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秦腔名家左西元老师:磨砺生命守秦腔,传承创新驻瑰宝

来源: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作者:朱凯亮 张馨毓

以先秦时期的秦地乐舞为始,至秦汉时期的百戏、隋唐时期的歌舞与说唱艺术、宋元时期的戏曲……秦腔形成于明代,历经盛行、改良、振兴。直至今日,秦腔艺术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仍遵循着“移风易俗唱新曲,继往开来谱华章”的历史新要求。在怀有对秦腔艺术极大的热爱之下,朱凯亮同学尝试借助快手平台与秦腔艺术大家左西元老师进行联络,得到了老师的回复,在惊喜之余,朱同学精心筹备开展了一场与左西元老师围绕秦腔的传承和左老师个人经历的采访。

台上,左西元老师是浓颜皓目、粉墨登场的角儿;回归生活,卸下一脸油彩,捧起一杯清茗,操起一口纯正的陕西话,左老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生活家。

在谈到自己的从艺经历时,左老师讲到,自己从小放牛放羊的时候就喜欢哼唱秦腔。在一次契机下,张守旗先生(左老师的一位小学老师)教授举荐他和另一位女同学对唱《沙家浜》。在此次演出得到张老师认可后,张老师就经常教他一些秦腔,包括眉户《送货路上》等。1975年,临潼文艺班招收文艺骨干,在父母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左西元便跟随张老师去公社参加考试,左老师的一板唱腔在初试与复试中受到好评,因此,他便顺利通过考试。县文化局的领导拿着通知书家访,询问家长的意见。左老师的母亲也非常高兴,嘱咐他好好学艺。就这样,左老师与秦腔结缘。

在谈到自己的从艺心得时,左老师表示他之所以能将《玉虎坠》中冯彦这个角色塑造成功,主要离不开师父李正斌先生的悉心教导。为了能够让左老师在尚友社(西安市秦腔一团)建团55周年演出中演好这本戏,当时已经年过70的李先生亲自为他排戏近三个月。李正斌先生每天早早就带着电壶来到排练场,左老师想要帮师父拿电壶,李先生说:“你只管把戏走好,别的都不需要管。”李先生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唱腔、一句道白地给左老师教授,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并让他与“冯娘子”、“监禁子”交流,要求十分严格。左老师非常感恩他的老师与前辈,并时刻将他们的教导和培育铭记于心,正是有着这样一颗感恩之心,才让左老师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

在谈到秦腔传承方面的问题时,左老师强调年轻演员要苦练,条件再好,不练也不行,唱念做打要精,要琢磨人物,要用情去唱、用心去演。左老师表示他并不完全赞同戏曲演员拼文化一说,他认为,只有以文化为基础,对人物通透的理解,加之生动的表演,才是演员演好戏的根本。所以在秦腔传承中,演员要打好基本功,与时代的戏曲文化时刻保持节奏,才能传承好秦腔艺术。

遗憾的是,2012年的一场车祸,使得左西元老师的双腿和听力都受到影响,被迫告别最爱的秦腔舞台。谈到那场车祸,左老师遗憾地说:“2014年重上舞台也只是穿角子(配角)了!主演不唱了!耳朵听力不行了!”但秦腔艺术却早已成为了身体里流淌的血液,不管是不是主角,对秦腔的热爱和坚守不曾有丝毫动摇。

左老师直言,秦腔是一种感天动地的直观教育,不能像电影电视剧一样有镜头的切换,这更考验演员的功力。唯有精益且赤忱的匠心,才能打造出出彩的人物。作为老师,左西元在剧团里毫无保留地帮学生排戏,指导学生们用情唱戏、用心演戏。他觉得只要学生能唱好戏,干好自己的事业,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回报,这深刻地体现了秦腔艺术工作者间代际传承的精神。

采访最后,左老师激动地对采访队员说,“写我的艺术之路!一定要真实!不敢夸张!我就是个一级演员!切记!”,这种作为老艺术家的谦虚、恭谨深深地打动了采访队员。

整个采访中,左西元老师讲述了自己的从艺经历,无论是将其领进门的师傅,抑或是勤学苦练的自己,左老师都异常感激,让团队成员体味到这种文化遗产对一位平凡人所产生的巨大的影响与震撼,这让团队成员更加坚定了将秦腔这门传统文化瑰宝保护、传承、发扬的决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46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助力乡村振兴,江农学子开展特色社会实践活动

2024年1月8日,江西农业大学的一群学子深入飞剑潭乡,开展了一场以“助力乡村振兴,青春在行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活动期间…… 晏炳泰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区,大学生助力环境保护与志愿服务

