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之路,特色为先
——关于近年来农村特色产业建设现状调查的实践报告
□段雨薇(化学化工学院2104班)
【摘 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也日益凸显,农村经济可以说正处于一个过渡转型期:以家庭为基础的小规模农业经济正在慢慢退出历史舞台,集约化规模化的农业正在发展中。但与此同时,一些农村地区仍然采用较为传统、不科学的农业发展模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今天,我国社会经济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的概念也深入到了农村基层的工作当中,但是,农村经济在开拓创新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缺乏多样性、结构单一、缺乏充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敏感性。有必要分析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对策,以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农村 经济 发展
一、前言
乡村产业是根植于乡村,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地域特色鲜明、承载乡村价值、创新创业活跃、利益联结紧密的产业体系。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全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加强规划引导,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作出专项部署。加大政策扶持,围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产品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农村创新创业等,制定实施一系列涉及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用地用电、科技创新、人才保障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措施。推进农村改革,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以及“放管服”等改革,激活要素、市场和主体,促进乡村产业发展。营造创业氛围,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每年举行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及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引导各类人才到乡村投资兴业。目前,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二、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也日益凸显,农村经济可以说正处于一个过渡转型期:以家庭为基础的小规模农业经济正在慢慢退出历史舞台,集约化规模化的农业正在发展中。但与此同时,一些农村地区仍然采用较为传统、不科学的农业发展模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今天,我国社会经济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的概念也深入到了农村基层的工作当中,但是,农村经济在开拓创新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缺乏多样性、结构单一、缺乏充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敏感性。有必要分析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对策,以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调查的方法与过程
(一)、调查的方法
1、文献查阅法:在活动筹划、进行、收尾等过程中,我们启航实践队的各位队员都有利用互联网及其他查阅文献的方法来学习前辈的经验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以便我们的活动可以有条不紊的开展,期间,各位成员的学习成果都非常显著,使活动各部分的开展都非常顺利。在进行文献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每位队员都遵循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的原则,并没有刻板的搬运。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比如最明显的一点,那就是活动开展的形式,以往我们基本都是线下开展,但现在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不得不转为线上,在活动的组织及开展方面可以说无论是对于我们的各位队长还是各位队员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能够顺利开展活动,真是我们不断学习,接受新事物,与时俱进的体现。
2、问卷调查法:在活动开展初期,即第一次小组会议结束之后,我们问卷组的工作就正式开始了,在初期,各位成员分别整理一份五个单选,三个多选,两个简答题的时候,这就是集思广益的时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虽然每个人看到的问题可能都没有那么全面,当大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拿出来的时候,我们就真真是一个团队了,最终由队长整合了我们的问题拟成了《关于近年来农村特色产业建设现状的调查》,该问卷一份含有十四个选择题,两个简答题的问卷,之后便是问卷发放工作,我们启航实践队的每位队员都有参与问卷发放的工作,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大家的发放都很积极,此次问卷共有效发放861份,最后的结果也是我们所期望的。在问卷调查法的实施中,我们没有因为天气等其他原因而放弃,而是选择迎难直上,体现了我们每位队员的顽强拼搏精神。
