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2年1月21日——2022年1月26日,为响应国家和学校对我们新青年兴家乡以及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号召,广东海洋大学学子在学校和导师指导下组成校级团队——莞邑山河队,一起返家乡进行“寒假社会实践”,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对南粤古驿道文化展开专项调研,使古驿道及其背后的精神文化从历史风烟走进寻常百姓家,从而促进其文化的传承,激发国人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2022年1月22 日,由广东海洋大学学子组成的莞邑山河队正式开始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前往东莞市石排镇塘尾古村落开展为期5天的寒假实践活动。
走进塘尾古村落之前先了解一下它的构造和历史背景。
塘尾古村作为古驿道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坐北朝南,依自然山势缓坡而建,位于东莞市石排内,古村以古围墙为界,全村总面积为39565平方米,现存民居268座,祠堂21座,书房19间,古井10眼,围门四个,炮楼28座。(数据根据时间推移可能有所变动)
塘尾古村落里的基本建筑都有很好的保留,堪称岭南传统村落布局的典型范例,同时至今仍保存有浓郁的传统民俗文化,该村的“康王宝诞”活动有着近三百年的历史,且该活动也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里也被纳入为国家AAAA级景区进行整体保护和利用。
我们先实地进行自主参观,一行人一起窜梭在静谧的小巷中走进这座古朴的村庄,共同欣赏古路、古围墙、家塾、古井等这些古建筑,它们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岁月的变迁中依旧保持着宋明的风貌,在它们旁边还印刻了石碑对它们进行介绍,如梦境般,遥远真实的古老村落,有着年轮留下的痕迹,令人不禁去领悟时光,好似我们穿越回了那段历史之中作为古驿道上古村落的一员一起感受那份车水马龙的热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作为游客自主的进行了解、触碰、感知古村落的魅力,这加深了我们对古村落的认知和好奇,是什么让这座古村落保存至今仍如此的完好呢?
随后我们去采访了当地的村支书了解到一个独特的思路:“可触摸的有灵魂的博物馆”这就是这个村独一无二的开发和保护平衡,这个词的意思是将整个古村落作为一座博物馆,不像传统的博物馆是展示一件一件历史文物并且隔着玻璃柜进行参观。确实如村支书所说,在现代化逐渐发展的现在,保持着古村落原有的历史样貌是难之又难,许多古村落很容易在历史的发展中湮没又或是在开发中迷失了原本的文化历史变成了单一的“商业街“模式,不但把原本的文化资源破坏了周围的环境也恶化了。
根据调研,我们得到在开发中迷失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的总结:一、破坏文化可持续发展,只为一时之利不管景区的承受能力,盲目随意扩展原本的建筑,从而破坏原本的建筑。二、忽视游客体验,产品过于雷同。缺乏独特性、参与性,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使得本地文化难以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在历史中湮灭就更是普遍,虽然古建筑没有被开发破坏,但在没有经济利益支撑去保护维修下,其文化历史都沉默的消失了。这样看来开发和保护似乎很难去兼顾。
可在塘尾村古村落里,却大有不同。大家可以行走在红石小巷中,用手触摸感受那800年前的建筑、历史。同时引进了许多国家传统文化大师,有非遗瓷艺大师、书画大家、摄影协会,当大家参观博物馆时也可以在其中和大师学习,体验我国的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独特的设计让我国文化更好的传播的同时,也让参观者有良好的体验感。这里就是一个原生态的古村落博物馆。
村支书跟我们介绍到,他们选择的道路,尽量原汁原味地还原古村落的模样,是适合塘尾古村落文化保护的道路,但这条路也走的并不容易,作为国家AAAA级景区,有这么好的文化资源,自然不断有开发商想要进行开发,但村支书知道这需要慎重考虑要 不能为眼前一时之利,在我们探访的国家大师和工作人员中没有一人对村支书的这项决定表示反对。他们都希望为国家文化遗产贡献一份力量,让古村落更好的保存的同时也能被更多人了解让这份遗产流传下去。而我认为不能单靠古村落他们自身的努力,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也应该发挥自身用处,努力宣传塘尾村的文化精神,让湮埋在历史烟云里的古驿道再次繁荣起来,让家乡的古驿道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进一步提升广东文化软实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47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