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社会调研采取的是问卷调查形式,以身边同学及其朋友为主要调查对象。经过问卷调查,有7%的同学一个月的生活标准再1000元以上,而500-1000元的人数占了相当比例,这一结果和我预先的想象相差不多,说明我们学校的学生普遍消费能力在周围学校大学生也占平均水平地位。此外,关于支出的具体内容上我们看到,用于饮食及娱乐两项的结果分别占了前两位,而选择用于通讯的支出与用于交际的花费的人数基于持平,并由具体数字我们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同学把相当多的钱花在了娱乐享受以及与人的联络沟通上,这说明饮食上的消费比重正在日益的降低当中,相比之下,现在的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钱实在是非常的少,这跟不良的学习风气以及社会的影响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根据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经济来源85%左右仍来是来自家庭父母的供给,当然也有很多的学生选择走出校园,挑选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作为兼职,这除了贴补自己的花费外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也是促成这点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有部分人是利用学校的助学金和奖学金供自己的生活费用。
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消费的认识还是很浅薄的,有很多是消费冲动型,见什么好自己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经过精打细算只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应该向这些同学学习。关于网络购物的问题则让我们对大学生现金的消费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发现,几乎大部分的学生都进行过网络购物的活动,虽然在具体数额上差距还非常大,但这确实清晰地预示了网络购物在未来无法阻挡的发展趋势。关于大学生消费习惯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具有以存钱、记账为代表的良好的消费习惯的学生数量占的比例未达到三分之一的比例,而有下一阶段消费计划的人数也不足二分之一,而对于自己的消费大多数同学则表示没什么感觉,只有小部分人总结比较节俭。我们不难总结出,目前学生们的科学消费意识还是很淡薄,对于自己消费的管理还是存在很大的疏漏。
综合以上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虽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但有着自己具备规律的消费结构、习惯以及发展方向,只要我们能够冷静分析,必然能够更加理性地控制自己的消费。
理性消费仍是主流。质量、价格、外观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的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商品的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600-800之间,家境较好的能达到1000以上,而这笔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日用品及日常社交活动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的值”,追求性价比高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由于同龄人、城市时尚气息以及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商品的价格一定得配得上它的质量。
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据调查,在大学校园中,月消费相对高的同学比月消费相对低的同学的月消费高出3-5倍,其原因是,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手机、社交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上。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其一定的必然性,我们也应该在大学生的教育中逐步改善这一问题。
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在调查过程中显示,一些同学为了拥有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来满足这一不切实际的愿望;有些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虚荣心,同时为了所谓的面子,大学校园里的攀比心理也是异常的严重,别人没有的,自己得有;别人有的,自己的得是最好的。
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念,有利于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合理的消费习惯,推动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心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确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从而为自己未来的生活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还有利于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资源节约型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先进消费文化的弘扬,最终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积极作用。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攀比心理、不合理消费、不理性消费,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当代大学生一定会形成一种更合理,更现实的消费观。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59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