3、走访调查法:此次走访调查地区为启航实践队走访组成员所在家乡,主要包括河南省开封市杞县、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湖北省宜城市、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云南省牟定县。走访各个地区,采访不同身份居民对当地特色产业的看法,以及一些对未来的期望,还有近些年来家乡建设方面的变化,走访效果显著,以及给当地居民讲解此次访问的意义。最后收集整理大家对于各个问题的看法,做好走访记录,收集整理走访数据,并将最终结果呈现到大家面前,使大家对本次活动有更深刻的体会。
(二)、调查对象
此次问卷发放主要分为线上线下,尤其是线上问卷为我们扩大了调查范围,使问卷结果更具有说服力,线下问卷主要为启航实践队全体队员所在家乡亲友或普通居民,主要在居住地所有的公园、商城等人群较密集且涵盖面比较广的地方,是调查结果更具有参考性,进一步增进此次活动的有效性和可信性。
(三)、调查过程
此次社会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在各位成员所在家乡的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居民。此次调查开展与二零二二年一月七日开始截止到二零二二年一月十日。我们的团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主要是宣传组,问卷组以及走访组,三个小组分工有序,各司其职,使活动展开的非常顺利。整个活动过程主要包括问卷的前期准备工作,问卷的发放,后期数据采集处理,实践报告结果撰写等等。通过这次实践调查,我们对部分农村的特色产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国家支持的农村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各地的风土人情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同时在不断地深入社会,与他人沟通中,我们切实地锻炼了自己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等等。在对问卷的收发处理,我们得到以下数据:图1:样本基本情况
通过对上面的表格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被受访者主要集中在18-25岁之间,体现了各位成员与同龄人的交流更深入,也更贴合我们此次的调查对象,从年轻人的角度来展开,更能突出乡村近些年的变化,有利于我们对结果的分析。通过整体的问卷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本次调查具有极强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也有较强的说服力。在对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后,我们启航实践队的各位队员对所调查的乡村的情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更深入的看法。后期便将重心放在总结上,开始撰写实践心得和实践报告,各位成员在对实践过程进行复盘,在回忆中总结自己的收获,反思自己的不足,为以后的活动积累经验,在此结束以后,本次实践活动才算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四、近年来农村特色产业现状
农村特色文化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应有之义。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是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文化经济尚未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农村特色文化产业仍然存在政府生态管理不健全、产业要素市场配置不合理、产业组织发育不完善、文化消费市场培育不足、文化资源破坏性开发等生态层面的系统性供给缺失问题。
基于国家实施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文化产业发展三大战略,利用农村特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在此背景下农村特色文化产业作为学术概念进入研究视野。农村特色文化产业是新的学术概念,但并非是新生事物,我国农村依托文化资源创意生产文化产品早已有之,只是由于规模和影响有限,没有成为国民经济重点关注领域。近年来我国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实践层面取得长足发展,但在管理者、生产者、消费者、政策环境和文化要素等生态系统层面存在政府生态管理不健全、产业要素市场配置不合理、产业组织发育不完善、产品结构发展滞后、文化消费市场培育不足、文化资源破坏性开发等问题,对重塑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生态、实现农村文化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学术界对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的研究是建立在农村文化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的研究基础之上,认为农村特色文化产业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农村文化产业,也不同于普遍意义上的特色文化产业,而是二者融合发展的产物,具体是指依托农村文化资源或基于文化生产传统,通过文化传承、创意转化、科技提升与市场运作,提供具有鲜明农村地域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形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具有文化资源依附性、空间场域在地性、文化生产集聚性、农民地位主体性、农村文化再生性等基本特征,是活态传承农耕文化遗产、重塑农村文化生态的重要方式,是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
五、近年来农村特色产业相关发展内容
(一)、当地居民对所在农村的特色产业的了解
当地居民对当地特色产业的了解程度可以让我们知道当地特色产业特色产业的普及情况从而推断当地特色产业在当地的发展情况,可谓意义重大。
图2:当地居民对特色产业了解程度
统计结果表明:有15.8%的居民对当地的特色产业很了解,有49.71%的居民对当地的特色产业了解一点,有20.33%的当地居民对当地的特色产业不太了解,由此可见,大部分地区是存在特色产业的,就居民了解程度来看,不难看出这些特色而产业发展势头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对家乡特色产业了解不够的也大有人在,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同时,千万不能忽略对特色产业的宣传力度。
