了“高峡出平湖”的伟岸景观,解决了攸县、醴陵、萍乡三地的供水灌溉难题。

六十余载风雨,当年响遏云霄的劳动号角早已消逝在如风的岁月中,但筑造酒埠江大坝所淬炼出来的坚定信念、自力更生、团结合作、艰苦奋斗的大坝精神却永远值得后人的学习与传承。

四、实践体会

我们团队在深入了解了酒埠江大坝的建设历程后,被攸县人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势震撼,被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奋斗精神打动。我们比实践之初更坚定地认为酒埠江大坝是一个在新中国建设时期,由千千万万的人民共同用双手托起的人间奇迹。我们团队通过攸县相关工作人员的专访,认识到要想深入挖掘酒埠江这一红色旅游资源,必须要对自己的实践对象产生心灵的共鸣和情感的热爱,用喷薄的真情去包裹自己的实践对象,这样才能奋楫笃行、行稳致远。我们面对酒埠江红色旅游发展的困境,认识到解决其困境的首要任务应是加强红色文化本身的保护与开发,合理联动“红+绿”的发展格局,推动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引领绿色高质量发展。

毫无疑问的是,在实践中我们团队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我们走向社会,与攸县工作人员长谈,寻求先进的开发经验;我们利用文字,试图用文字上下求索,用青年人的思考反馈时代热点;我们使用融媒体,在每一帧视频,每一篇推文中,尝试与酒埠江大坝建立更深的联系;我们走向彼此,在一次次线上会议中学习、探讨、交流,形成了“聚是一团火”的真情厚谊。“日月纷纷车走坂,少年意气何由挽”,我们在红色资源的开发浪潮中踏浪而行,这是我们团队一次与冬日有关的集体限定回忆。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酒埠江大坝红色宣传团队 责任编辑:赵琳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45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粤来粤好社会实践团队 | 探访江丰实业,了解“江高”模式
公司经理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广州市江丰实业翁源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主要业务、公司发展和运营基本情况,重点讲述了公司申报的翁源县家禽产业园,成功入选2021年省级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重大喜讯。通过了解,…
粤来粤好社会实践团队 |文旅产业成为 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第三日的早上,团队去到了江高文化公园,园内建有禹北民众抗日纪念亭、城北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观景楼、篮球场和健身器材等,有绿化树种四十多种。公园绿化覆盖面积达到70%,环境优美,是人们运动娱乐、休闲…
河北学子关爱空巢老人,与爱同行小分队在行动
河北学子关爱空巢老人,与爱同行小分队在行动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关爱空巢老人生活,对于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具…
粤来粤好社会实践团队 | 走访峡石,参观产学研有示范基地
据了解,峡石村与广州中洲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成功签约,将利用峡石村辖内870余亩集中流转的土地优势,串联古村落、知青文化、观赏鱼养殖和湿地自然景观等,谋划打造“农耕文化+岭南水乡人文”的“产学研游”一…
粤来粤好社会实践团队 | 走访鹤岗,探寻特色产业
在村委会的带领下,队员们了解到鹤岗村是一条纯农业村,总耕地面积2820亩,辖区内没有工业区,没有工业废气外排,环境优美。鹤岗村旅游资源丰富,历史古迹保留比较完整,包括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有2处,鹤岗村…
中南“星火燎原实践团队”走近红色基地,助力红色文化传播
为了帮助师生更加深入的学习并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于2022年寒假,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强国有我——乡村振兴与乡村文化建设”主题社会实…
实践计划及结果汇总
实践初步计划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情况考察对于该部分,本团队将以多伦诺尔镇呼麦和冬不拉艺术传承情况结合实践中的采风经验,开展以下计划:1.考察多伦诺尔镇呼麦、冬不拉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
呼麦——草原上最璀璨的明珠
呼麦,又称喉音唱法、双声唱法、多声唱法或浩林潮尔。2006年,蒙古族呼麦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蒙古族呼麦歌唱艺术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山东大学从文书院“寻找家乡名片”调研团赴重庆市开州区浦里新区开展实地调研
2022年2月15日,山东大学从文书院赴重庆市、安徽合肥、山东青岛、淄博、济宁五地从“寻找家乡名片”视角探索乡村振兴之路调研团前往重庆市开州区浦里新区开展本次社会实践的实地调研。开州区浦里新区是2003年成…
山东大学从文书院从‘寻找家乡名片’视角探索乡村振兴之路”调研团赴济宁市北宿镇实地调研
2021年2月4日下午,由山东大学从文书院组织的“从‘寻找家乡名片’视角探索乡村振兴之路”调研团按照计划,来到济宁市北宿镇进行社会实践。本次社会实践以调查济宁市的“名片”为主要内容,以实地调研和电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