为了响应社会责任,江西农业大学的志愿者团队在近期展开了一次以“环保与社区服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地点选在了新建社区,旨在提高居民环保意识、改善社区环境,并为社区老人…… 晏炳泰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走进社区,助力老年人生活‌

近日,安阳日报小记者中心组织了一次特别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走访和志愿服务,帮助社区内的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此次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 缪鹏万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温暖夕阳,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近日,江西农业大学的学生开展了一场充满温情的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展现了当代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活动当天,学生们早早来到社区,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进…… 缪鹏万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我校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展现青春担当

2025年2月,我校学生积极参与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在不同领域发挥自己的光和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其中一部分学生参与了社区志愿服…… 晏炳泰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社区,传递温暖与知识

清晨,阳光洒在同学们充满朝气的脸上,他们怀揣着热情和精心准备的各类物资与资料,踏入了社区。一进入社区,同学们就迅速分成几个小组展开行动。志愿服务小组的同学们首先来到了社区的…… 缪鹏万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孤寡老人,践行社会责任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走进社区,开展了关爱孤寡老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前期,团队成员通过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详细了解了孤寡老人的基本情况,并精心准备了慰…… 晏炳泰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社区环保行,青春在行动

为增强社区居民环保意识,营造绿色和谐社区环境,我积极参与了社区环保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当天,同学们早早来到社区,分组展开行动。有的同学拿着垃圾袋和钳子,仔细捡拾路边、草坪的垃…… 缪鹏万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山东大学(威海)“遗梦陕甘”调研团参访榆中琴韵艺术学校
2月13日,为更好地宣传陕甘文化,调研团成员代艺璇同学走访了甘肃省兰州市榆中琴韵艺术学校,与学校的钢琴老师杨洁进行了沟通询问,确立了音乐游戏的制作方向,对学校学生宣传了团队的实践成果。代艺璇同学首…
增进民生福祉,创造幸福生活
同时,我将目光放到赡养人群体。相比于老年人群体,我发现,赡养人群体对智慧养老了解更为全面,同时认为智慧养老的发展前景可观。但是他也指出现今智慧养老存在的问题,一是宣传力度不够,普及率低;二是智…
携手贫困县,筑梦文化兴
山东大学(威海)“遗梦陕甘”调研团是一只致力于通过采访秦腔名家,调查文化遗产现状来实现研究、保护地方小曲、秦腔艺术等文化瑰宝目标的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团队始终秉持着“逐陕甘民俗,燃振兴之火”的实…
科技赋能“智慧养老”,让“数字化”与“老龄化”同频共振
在当今“数字化”和“老龄化”的浪潮相遇之际,如何使两朵浪花彼此相融,让更多老人感受到信息化养老服务的便利与乐趣,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为更好地了解“智慧养老”赋能社会的活力程度,发掘其问题瓶颈,曲…
“遗梦陕甘”调研团参访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文化馆
2月15日,为进一步了解陕甘文化的历史渊源及生存现状,“遗梦陕甘”调研团成员代艺璇同学走访了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文化馆,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整理。团队走访者代艺璇同学提前联系了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文化馆…
“遗梦陕甘”调研实践文创产品及音游设计取得阶段性成果
“遗梦陕甘”调研实践文创产品及音游设计取得阶段性成果伴随着“遗梦陕甘”团队实践活动的进行,以宣传陕甘非遗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创意产品和音乐游戏也在设计和开发的进程之中。文创产品由张靖雯设计,音游由…
“智慧养老”托起幸福“夕阳红”
其实仔细思考这些问题我们就可以得知,智慧养老是一个多方合作才能共赢的大产业,它既需要加强制度监管,又需要夯实企业自律的基石。而明晰政府、企业、社会三者之间的主体责任,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已成为题…
智慧领航,温暖溶解数字鸿沟
我们团队在进行线上问卷调查以及线下访谈后,我们注意到年龄在18到30岁的人群中,大多数家庭选择了家庭养老的养老方式,且大部分人对智慧养老的发展报有期望并希望将来能够大规模的发展。“智慧养老”现在正…
科技助力“智慧养老”,守护无忧夕阳红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也逐渐突出,然而,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也给老年人的养老方式产生了一定影响,与互联网等技术结合且运用一定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现代化养老的“智慧养老”模式也…
漫步传统书画,感悟文化魅力
我是曲阜师范大学”庚续薪火,文化流长”实践队队员。为了更好地继承优良传统,2022年1月份,我在展馆参观中国书画。我来到展馆,里面陈列着一幅幅名家大师的作品。这些作品让我震撼,我感受颇深。在我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