(二)、当地居民对家乡特色产业建设成果的看法
乡村特色产业建设是为了当地的居民有更好的生活,因此,当地居民对特色产业建设成果的看法也就更为重要了,这不仅是产业建设成果的体现,更是居民对特色产业的认可度。
图3:居民对家乡特色产业建设成果的看法
数据显示:有23.69%的居民认为特色产业建设成果很好,有26.13%的居民认为建设成果好,有37.05%的居民认为特色产业建设成果一般,只有少数居民认为特色产业建设不好或很差的。可以看到,乡村特色产业大部分的建设成果都是很喜人的,大家才会认为建设成果好。
(三)、居民是否认为当地存在可供培育特色产业的资源
我们都知道因地制宜的道理,而我们今天所调查的可供培育特色产业的资源就是判断当地的特色产业是否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图4:居民是否认为当地存在可供培育特色产业的资源
数据显示:有55.75%的当地居民认为当地存在可供培育特色产业的资源,有24.16%的居民认为不存在可供培育特色产业的资源,有20.09%的居民认为当地已经存在特色产业。由此可以看出已经存在特色产业的地区是比较少的,但是存在可供培育特色产业资源的地区是较多的,正如我们常说的潜力股,由此可以推测,当这些资源发展起来了,那么拥有特色产业的地区将会越来越多,农村经济的结构也将有很大变动。
(四)、家乡经济情况与十年前相对比
对于经济的发展情况,最有说服力的当然还是身处其中的居民对于现在和以前的对比,只有人民说好,那才是真的好,才能说明当地的特色产业不是智商税,而是切实为人民谋幸福,为乡村谋发展。
图5:家乡经济情况与十年前
数据显示:有50.64%的居民认为改善很多,有29.97%的居民认为改善一般,由此可见,乡村特色产业对乡村的建设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能够从人民的角度出发,切实提高当地居民在农业方面的收入,由此发展农村经济,对于大部分地区而言,是非常好的。但是针对少数地区发展不如以前以及的情况也不容忽视,因此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特色产业都适合当地的情况,因地制宜很重要。
(五)、当地居民认为当前农村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了解了基本情况之后,问题似乎也逐渐复浮出水面,而居民的见解也是最中肯的,因此收集居民的看法是非常重要的。
图6:当地居民认为当前农村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数据显示:有40.77%的居民认为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基础设施不完善,有20.21%的居民认为主要问题是政府不够给力,还有13.47%的居民认为主要问题是传统思想的束缚,还有12.54%的居民认为是土地资源利用率不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农村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基础设施方面的,毕竟农村之蓑衣落后,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些基础设施决定的,其次便是政府方面的,政府方面出台相关的文件,只能表示出态度,而落实方面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还有传统思想的束缚这方面,这也是我们一直强调创新的原因,只有有创新的意识,才会想着改变,否则按照中国从古至今的农耕文明来讲,文明乡村等一些很好的创意也就不会出现了。
(六)、培育农村特色产业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认识问题只是发展过程的一部分,下一步就要解决现阶段面临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时也要分轻重缓急。
图7:培育农村特色产业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数据显示:有48.2%的居民认为首要问题是经济支持问题,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百分之20.67%的居民认为是环境保护问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还有16.38%的居民认为是社会保障问题,毕竟对于老年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医疗保险以及养老金的问题,这些会让他们有生活的底气;还有14.75%的居民认为是民风民俗问题,这一点在少数名族里体现得比较多,也不容忽视。
(七)、新农村建设主要的依靠
任何新事物的建设都离不开来自各方各面的支持,新农村的建设必然也是如此。
图8: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
数据显示:有34.49%的居民认为主要依靠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的政策是新农村建设的指向标,更是新农村建设的保护伞,由上到下,层层落实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新农村的建成或者是新农村的规划;还有29.27%的居民认为主要依靠是国家在资金投入方面的扶持,还是那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国家在资金上的投入,一切的构思也只能是构思;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也是一条适合少部分地区的方法。
(八)、乡镇特色产业类型种类
乡村特色产业类型,根具地势地形以及人文特点,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图9:乡村特色产业类型种类
数据显示:有60.63%的居民认为当地产业类型是农业,说明农业是乡村之本,其他的虽然也有,但只有少数。
(九)、家乡不存在特色产业原因
存在特色产业是有原因的,那么不存在肯定也是有原因的。
图10:家乡不存在特色产业原因
