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近章丘非遗文化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晏綏之

今年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实践小组成员进行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采用“点面结合”,即选取典型工程踩点的方式深入学习和了解了章丘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传承、保护现状,并在大学生及其他各类人群中宣传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而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实体可以以一种固定的形态被保存下来。它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其传承载体只能是人,而这无疑增加了它的传承难度。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正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与其保护与传承所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成正比。为保护人类珍贵的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呼吁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及其他各有关单位为研究和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相关的工作,重点深入到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地区!

章丘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如女郎山庙会、章丘古琴艺术、章丘大葱的栽培工艺、孟氏“祥”字号儒商文化、章丘旱船、章丘舞龙、章丘扁鼓、章丘芯子、办玩儿、龙山黑陶的制作工艺等艺术数不胜数,不得不令人自豪。但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章丘地区的很多年轻群体对自己的非遗了解的并不是很充分。

由此我们想到,何不在大学生及其他一些社会群体中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芒历

史和保护现状从而激发公众的保护热情呢?这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活动目的:

1.构建和谐社会、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全面推动文明对话和社会的可持开展!

2.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开展问题,深入认识它的概念内涵和独特价值!

3.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方法及其传承规律,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种实践问题!

4.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让大家了解非物质文化当前的开展状况,呼吁大家(特别是高校大学生)参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

5.利用大学生的独特视觉角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迹,寻访先辈足迹,了解先辈的生活意识形态,引发对传统文化走向的思考,甚至是对人类文明开展的探究!

活动成果:

1.活动激发和表达了公众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珍贵财产,我们的活动旨在探索非遗有效的保护、传承机制,宣传保护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激发公众的保护意识。活动过程中,公众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了对苏州非遗的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我们为拥有这些璨灿的文化遗产而骄傲。

2.活动中我们深入学习和了解了章丘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以及它的独特内涵。

非遗的的传承载体只能是人,而对于众多古老的技艺,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学会并且学成后相对一些赚钱较快的工作也有其弱处。所以许多年轻人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另外它的传承方法一般都是由老艺人授徒,传承效率不是很高。另外非遗之所以能被这样保护是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内涵的。百年来业余生活的方式,已经在无形之中打上了章丘独特的烙印。这些一旦失传,损失将是巨大的。

3.关于非遗保护的方法和规律总结。

活动中,通过资料我们了解到目前由国务院文件提出的非遗保护的十六字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开展”。

第一.首先要在公众中宣传非遗的根本知识,要让人们从而认识到非遗对于民族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人们对非遗的认同感。

第二.“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非遗的保护也与此有相通之处,我想从小就开始教育孩子关于非遗的知识无疑是有好处的,因为毕竟他们是要承当起保护非遗的重任的啊!

第三.国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虽然目前我们已有了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但借鉴一些国外好的政策来完善自己还是有好处的。

第四.对非遗传承人及普通艺人提高待遇。这样,艺人们有了客观的收入后自然能心无旁骛地欠薪锻炼,发扬非遗技艺。另一方面,就目前来看,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传承方式效率不是很高,可否扩大规模,“批量”;式培养艺人呢?

第五.非遗工程在传承的同时也应该也所创新,在继承传统工程的同时开发新的开展方向,以有利于自身的生存。但需要注意的是,创新的同时也不能丢了传统,创新更多的是方法而非目的。

活动后记:

一个星期的,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我为我们有这样璀璨而光芒的文化遗产而自豪

但同时也为它们艰难的处境而揪心,祖宗留给我们的财产我们没有理由丢掉。非遗是一个民族文化内涵的最正确表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46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余杭非遗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内核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滚灯文化不断传承 感受非遗人文艺术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重拾非遗璀璨文化 余杭滚灯生生不息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地域特色滚灯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实践在路上,探寻非遗文化之根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传承人文精神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人文精神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余杭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宝贵文物代代相传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子开展“思途益行”红色志愿服务活动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子开展“思途益行”红色志愿服务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途益行”组织成立于2016年5月,是由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直接领导、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各团支部具体运营的公益…
音乐学院开展安全教育大会
为了推进音乐学院防疫工作顺利进行,增强同学们的防溺水安全意识,2月24日德州学院音乐学院于0261分别举行“疫情防控,众志成城”疫情防控教育动员大会和防溺水安全主题讲座,音乐学院21级全体学生参加此次活动…
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学习会议
为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建筑工程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于2022年2月27日开展关于“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五次全体会议精神”的线上学习会议,全体党员参加。本次学习会议由林苑茹、李茜…
走近章丘非遗文化体验古城魅力
今年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实践小组成员进行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采用“点面结合”,即选取典型工程踩点的方式深入学习和了解了章丘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回校宣传活动
2022年寒假,我们小组参加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回校宣讲活动,感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能给我及小组成员机会回到母校进行宣讲,同时也感谢对我们进行培训的工作人员,宣讲活动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中国石…
智志双扶助力乡村振兴
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在2020年最终完成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任务,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通过全面摸底清查发现部分深度贫困地区仍未完全摆脱贫困,返贫现象时有发生,…
走近章丘舞龙文化
年后,章丘许多村和街道开始张罗起一年一度的舞龙表演,这一习俗从有记忆以来一直延续到今日。曲阜师范大学实践小组走近章丘的舞龙文化,体味家乡文化的魅力。龙是华夏民族崇拜的一种假想物。后来,神话传说…
智志双扶助振兴
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在2020年最终完成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任务,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通过全面摸底清查发现部分深度贫困地区仍未完全摆脱贫困,返贫现象时有发生,…
办玩儿,节日气氛塑造者
三德范村位于济南市章丘区文祖街道锦屏山脚下。“三德范大扮玩”是章丘当地的标志性民俗文化活动,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场面热闹,年味十足。依照族谱和民间艺人的讲述,“三德范大扮玩”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
信阳师院教育科学学院“我与学生云对话”系列活动顺利开展
为精准掌握疫情期间学生的健康、学习、生活、心理和思想动态,教育科学学院于1月29日至2月17日期间顺利开展“我与学生云对话”系列活动。活动由团委老师朱方、牛洁楠及各班班主任负责。本次系列活动通过“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