数据显示:有50.75%的居民认为原因在于资金投入不足,毕竟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赖于资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并不是无稽之谈;再然后便是村民配合度不高,有42.39%的居民认为原因在于政府支持不足,我们推测,可能是因为很多比较落后的地区的村民是没有机会看到很多红头文件导致的;有47.5%的居民认为原因是技术培训不到位,落后的基础设施没办法让劳动力得到最好的培训;有35.08%的居民认为原因在于村民配合度不高,因为对政策的不了解,他们无从配合,也由于传统思想的原因,他们不敢尝试新方法,不敢挑战、突破自己。
(十)、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的方式
针对乡村经济发展中面对的各种问题,我们列举了一些解决方法,在不断的调查中,结果如图11所示。
图11: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的方式
数据显示:有63.53%的居民认可完善村庄布局规划,可见居民们对于村庄规划还是有较大的意见的,另外便是有60.39%的居民认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由之路。是增强农业实力、美丽农村环境、富裕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巩固农村执政根基的重要保障;接下来是有60.39%的居民认可大力引进人才,当今时代很多人都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很多城市都颁布了很多新的规则来挽留更多的人才,农村作为比大城市更需要人才的地方,更应该想办法来吸引更多的人才;还有57.72%的居民认可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因为党员不仅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责任,将强基层党建工作,就是为了强化这种责任感,使命感。
(十一)、政府对农村的资金扶持重点
资金的合理配置也是解决乡村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
图12:政府对农村的资金扶持重点
数据显示:有68.18%的居民认可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发展这些产业,相当于加强人民的社会保障,让他们感觉有国家作依靠,让他们对他们的后代充满希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60.39%的居民认可扶持农村搞好农村生产,搞好农村生产,让居民的生活有依靠。
(十二)、本地特色产业建设成功的主要原因
本特地特色产业建设成功首先说明当地的政策是好的,其次,便是方法等等方面的成功,因此全面分析成功的原因,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学习经验,积累经验。
图13:本地特色产业建设成功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有72.59%的居民认可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当然这是最主要的,团结一新,其利断金;其次有56.91%的居民认可是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动,正确的方向,是成功的一半;其次是有46.69%的居民认可是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例如茶叶之乡,葡萄之乡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六、农村特色产业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发展特色农业的意义特色农业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最大化、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特色农业既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农业发展与微观农业发展的衔接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战略之举。特色农业在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变革过程中的地位日渐突出,特色农业快速,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十分迫切的要求。因此,发展特色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由上面的研究可以发现,现在特色产业的建设过程中仍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更要为这些特色产业的建设献计献策,就比如在对于选择该地的特色产色类型时,我们可以选择更为专业或者更为有经验的人士去进行专业的多方位的考察,来确定该是是否适合发展这种特色产业;在比如在调动居民积极性这方面,我们可以加大宣传力度,更多的制作一些视频等便于大家接受的东西来向大家宣传教育,在成功的案例里寻找最切合当地情况的,进行特别强调,形成学习的风气,积极性自然也就起来了…
七、结语
对于农村特色产业建设这个问题,我们不能逃避,特色产业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体现,更是新时代的产物,我们必须正确积极的面对。这次问卷调查,我们都与不同层面的人有所接触,这让我们在接人待物中学会了很多,通过这次的社会调查活动,我了解了自己不足之处,无论是在吃苦能力上还是活学活用的能力上我都有所欠缺,所以我认为参加社会调查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以后我也而将积极参加这类课外实践活动,深入社会,了解更对,学会更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乡村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2019年4月21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 农业农村部部长 韩长斌
2、腾讯网 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3、中国农村研究网 我国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生态升值:基于供给侧的视角
4、豆丁网 中国学术发表网 发展特色农业的意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70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